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发扬艾黎国际精神构建新型合作关系 ——路易·艾黎国际主义精神与“一带一路”建设国际论坛中外专家学者、国际友人亲友发言选登

张掖日报 2016-09-29 00:00 大字

[摘要]——路易·艾黎国际主义精神与“一带一路”建设国际论坛中外专家学者、国际友人亲友发言选登

编者按:

9月20日,作为首届敦煌文博会五个专项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路易·艾黎国际主义精神与“一带一路”建设国际论坛在敦煌会展中心举行。长期致力于路易·艾黎和乔治·何克国际主义精神研究的中外专家学者、两位国际友人的亲属等,从多角度阐释了路易·艾黎国际主义精神的丰富内涵,展望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美好愿景。

王自刚:做艾黎一样的丝路文化传播者

甘肃日报记者秦娜

“路易·艾黎的国际主义精神至今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他对丝路文化的热爱,使我爱上了文物工作。”王自刚深情地说。

今年75岁的王自刚老人是路易·艾黎的忘年交,也是路易·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的第一任馆长。1973年,两人初次相识。这一年,王自刚32岁,路易·艾黎76岁。在此后的十几年间,王自刚一直与艾黎保持着书信往来,深受艾黎精神的影响。

“艾黎不仅熟悉世界历史,更通晓中国五千年文明史,许多中外友人都把他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而在这些历史中,他对丝绸之路情有独钟。”王自刚告诉记者。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后期,为推动“工合”运动,艾黎就在丝绸古道的西安至兰州段往返过多次。1943年,艾黎和约瑟夫·李约瑟结伴首次沿丝绸之路甘肃段线路远足敦煌,1957年赴新疆考察,最西抵达喀什,在中国境内3000公里的丝绸古道留下了足迹,丝绸之路也给艾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某种意义上说,怀揣着对丝绸之路的无限热爱,艾黎和培黎工艺学校在山丹立足之时,即是把西方先进的工农业技术和现代文明带到中国大西北之日。“从这个意义上讲,艾黎也是把现代文明的种子植于丝绸之路开启地的直接播种者。”王自刚说。

王自刚认为,艾黎不仅是丝绸之路文明的传播者,也是中新友谊的架桥者,更是中西方交流的推动者,而这些正好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高度契合。艾黎在山丹办学过程中,聘请近30位外籍教师到校任教,他们不仅为学校尽责,而且推动了多国间的友谊。

王自刚向记者讲述,新西兰教师雪莉·巴顿女士、考特尼·阿切尔会计师回国后,会同爱心人士,联合其他几个城市的对华友好小组,于1958年建立了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协会成立后,就敦促新西兰政府与中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12月23日两国建交,1986年,新西兰时任总理戴维·朗伊在致艾黎的信中称赞艾黎:“你确实架起了缩短新中两国之间(距离)的桥梁”。此后,艾黎的许多朋友纷纷效法,促成了中新政府间、甘肃省与新西兰城市间的友好交往。时至今日,仍有许许多多的艾黎精神效法者,在用各种方式做友谊的“架桥者”。

“当然,艾黎为新中友谊,为传播丝路文化做的还远不止这些。”王自刚介绍,艾黎在中国工作、生活60年,曾收藏中国文物近4000件,后来全都捐赠给了山丹县。1947年,他和学生在山丹四坝滩垦荒时,发现了四坝文化遗址,还当即进行了有效保护。

王自刚回忆,1980年6月,艾黎在给山丹县委的一封信中表达了想捐赠文物的意愿。他希望这些珍贵的文物能够帮助山丹人民了解社会的起源与发展,同时也认准了“丝绸之路”是一条极富吸引力的旅游路线,山丹“身处其中”,这些文物一定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国友人走进山丹,使多国间的友好往来更加密切。

“艾黎到了晚年,更加牵挂第二故乡山丹。”王自刚说,他产生了重建原来的培黎学校的想法,想把它建成一所农林牧学校,让山丹的孩子们学会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1987年4月,在艾黎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长期努力重建的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正式开学,他愉快地担任了名誉校长。

捐赠文物,倡导兴建文物陈列馆、山丹培黎图书馆和重建山丹培黎学校,由于艾黎的无私奉献,极大地丰富了山丹群众的文化生活,扩大了受教育面,这也成为艾黎留在丝绸之路上的又一遗产。

让青年人了解历史,进而发展丝绸之路旅游,增进多国间友好往来,同时还要做好生态建设。“可以说,对艾黎先生晚年的希望,我们的党、政府和人民努力实施了30多年,今天还在继续。这些希望和实现‘中国梦\’,弘扬路易·艾黎精神,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竟是如此一致。”王自刚感慨道。

陈向东:艾黎教育实践模式历久弥新

甘肃日报记者秦娜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参与路易·艾黎著作翻译过程中,我被艾黎教育思想和实践所震动,这其中蕴藏着一个适合于中国经济发展、乃至世界新经济发展的教育实践模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向东这样认为。

上世纪80年代,因为母亲李屺阳在甘肃工作期间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缘故,陈向东也陆续参与到路易·艾黎著作的翻译工作中。从此,他便与路易·艾黎结缘,从翻译者逐渐成为艾黎教育实践的研究者。

在陈向东看来,艾黎教育实践的特点,可以精炼为“植根于劳动、寓教于劳动、服务于劳动”的以现代劳动者为核心的教育。“它有别于当前的高等教育和一些职业教育发展方式,最大的特点在于重视作为劳动者的人本,为劳动者插上知识的翅膀。”陈向东解释道。

陈向东介绍,路易·艾黎曾在接受电视采访中说:“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新西兰乡巴佬……我的教育就是用普通人接受的方式。”正因为此,培黎学校的学生中,有当地农民的孩子、有战争留下的孤儿、还有流浪儿……同时,艾黎教育实践以劳动者和学生为核心,学生就是学校的主人。在培黎学校,每个生产组的学生都要担负起日常财务管理等工作,学校监事会主席也由学生担任。这种让学生“早当家”的教育方式,培养了学生们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此外,艾黎教育实践十分强调知识学习的科学性,强调与现代工业技术相联系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克服了习惯性的“差不多”意识,养成学生精确的现代化工业劳动者的意识。

“当然,艾黎教育实践的成功还在于,它是以大量国际合作和支持为后盾的。”陈向东说,在那个艰苦办学的40年代,新西兰、美国、英国等国家先后派来20多位教师参加培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面向当地劳动者的国际性工业现代化教育基地。学校建立起了“机械组”“电机组”“纺织组”等,学校里有车间、有煤矿、有农场,真正为学生建造了一个学习掌握现代化工业技能的“梦工厂”。

“想象一下,在那个仍旧以煤油灯为照明条件工具的、人烟稀少的、落后的中国大西北,有这样一群有理想、有热情的国际性合作团队,有使用各种现代化工业设施在当地生产的师生团队,该是怎样的一种时尚。”陈向东感慨道。

除了以劳动者为核心外,艾黎教育实践中另一个关键点在于创造性教育,“创造性”也成为艾黎各种有关教育著作中的高频词汇。陈向东介绍:“所谓创造性,首先体现为一种集体性团结互助的创造意识,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互助互学,通过实践学习的社会化创造;其次在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创造意识,师生作为劳动者,能够灵活运用手头设备、设施来解决问题。”

在陈向东看来,艾黎教育实践不但在那个战争年代是一面旗帜,在今天新工业、新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别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时期,同样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放眼丝路古道上的不同国家和民族发展方式,今天仍旧存在大量民生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艾黎教育实践模式不失为一种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的好方式。

而从另一个方面讲,艾黎的教育实践也更加符合当前知识与劳动相结合发展的大趋势。比如说,德国工业4.0的丰富内涵就是强调蓝领工人知识素质的关键作用;而我国正在推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与路易·艾黎倡导的“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原则相匹配。

“事实上,当前世界范围所提倡的创新理念,比如包容性创新、开放型创新、节俭式创新等创新理念,其实在上世纪40年代艾黎教育实践中已经有了生动的表现,非常值得大力发扬和进一步发展。”陈向东这样认为。

正如艾黎曾在《创造性教育》一书中所写:作为教育,如果它没有给人民的创造性活动提供奋勇前进的思想和方法,而是成为扑灭富有创造性智慧火花的教条,那种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

记者手记

铭记是为了走得更远

甘肃日报记者秦娜

铭记是为了不忘却,铭记是为了走得更远。89年前,路易·艾黎不远万里从新西兰沿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中国工作和生活长达60年,把毕生精力和全部智慧无私奉献给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用大爱践行着国际主义精神。

89年后的今天,路易·艾黎的亲属,生前的朋友、旧知,从世界各地赶来,踏上这片艾黎曾经“战斗”过的土地,共聚首届敦煌文博会,一同缅怀这位国际主义战士,探讨路易·艾黎精神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意义。

在众多嘉宾中,既有满头银发的老者,又有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既有国际友人,又有国内的专家学者……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背景,但他们都有相同的名字——路易·艾黎精神的追随者和践行者。

无私、奉献、伟大、天才……在一位位嘉宾的深情演讲中,路易·艾黎的形象也愈发“立体”。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个推动“工合”运动、一心帮助中国寻求出路的艾黎;那个一手创办培黎工艺学校、为中国普通劳动者插上知识翅膀的艾黎……带给和平年代人们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精神的感召、智慧的启迪。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柯马凯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新中友好协会主席荣大伟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有了路易·艾黎这座“桥梁”,东西方文化交流得更深、更广。

更让人欣慰的是,新时期,许许多多路易·艾黎精神的追随者接过接力棒,正在以各种方式做友谊的桥梁,做中国发展的推手。

光辉的历史总是与崛起的现实高度呼应。路易·艾黎精神,恰恰契合了“一带一路”战略,也体现出首届敦煌文博会的主题,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展示出强大活力。

如此之精神,应该为世人所铭记,也应该为世人所弘扬。

新闻推荐

南湾村的变迁

□姚垚龙波高学良深秋时节,走进山丹县清泉镇南湾村,一幅醉人的农村画卷映入眼帘:绿色围栏网整齐排列在宽阔平坦的村道两旁,一排排崭新的路灯,红白相间的砖瓦房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以前我们这里是远近...

山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