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社区美了 百姓乐了

莱芜日报 2010-05-12 00:46 大字

■推进两新工程 统筹城乡发展

社区美了 百姓乐了

——— 记莱城区加快推进“两新工程”建设

特约记者 张奎

5月7日,记者一走进莱城区张家洼街道张家洼新村,顿时感到耳目一新:只见二十多座现代化居民楼高耸挺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宽敞的绿树草丛间,是高标准的大型文体广场,健身路径、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依次排开。“太阳一下山,小区里的居民都会三五成群地到这里健身娱乐,现在很多老年人都迷上了跳舞呢,与城里人相比我们的居住环境一点儿也不差,而且现在居民所用的水、电、气村里样样都给予优惠,物业管理费用全由村里承担,连外村人都争着到这里来买楼居住。”村支部书记张同峰对记者说。这只是莱城区新城镇、新社区建设的一个代表。今年以来,莱城区按照市委、市政府“两新工程”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政策,加大阳光拆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两新工程”的建设。

科学建设,规划先行

“小河流水间船儿荡漾,青青垂柳环抱着一座座崭新的居民楼,如画中仙境一般。”这就是对高庄街道安仙村莲花河社区的真实写照。该村在新社区建设中综合设施配套投入资金达2000多万元,使小区达到了“六通、四化、两配套”标准,即:通水、通电、通暖、通气、通闭路、通宽带,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娱乐设施配套、社区管理服务配套。凡是到过该社区的人无不为其合理的布局、优美的环境所折服。如今的莲花河社区已成为莱城区新型农村样板社区。

在“两新工程”建设中,莱城区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起步,要求新城镇按照城市发展的框架进行规划建设,新社区按照城镇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引进高层次机构和专家进行规划设计,切实做到出特色、出亮点、出效益、出形象。安仙村把集中居住区科学规划放在第一位,先后十几次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到江宁、宁波、绍兴、泰安等地参观考察,现场感受这些地方农村城市化的生活气息,找准自己的差距,在不断解放思想、开阔眼界中,统一了对小区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聘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多次进行实地考察、论证,把小区建设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项目建设规划、产业布局、服务设施配套等统盘考虑,突出“亲水、造绿、文化”等特色,高起点编制了《安仙村村庄建设总体规划》及《安仙莲花河社区建设详规》,并充分征求党员和村民的意见,从选点定位、户型设计、生态环境、服务配套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完善,既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能够让他们进得来、住得下、生活好,又保证规划超前、富有特色,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该村能发展到今天,关键就是科学规划的结果。

阳光拆迁,百姓拥护

在张家洼街道小洛庄村,今年50多岁的村民颜世高住进了107平方米的居民楼,谈到旧房拆迁时他说:“村里从房屋拆迁到楼房分配透明度非常高,每个环节都由公证处、派出所、镇干部全程监督,村里制定的各项拆迁政策大家都参与过意见,我们没有不支持的道理。”

莱城区在拆迁建设工作中,充分考虑方方面面的利益,结合实际灵活采取先拆后建、先建后拆、边拆边建等方式方法,对拆迁改造中涉及到的补偿标准、回迁安置方案、生活保障等内容,以及村庄改造程序、建设项目、资产管理、所减免的收费和所享受的收益返还、用途等,都通过“明白纸”的形式,全部向村民公示公开,广泛征求意见,切实制定出既符合本地实际情况,又与安置补偿政策基本统一的拆迁方案,真正把各项优惠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群众,提高了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为加快拆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小洛庄村在实施拆迁过程中引进中介评估公司,实施“三步走”计划,拆迁难题迎刃而解。一是自愿报名拆迁。对报名户及时张榜公示,自公布报名之日起,在5天的时间里报名拆迁户达150多户,占应拆迁户的95%。紧接着对报名户由评估公司入户进行测量评估,对评估结果及时张贴公示,并全部录像备档。二是自愿签订拆迁协议。在十天的时间里,签订拆迁协议的达140户,占报名户总数的90%,并进行了及时张榜公布。三是自愿拆除。自公布开始拆除后,一度出现了争先恐后、互帮互助,晚上搬家,白天拆房的局面,在拆除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矛盾纠纷和安全事故。

该村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拆迁140多户,创造了一个拆迁“神话”,对此,支部书记卜宪胜说:“拆迁能这么顺利,主要得益于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操作,赢得了村民信任。”在整个拆迁过程中,村两委干部及亲属、共产党员积极带头拆迁,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只要政策对头,党员干部带头,任何艰难工作都能迎刃而解。”村主任颜世山说。

该村为解决老年人的后顾之忧,在拆迁开始前村里把原小学改造成老年周转房。规定拆迁户中7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费到老年房居住。这使得拆迁户在规定时间内,拆迁验收合格后及时拿到了村发放的租房补偿金。村两委对老人及搬迁户生活周密安排,大大促进了拆迁工作的顺利进展。

政策灵活,惠及于民

在凤城街道叶家庄村,今年75岁的亓德生老人刚住进新楼不几天,谈及住进新楼的感受时他激动地说:“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楼,再也不害怕下雨踩泥窝了,我们村能有今天,主要是摊上了党的好政策,还有一个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的好班子。”为解决好旧村改造中的融资问题,叶家庄村走低成本拆迁、低成本换房的路子,在评估公司对旧房进行合理估价后共拆迁200多户旧宅,复垦60多亩建设用地并享受到了挂钩补助政策,在此基础上村里采取先由施工单位垫支建楼的办法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社区建设是一项大工程,从一开始村干部个个都承受了很大压力,但我们始终坚持最大限度让利于民,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支部书记亓宏伟对记者说。

灵活的政策是撬动“两新工程”的有力杠杆。莱城区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允许投资开发公司和开发企业依法开发利用拆迁后腾出的集体建设用地,可用于发展二三产业,可抵押贷款,可有偿流转给其他企业、个人,也可复垦为耕地申请享受挂钩补助政策。莱城区专门设立了“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并把土地挂钩项目腾地复垦补助标准由每亩5万元提高到10万元;规定对城中村改造项目,土地出让金除支付出让过程中所发生的中介费用部分,其他全部返还实施主体,城中村改造建设新社区安置房和生活保障房,一律免收。莱城区运用市场化的思路解决具体问题,用创新的办法推进资金筹措,通过村(居)集体经济积累、改造项目抵押、招商引资等方式,在资金筹措多元化、资金利用市场化、基础设施社会化上找出路,着力破解“两新工程”建设融资难的问题。建设用地,充分利用挂钩试点新政策,把建新和拆旧复垦进行联动挂钩,将腾出的指标集中用于“两新工程”建设,缓解了“两新工程”建设用地压力,确保“两新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张家洼新村社区67岁的村民张务谦前不久住进了104平方米的居民楼,他对记者说:“我旧房拆迁得到各项补助十几万元,等于白换了一套新房还余下了不少钱,这样的好政策老百姓谁能不支持?”据了解,该村在旧村改造中以企业运作的方式,先由施工单位垫支一部分,借贷一部分,再预售居民楼集一部分,村集体将借贷资金作为建设流动资金,启动居民楼建设,再用预售资金和施工单位垫资投入下一轮开发,形成了资金流动链条。

大浪淘沙显真金。“两新工程”建设是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生活品位的惠民工程、系统工程,莱城区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把好事干好、干成,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图为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张家洼新村社区。 特约记者 张奎 摄 

新闻推荐

钢城区惠民工程夯实科学发展根基

本报讯(通讯员 魏如彬)今年以来,钢城区按照“富民、为民、安民”的要求,精心打造惠民工程,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善谋富民之策。扎实推进全民创业,全区新发展私营企业1...

桓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桓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