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扬名全国的水利工程当年基本靠“手工作业”

玉林晚报 2016-03-26 09:24 大字

1973年7月南流江某河段综合治理大会战。大容山水库扩容。涉水修建大容山水库引水涵洞。巨幅标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山水间闪光。肩挑铲箕的妇女干劲不输男儿。上世纪70年代初建设的万龙渡槽,其高跨度当时在全国算第三名。搭木架修建空中引水渡槽。这一辑旧照,再现上世纪70年代玉林江河、水库、渡槽、引水涵洞等水利工程设施大建设的热火朝天场景。其中南流江某河段和万龙渡槽建设的影像尤令人动容。

南流江是广西独流入海第一大河,干流在玉林市境内长160多公里,集雨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至1976年底,南流江先后疏河、截弯取直13处,长度9.6公里。位于兴业县北市镇的万龙渡槽高45米,长达126米的主拱跨度,注定它当时扬名全国,而这样一座“高空建筑”,在没有大型机械设备的当时,完全是“土法上马”。70年代实施的这些水利大建设,为今后玉林的农业生产、群众生活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那时的人们,朴素、坚韧而信仰纯洁,不畏苦累,就算每天吃着白米饭加咸鱼青菜、熬木薯粥的箪食,也无碍他们在工地上肩挑手拉,使出浑身劲头,满怀激情地为大建设尽力。

1973年7月,南流江某河段综合治理大会战,场面宏大,数以千计的人们干劲朝天的身影犹如密密麻麻的蚂蚁扯线,一条一条有序地布满整个河床河道。黑白画面上虽看不出天气,却看得见人们的身影被正午烈日短短地投射于身下,看得见人们裸露着黝黑的膀子上泛着闪亮的汗光。

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出自70年代玉林县革委宣传部一名专职宣传干事杨朝侃之手,他也是70年代中期本地成立的摄影工作者协会的第一届主席。当时,杨朝侃带着海鸥120和爱克发皮腔相机,坐在直5直升机上,拍下了这辑玉林的珍贵史料。

老人今已故去,其留下的旧照由其儿整理并用电子设备修复。火红年月的种种艰苦已成过去,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一如当时嵌在水库大坝、空中渡槽上的这句巨幅标语,有的精神不会被磨灭,像一座永恒的丰碑。

新闻推荐

宗祠庙享家庙供器摘要:今兴业县东

...

兴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业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