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兴业构建结对互助模式服务于民

玉林日报 2012-12-19 04:09 大字

今年以来,兴业县以构建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的党建新格局为统领,在机关、企业、农村中深入推进了以“三联三扶三促”为载体的结对互助模式,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党建工作局面。所谓“三联”,就是机关联企业、机关联农村、企业联农村;“三扶”,就是帮扶发展思路、帮扶资金项目、帮扶技术技能;“三促”,就是促党建、促发展、促和谐。下村进企结“亲戚”

昔日的城隍镇镇东村,曾是一个面朝黄土、背靠深山的落后村。但今年以来,村民们注意到村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3公里的水泥路延伸进村,占地20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拔地而起,引进的丰产油茶兴盛了村里的产业……

是什么带来了镇东村的新变化?“这多亏了我们村里的新‘亲戚\’!”该村党支部书记何际荣卖起了关子。原来他说的“新亲戚”,就是通过“三联三扶三促”结对互助模式迎来的兴业县农业局。今年4月以来,该村与兴业县农业局建立了联系帮扶关系,农业局通过派驻干部到村里担任党务工作指导员,从抓班子、筑阵地、立项目、促产业着手,帮助村里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组织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三联三扶三促\’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兴业县县委书记赖榜轰说。该县依托“三联三扶三促”模式构建的“组织上联合、发展上联动、利益上共享”的网状格局,使机关、企业的党员领导干部与群众紧密联系、信息畅通、帮扶有效。目前,该县91个机关党组织及28家企业党组织的1400多名党员与54个贫困村、600多名贫困党员、320户困难群众结成了“亲戚”,一股强大的结对互助合力迅速拧结成绳。一品一策谋出路

新思路带出新面貌。为了改变以往发展套路同质化的倾向,兴业县多次组织帮扶单位及干部深入实地调查策划,在充分考虑联系村资源条件和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农村、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优势,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发展、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引进开发项目发展等手段,以“一村一策”、“一企一策”的方式培育当地特色主导产业,为54个贫困村及13家面临困难的企业找到了发展出路。

兴业县政法委党支部是龙安镇秧塘村党支部的联系帮扶单位,在了解到该村林地旱地多,非常适合林果种植后,该党支部与村委班子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双方一致认为种植经济林、优质水果是一条发展的好路子。敲定发展路子后,政法委党支部先后组织村干部和果农100多人次进行技术培训,并为果农印发赠送了一批管理技术资料。目前村里的林果业种植有声有色,今年该村新种植经济林140多亩,水果林200多亩,成为村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此外,该县还针对民营、乡镇企业小规模起步、无规划发展的问题,以就地做大、形成气候为落脚点,构建了“机关引领、项目支撑、集群推进”的发展模式,帮助联系企业一年做准备,两年见成效,三年成规模。业兴民富得实惠抓基础、找项目、促产业,为贫困村甩掉“穷帽子”,成为了机关、企业党组织实行“三联三扶三促”结对互助模式过程中的普遍共识。

该县把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作为基层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以来,该县由组织部门牵头,相关联系帮扶单位部门协助争取,共落实专项建设经费216万元,用于开展基层党组织活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等,目前该县90%的村完成了村级办公场所规范化,78%的村建成了文娱中心、灯光球场等公共设施。联系帮扶的党员干部还争取到资金350万元,帮助解决了14个村活动室建设、180多公里村道硬化和23个涉及7600多名群众的饮水工程等,为联系村及群众做了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实事。村民们不禁称赞:这“亲戚”没架子,很实在!

如今,“农字号”龙头企业也已经成为该县带动农民致富的重要力量。该县以互动为基础,以资源为依托,以发展为目标,将原料种在农村,使企业连着农户,打造了一条“机关扶持、企业带动、以企促村、村企互动”的良性链条。

新闻推荐

兴业县村干部学习十八大精神

...

兴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业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