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达海 货畅其流 京杭运河枣庄段发展综述

枣庄日报 2018-12-28 11:17 大字

生态航道 清水走廊台儿庄复线船闸海事巡航执法船舶检验上世纪70年代的船闸现代化的台儿庄船闸现代化的港口

□ 辛宇

京杭运河枣庄段横贯枣庄南部,现主航道里程43公里,流经滕州、薛城、峄城、台儿庄4个区(市),是京杭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运河一脉相承而又独具特色,她的形成、变迁和发展同样闪耀着历史和文化的光辉,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枣庄段运河如今货通天下、物尽其流,她所积淀的丰厚遗存、形成的完备功能、展现的突出价值,充分体现了枣庄段运河的精彩和魅力。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水运发展新动能

航道通过能力稳步提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枣庄段运河航道年通过能力仅为250万吨,在经历多次续建与扩大治理工程之后,航道达到了六级航道标准,可通航100吨级船舶。80年代之后,对台儿庄至大王庙段航道进行了整治,整治之后可通航1000吨级驳船,大部分航道已达到三级标准。“九五”和“十五”期间,实施京杭运河济宁至台儿庄段续建工程,京杭运河枣庄段全线贯通。如今,京杭运河枣庄段航道里程达到108.4公里,其中43公里的干线航道达到三级标准,年通过能力达到1.36亿吨,是1978年的54倍。从枣庄运出的物资可直达长江中下游和江苏、安徽、浙江的腹地,经南通、上海港中转,可进入我国沿海各大港口。京杭运河枣庄段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计划2019年正式开工建设的京杭运河枣庄段二级航道整治工程(含北堤公路建设),项目建成后,京杭运河枣庄段主航道全部达到二级航道标准,可常年通行2000吨级船舶。通航条件进一步改善,航道的安全、生态和景观功能更加完善,为广大船民业户提供更加完备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

港口建设日趋完善。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枣庄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接近空白,港口年吞吐量43万吨。伊家河复航工程竣工之后,先后建起了台儿庄港和李庄港,1979年接收了滕县辛安港、向阳港,1983年底,地方政府先后投资兴建了18处较具规模的港点。1998年,全市港口占地面积1200余亩,岸线总长7840米,泊位132个,年吞吐能力达到1500多万吨。至2007年底,全市港口建设基本形成以台儿庄港、峄城港、滕州港、枣庄港为中心港口的四港四区格局,共计62个作业区,150个泊位。《枣庄港总体规划》于2013年底获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规划枣庄港形成“一港四港区六作业区”的发展格局,分为滕州港区、薛城港区、峄城港区和台儿庄港区。2013年,全市完成港口吞吐量3200万吨,是1978年的74倍。根据大连海事大学《京杭运河枣庄段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与带动研究》测算,2014年枣庄港航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经济贡献率为14.55%,其中,直接经济贡献率0.72%,间接经济贡献率13.83%,成为全市经济和交通运输发展的优势资源。

船闸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枣庄运河段辖区现有船闸四座,分别为台儿庄一线、台儿庄二线和万年闸、刘庄船闸,在建船闸一座,为万年闸复线船闸。台儿庄二线船闸为京杭运河长江以北的第九个梯级,也是京杭运河上溯进入山东省的第一个渠化梯级,台儿庄一、二线船闸年单向设计通过能力合计4300万吨,开创了京杭运河山东段二级船闸双线运行的先例。2016年台儿庄一、二线船闸实际通过量已经达到9200万吨。万年闸复线船闸设计标准为二级船闸,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为2900万吨,于2016年7月开工建设,计划2019年下半年竣工。建成之后将大大提高船闸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确保京杭运河航道安全、高效、畅通、不间断运行意义重大。

软、硬实力发展并重 优质高效服务船民

行业管理全面加强。牢固树立建管并重的思想,依法强化运政、航政、港政、海事、船检管理,切实加强水运市场监管和水运发展调控。积极规范港口建设秩序、运输市场秩序和经营行为秩序,努力维护竞争规则、港航信用和发展环境,行业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有效促进了水运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和良好水运市场环境的逐步形成。全力推进“一次办好”各项改革,进一步优化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加强港航审批服务大厅运行和管理。严格执行“双公示”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进一步强化行业监管成效。

水运安全管理成效显著。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实名制”管理工作。扎实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注重实效的安全管理活动,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关键部位及重要时段的安全检查和监控。扎实推进“双体系”建设工作,明确企业“双体系”建设主体责任,明确行业监管责任,依法依规推进双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应急处理预案,切实强化反应能力建设,使辖区水运连续近30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绿色港航建设扎实推进。以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打造京杭运河枣庄段“碧水走廊”、“绿色通道”和“生态河岸”为目标,积极开展专项治理。2016年全市开展非法港口码头清理整顿,52家非法港口码头全部取缔。全面做好船舶污染防治工作,加强船舶防污染设备的检验,辖区船舶生活污水贮存柜安装工作基本完成。全力做好港口岸电设备设施建设工作,目前辖区5家港口企业已完成港口岸电设备设施建设施工。船型标准化工作基本完成,累计拆解改造完工船舶728艘,其中拆解283艘,生活污水防污染改造443艘,LNG示范船2艘。

行业文化建设成果丰硕。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传承,2011年建成运河公园,总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主要由植物景观、滨河驳岸景观、主题雕塑广场和中心船闸景观四大景观文化元素组成。运河碑亭、防务碑记、运河之路、“三公”广场等景观让后人充分感受京杭运河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富含运河文化元素。建成运河文化展馆,分为五个展区(源远流长、流金岁月、百里航道党旗红、河上风清、齐心共筑港航梦),具备六大功能,采用虚拟现实漫游技术,结合互动体验,讲好港航故事,与枣庄人民分享运河发展成果。

展望“十三五”长远目标 实现科学跨越发展

“十三五”期间,全市规划港航项目25个,总投资135亿元,将建成货运泊位123个,港口吞吐能力将达到8190万吨,初步形成通江达海的水运格局,建成绿色、低碳、循环、智慧、具有枣庄特色景观的国家级航道示范段。

突出项目带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港口物流园区方面,将推进滕州、薛城、峄城、台儿庄四个港区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建设,在泊位等级、通过能力、装卸工艺等方面满足快速增长的吞吐量需求,同时配套建设临港物流园,发展临港工业,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在航道船闸建设方面,提升京杭运河主航道、地区性重要进港航道等级,与新增高等级泊位的到港船型相匹配,提高航道通过能力;加快万年闸复线、三线船闸和台儿庄三线船闸建设步伐,解决船闸通过能力和航运用水量相邻枢纽间不平衡的矛盾。

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港口资源整合。加快推进枣庄市港口资源整合。“十三五”期间,继续调整港口结构布局,推进港口治理。同时,采用招商引资、公私合营等手段,淘汰或兼并现有的小型经营企业,组建大型的港口经营企业,在统筹协调下有序经营,提高枣庄市水路交通运输业的整体效益。

优化运力结构,提升运输保障能力。持续推进船型标准化,优化调整运力结构,提高船舶现代化水平和专业化程度,积极推进集装箱运输,实现通江达海、江海河联运,对接“一带一路”,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运输服务。大力开展湖泊、湿地等水上旅游运输,促进内陆旅游业发展。优化船舶运输组织,完善干支直达、水陆联运的运输服务网络。加快内河水运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内河水运发展质效,促进港口、航道、船舶和支持保障系统协调发展、功能完善、运转高效。

加强安全管理,健全水运保障体系。继续加强内河安全保障、救助打捞、污染防治和应急处置四大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建设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中央监控系统,建成多样化的水上交通安全保障设施,强化对重点船舶、航段、水域的安全监管,逐步实现干线航道全程监控。完善搜救中心职能,合理配置水上指挥艇、搜救快艇、救捞船、拖带船等专业救助打捞船艇,建设专兼结合搜救队伍,提高搜救能力。健全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体制机制,配备专业化清污船舶,鼓励推广环保节能型标准化船舶。推进内河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强化水上事故险情的预防布控,提高航道应急抢通能力,有效降低重大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回顾枣庄港航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发生的变化令人振奋。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发展战略以及山东省“港航强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战略的实施,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全国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经济模式时代大背景下,内河水运充分发挥成本低、效能高、运量大的比较优势,占地少、能耗小、污染轻的天然优势等综合优势,枣庄港航将再一次迎来加快发展的新机遇,续写新的辉煌。

新闻推荐

柴胡店镇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道路改造翻修力度拓宽发展空间 推动镇域发展

本报讯(通讯员李广峰)近年来,柴胡店镇为改变道路交通状况,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同时取得各村的大力支持,配套一部分自筹资金,改...

滕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滕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