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化惠民为幸福加分 ——山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侧记

张掖日报 2016-09-28 00:00 大字

[摘要]——山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侧记

本报记者钱斌

清晨明媚的阳光里,位于山丹县东乐镇大桥村中心广场边的《河西宝卷》传习所内,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正看着眼前厚重的书卷,用充满古韵风味的曲调念唱着宝卷中的故事,围观村民听得津津有味,时间仿佛回溯到了从前……

在大桥村,这样的活动时常进行,或农闲、或节庆,作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陈多祝总会兴致盎然地为村民们念唱宝卷,听众有老人,有中年人,也有孩童,大家静静地围坐在老人周围,聆听着流传数百年的《河西宝卷》。“从小耳濡目染,我非常热爱这门艺术,以前只是在家里念唱,现在村里有了传习所,我可以为村里更多的人表演这门传统艺术,这样传统文化也就有了流传。”念唱宝卷40多年的陈多祝欣慰地说。2013年11月,在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山丹县东乐镇大桥村《河西宝卷》传习所挂牌成立,市文化馆为传习所配备了桌椅、音响等设备,陈多祝由此有了更大的表演舞台,“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就应该把它传承下去,传统文化不能丢。”在市县文化部门的关心下,陈多祝孜孜不倦地进行着《河西宝卷》的挖掘、传承工作,开展着带徒传艺、培养新人和宝卷展演、展示等活动。

“这里展示了过去农村春耕秋收时的场景,还有很多已经成为历史的农村生活生产用具,开办这座展览馆就是为了让后代感受农村的传统文化。”李桥乡上寨村农耕文化展览馆内,村委会主任梁建民向记者介绍。上寨村距离山丹县城43公里,是该县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乡村,村里要建展览馆着实让全村人兴奋不已,在多方努力下,倾注了各级政府和群众心血的展览馆于2015年正式落成。馆内,犁铧、风箱、石磨……一件件古老的器具真实反映着历史的印记,展示着过去农村朴实厚重的生活风貌。

“利用村里闲置土地建设农耕文化展览馆,不仅保护了传统文化,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上寨村包村干部雷作霖说。置身由图片、文字、实物等丰富展品组成的展馆,农耕源流、农耕器具、农耕风貌、粮食加工、交通运输、村镇民居、农耕嬗变、收获储存、家居生活、炊事饮食、乡村工匠等有关农村、农业、农民的各种元素汇聚其中,反映着西北儿女艰苦奋斗、勤劳朴实的精神和农耕文明向现代农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记忆。

宽敞的文化广场、新建的“乡村舞台”、明亮干净的图书阅览室,在该县清泉、位奇、李桥等乡镇的广大农村,各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在这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轮番上演,厚重悠远的历史文化重焕新颜,群众活动有了场地,开展表演有了活力,全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实效。

新闻推荐

发扬艾黎国际精神构建新型合作关系 ——路易·艾黎国际主义精神与“一带一路”建设国际论坛中外专家学者、国际友人亲友发言选登

——路易·艾黎国际主义精神与“一带一路”建设国际论坛中外专家学者、国际友人亲友发言选登

山丹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山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