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了家园更美丽 ——清泉镇环卫工作纪实

张掖日报 2016-10-26 00:00 大字

[摘要]——清泉镇环卫工作纪实

□ 杨建刚 苏富才

时下,走进山丹县清泉镇,映入眼帘的是白墙青瓦的门面、干净整洁的院落……如今的清泉,不论是城区街道,还是乡村院落,给人的感觉是干净、舒适、整洁。这是该镇改革创新,加大设施投入,探索环卫保洁新机制,大力整治环境卫生带来的新变化。

改革创新,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

为更好地解决环境卫生保洁问题,该镇按照县委深化改革的要求,提出了“政府购买、市场运作、企业服务”的工作思路,将仁和大道、艾黎大道、滨河路、王什街、新城区等街道、人行道及绿化带34.6万平方米的环卫保洁任务,通过公开竞标方式,聘请物业公司代行环卫保洁职能。

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该镇与万达物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山丹县城市新区环境卫生保洁作业承包合同书》,制定《山丹县城市新区道路公共区域清扫保洁工作考评标准及考核办法》,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模式,城市新区环卫保洁费用与老城区相比每平方米节约2.74元,解决了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推进了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政府简政放权与有效监管的无缝焊接。同时,推行环境卫生市场化管理,进一步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调动了各方参与和监督环卫保洁的积极性,形成了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目前,新城区环境优美、街道整洁、路面宽敞,各业发展井然有序。

加大投入,完善基础强化装备

双桥村、清泉村、南湾村、大佛寺旅游环线改造点上改造工程如火如荼;道路拓宽、沿石铺设、路灯架设、村委会办公楼修建等有序推进。如今,统一的砖瓦、统一的墙面、干净整洁的街道已成为该镇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今年以来,该镇为改善大佛寺沿路沿线基础设施条件,整治周边环境卫生,将大佛寺沿线的双桥、清泉、南湾等村连接起来,投资236万元,全面改造提升沿路沿线环境面貌,形成大佛寺景区旅游环线,已完成“三线”改造户100户。投资60万元的北滩村、南湖村万村整洁项目已开工建设,新建垃圾转运点7个、购置垃圾桶560个、购置电动三轮垃圾清运车6辆,有效解决了村庄的“脏乱差”问题;祁店村抢抓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机遇,架设太阳能路灯128盏,覆盖所有的居民农户,并拓宽一、二社道路,镶嵌路沿石2.5公里。在完善基础设施、改造环境的同时,该镇继续加大环卫设备设施投入,安装果皮箱360个、垃圾桶50个,申请购置喷雾式洒水车1辆,新型清扫车1辆,开设信息公示栏17个。

建章立制,建全环保长效机制

成立了环卫督查领导小组,对全镇环境卫生保洁情况进行督查;实行一周一督查、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比、年底奖惩的奖补机制;按照评比结果给予每村500元至1500元的奖金,进一步激发了各村环卫保洁的热情。为使环境卫生工作长效化、常态化,该镇探索建立了一系列环卫保洁长效管理机制。

先期组织各村、社区居民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环境卫生“攻坚战”,彻底清理整治存量陈年垃圾,清除垃圾死角。为将环卫“攻坚战”变为“持久战”,长期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面貌,探索垃圾有偿处理机制,开征农村垃圾处理费,加大垃圾处理收集力度,确定专职清扫人员和垃圾清运人员,并聘请有威望、有较强责任感的老党员、退休干部职工担任环境卫生义务监督员,监督清扫人员定时定点清扫保洁。群众每天清扫院内外卫生,将垃圾倒入垃圾桶,清扫人员定时将桶中垃圾收集,倒入垃圾池,村上定期组织车辆拉运处理,逐渐形成了农村垃圾“户清扫、社收集、村转运”的处理模式,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日产日净。同时,针对老城区环境卫生,制定环卫工作十项制度,实行环卫工作网格化管理模式,按路段定人、定岗、定责,全天候清扫保洁老城区卫生,环境卫生整体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新闻推荐

山丹“造血式”扶贫成效显著

山丹讯(记者杨建刚)山丹县通过富民产业培育、金融资金支撑、能力素质提升三个抓手,着力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贫困村群众收入持续增加。至目前,全县贫困人口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2480元增加到5810元,全县...

山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丹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