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住”出美好新生活

莱芜日报 2011-02-11 23:41 大字

■聚焦“两新”工程

“住”出美好新生活

本报记者 李玉亮

民生工程,惠百姓,暖民心。

走在莱芜城乡之间,一个个紧张忙碌的建设工地,吸引着周边居民期盼的目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式楼舍荡漾着群众欢快的笑声。莱芜市启动的“两新”工程坚持与产业发展和就业安置相结合,正在让成千上万的农民告别传统的生活环境和劳作方式,过上美好新生活。

因地制宜,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现代农业,让群众“楼里有甜头,楼外有奔头”

夕阳,映照着高新区鹏泉街道郭家沟村。一排排标致的二层小楼沐浴在一片金辉当中,让整个村子格外温馨、和谐……“像俺这把年纪,住上了独门独院的楼房不说,还能在村里挣钱。”65岁的刘生兰喜滋滋地说。旧村改造之初,郭家沟村就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依靠当地生产花生的独特优势,先后发展了3家花生油压榨企业,后又注册资金1000万元,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集体企业,主营农林开发、旅游、养殖等项目。通过进入公司打工,每年装入村民腰包的务工收入达到30多万元。

让群众住得好,更要住得有奔头。“村民集中居住后,我们将土地和山场整体规划为5000亩的高效蔬菜基地、2000亩的盆景园艺基地、1万亩的观光采摘林果基地和3000亩的家畜散养基地,为集中居住区提供经济保障。”钢城区里辛镇负责同志说。棋山人家社区依托棋山山水旅游文化资源优势,规划了安置区、旅游文化区、农家园三个功能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集居住、餐饮、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特色居住区。

“只有以产业为支撑,让农民住进楼后有可靠的收入来源,‘两新\’工程才能建设得又好又快。”不少镇、村负责人这样认为。如今,“两新”工程与生态农业发展呈现出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喜人局面:和庄镇将祥和花园社区建设与红冠蜜桃、金银花种植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寨里镇、杨庄镇、羊里镇都在推进集中居住区建设的同时,全力推动生姜、大蒜标准化种植基地;辛庄镇以花卉苗基地建设为基础,向环境优美、富有活力的生态新城镇冲刺。

“‘两新\’工程建设与莱芜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正逐步改变城乡群众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产观念和生活方式,为现代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助力、拓展了空间。”市委农工办负责同志认为。

主动融入,靠大联强发展工业,让群众“入则楼房,出则上岗”

钢城经济开发区北田庄村在拆迁过程中,老共产党员侯尚安带头扒了自己的房子:“我们村人均2分地,靠种地连基本生活都保不住。现在年轻人都到工厂上班了,收入也高。住楼过城里人的生活,有啥不情愿?”据村支部书记魏光成介绍,近70%的村民进入了莱钢轧钢厂打工,月收入1700多元。“没有这一点,我们旧村改造不可能进行得这么顺利。”

“千方百计增加拆迁户的收入,让他们搬得动、住得好,没有后顾之忧,‘两新\’工程才能建设得又快又好。”钢城经济开发区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李圣学认为。该区积极开展拆迁户的创业就业培训,提高了他们创业就业技能。去年共培训200人,绝大部分实现了就业和自主创业。

围绕驻地骨干企业,加快产业链条延伸和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就业吸纳能力,已成为各级推进“两新”工程的重要抓手。 (下转A3版) 

新闻推荐

进“城”的路有多远

随着莱芜市新城镇、新社区建设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建设规模及数量激增,大量村民摇身一变成为社区居民,但鸡狗饲养、种菜堆柴等一些乡村陋习、生活方式仍停滞在原地……进“城”的路有多远—...

桓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桓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