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年过九旬为烈士守灵40年 韩存灼:只想为战友们站好岗

枣庄晚报 2016-12-01 00:00 大字

在高新区张范街道横山口村南有一座横山口革命烈士纪念堂,它位于风光优美的杨峪风景区的东侧。纪念堂的“主人”韩存灼,年出生,高新区张范街道横山口人。岁时参加革命,组织过游击小组打击日寇。在解放战争时期,从事后勤保障工作。解放后,老人一直从事乡镇工作。上世纪七十年代回到村里,当听到要为烈士建纪念堂的消息,便自告奋勇参与建设。年纪念堂建成后,他从此便与烈士们住在了一起,守护了年。

回忆牺牲战友热泪盈眶

“这里面有不少我认识的人,他们牺牲了,我陪陪他们挺好。”岁的韩存灼如是说。老人的日子过得很平淡,每天起床先把纪念堂和院子收拾干净,把烈士的灵位拿出来擦干净,陪他们“说说话”。

“前几年还能到村子里去转转,和村里的人聊聊天,现在年纪大了,也走不动了,就在山上呆着,年的日子就这么一晃而过。”老人笑着说。现在村里年龄大一点的人还知道韩存灼,但年轻一点的就不知道了,并不清楚这位老人守护了纪念堂年。

在纪念堂旁的小屋里,老人讲述了他的战斗经历,年和年,老人组织游击小组,年日寇扫荡时,他领着多村民躲进了大山。而在年春日军侵占枣庄,年少的韩存灼目睹了鬼子在家乡的暴行。特别是“老和尚寺惨案”,数百名平民百姓被日机投掷的炸弹炸死,更是激起了他对日军的仇恨。年,老人加入了八路军领导的峄县武工队,和同村的韩绪生、韩坤存、牛贵新等人成立了抗日游击小组,他任组长。在区队长王明熬的领导下,游击小组经常在村子周边袭扰日军搜集情报。

说起最难以忘怀的战斗,韩存灼老人热泪盈眶,“年腊月初九,我们在横山口村夜宿,结果被汉奸告密。日军兵分三路向村中包围,经过激烈的交战,游击小组虽安全突围,但在后来的战斗中,战友韩坤存、刘二毛英勇牺牲。”

守着这里比在村里还好

纪念堂里摆放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解放后牺牲的位烈士灵牌中,有好几位是韩存灼老人的领导或战友。尽管时光流逝,但他们的音容笑貌却一直浮现在老人脑海中。纪念堂里很是简单,阶梯状的架子上供奉着一排排的灵位,除了几个人的牌位上有照片,大部分都只是名字,和很简单的生平简介。

“刚开始的时候这里根本就没有院子,外面是山坡,一点都不平。没有水,没有电,除了下面看鱼塘的人少有人来。”韩存灼说,“这些倒不要紧,但下雨天灵堂漏雨,到处都是积水,我就向上打报告希望能修缮。”

据悉,老伴去世之后,韩存灼老人就独自一人呆在山上,很难想象,这每一个昼夜他是如何度过的。“在这蹲着我觉得比蹲在村里还好,因为能跟他们做个伴,守着他们我的精神就很好。”韩存灼老人说。

后来,张范街道多次将纪念堂进行翻新。为纪念堂换新瓦、上漆,对院子也进行了修整,栽植了松树,院外还铺设了台阶,方便老人上下山,修复后的纪念堂焕然一新。“现在这样看着也舒服。”韩存灼说,“每个月都会有人来看看,有烈士们的后代,也有街道里的人。每年,学校里的孩子们也来这祭奠我这些老战友。”

只要能动就继续守下去

刚开始守纪念堂的时候,一个月有6块钱,对于这些,韩存灼并不计较,也从没想过不做这份工作。其间,子女们也曾劝他下山去住,他总是不肯,别人问他为什么,他也不说,只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为烈士们守着,为烈士们擦拭供奉牌,陪烈士们“说话”。

时间长了,人们也就不问他了,家人也就不劝他下山了。老人说了一句话很让人感动的话,“原来在一块的战友连命都奉献了,我还有什么不舍得的呢?”

老人说,“战友们没能过上好日子,我只是想留在这,告诉他们现在咱们国家的变化,咱们现在能有这样的好生活,都要感谢党,感谢这些烈士,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很多人连后代都没有,他们的牺牲不能忘,我为他们做的实在是太渺小了。”四十年来,他从未向政府提过任何的要求。每年清明节,韩存灼都要应邀到中小学校作报告,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老人的二儿子韩绪峰说,“在我的印象里,我父亲对我们姊妹几个,不管大事小事总是公平处理,对自己也是不图名、不图利,身为儿子我能体会到父亲那种心情。”

对于以后,韩存灼老人表示,“虽然儿女不赞同我继续守灵,但只要我还能走动,就会继续为战友们站好最后一班岗。我希望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有人能够继续守护灵堂。”

(记者 王正)

新闻推荐

春赏梨花秋啖梨 不辞长作桑村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本是岑参描写雪景的诗句,殊不知这样的美景在桑村古梨园便能见到。每逢梨园盛开时期,梨园都呈现出“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的美丽景象。据悉,桑村古梨园是枣庄最...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