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肥皂制造的兴衰之路(二) 逆境中自救 丽华枧厂数次化解生产危机 创造了多个品种的肥皂,丰富了战时人民的物质供应
陈渭琮的大女儿陈琳还记得不少父亲制皂的故事。
信昌商号是丽华枧厂曾经繁荣的见证。
通过开办丽华枧厂,陈渭琮建起了“渭庐”大宅。
因无法从外面进购原料,丽华枧厂刚投产不久,就陷入了困境。
起初,陈渭琮还能利用自己在商场上的人脉,通过特殊渠道,拿到极少量的原料,来维持生产。但随着日军封锁的严密,到后来连少量的原料都无法拿到了。丽华枧厂面临着停产。在这危急关头,陈渭琮决定自救,创造了制枧的土办法,最终突破困境,成功生产出了大量的肥皂,丰富了战时人民的物质供应。
苦心钻研,破解原料短缺难题
原料的短缺,一下就打乱了丽华枧厂的生产节奏。好在陈渭琮经历过商场的大风大浪,懂得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需要冷静。他翻出那套之前研究过的《化工大全》,重新钻研后,有了一个新设想:用石灰苛化纯碱来取得氢氧化钠原料。这得到了他从北海请来厂里担任化工技师的李英的赞同。
很快,陈渭琮把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动。他和李英一起设计了一排水池,以代替反应缸。接着,又针对产品浓度太低的问题,设计了一连串的大锅炉浓缩稀碱液。一个是自学成才的老板,一个是有多年制造肥皂经验的技师,这对“黄金搭档”硬是在这一系列工艺研发上,逢山过山,遇河搭桥,最终制出了原料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制出来后,还面临着第二个难题——缺少生产中必须的椰子油。之前的椰子油都是从广州湾进购的,当时也没办法买到了。于是陈渭琮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用动物油来代替椰子油?
陈渭琮和李英又埋头研究起来。经过反复多次试验,他们总算找到了切实可行的替代品——牛油。
“试验成功后,我父亲就派人到各地大量收购牛油,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继续推动枧厂的生产。”数十年后,陈渭琮的子女回忆起父亲的故事,都感动于父亲对事业的执着及对困难永远“说不”的坚韧。
几经波折,“土法”制皂化解生产危机
陈渭琮研究出来的“土方法”,解决了丽华枧厂原料短缺问题,成功恢复生产,丰富了战时人民的物质供应。
当时,丽华枧厂专门制造了一种叫“棉被皂”的产品,这要说到当时玉林人使用的“棉被布”。何谓“棉被布”?顾名思义,就是用旧棉被制出来的布。抗战时期,棉纱严重短缺,市场上很难买到布匹。为了应付土布紧缺的危机,玉林人创出了再生棉纱,用旧棉胎加工翻弹后,纺出再生棉纱来织布,俗称“棉被布”。“由于旧棉被都比较脏,所以必须加入肥皂经高温去污,然后捶打、漂洗,才能使用。丽华枧厂专门制造的“棉被皂”,去污力较一般肥皂要强不少,满足了当时人们的需求。
据玉林城区一些老人回忆,当时,每天一大早,在玉林城郊的小河两边,全是锤打棉纱的人,长长两列,看上去非常壮观。陈琳说,这种棉纱布虽然质量较差,但在当时,却也因“物稀”而贵,它解决了当时缺乏棉纱的困境,大大缓和了玉林市面布匹供应紧张的局面。
丽华枧恢复正常生产几个月后,随着日军封锁的加剧,连苛化用的纯碱也无法得到了,又一次陷入了生产危机。而此时,玉林民间生产“棉被布”正需要大量肥皂,陈渭琮决定再次创新,制造出肥皂的替代品。
经过研究,陈渭琮想到了利用“枧水”(一种利用草木灰过滤水浓缩成富含碳酸钾的溶液)作为原料,来制造洗涤剂。
“这种制造洗涤剂方法连工厂见多识广的技师都闻所未闻。”陈琳说,用碳酸钾和石灰苛化出来的不是氢氧化钠,而是氢氧化钾,氢氧化钾苛化油脂后,生产出来的是一种黏稠的似油状液体,很难使人认同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枧”。实际上,这是一种“钾皂”。“如果没有丰富的化工知识和实践经验是不可能想到这种方法的。”
在陈渭琮的努力下,第一批“钾皂”生产出来了,冠其名为“枧油”。它的使用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去污力能与当时上海产的“绍昌枧”有同等效果,而且价格更便宜。
“枧油”的研制成功,再一次让丽华枧厂走出了因缺少原料无法生产的困境,保证了玉林“棉被布”的正常生产,为缓解当时玉林因日寇封锁而造成的布匹紧缺的局面作出了贡献。
追求创新
开发肥皂系列产品
到了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料供应逐渐好转。但陈渭琮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继续开发新品种,创造了多个品种的肥皂。
陈渭琮按照制造“枧油”的思路,用盐析法,研制出了“雪梨枧”。这种“雪梨枧”外形美观、细腻、清洁力强。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需要有分层缓慢结晶的设备,陈渭琮和李英还采取了用大水缸盛枧浆,外面使用谷壳保温来缓慢结晶的方法,最后一举获得成功。“雪梨枧去污力强,不伤手,能与当时外地的大工厂生产的透明枧相媲美。”陈琳说,雪梨枧推上市场后,获得了消费者的极高评价,成为丽华枧厂响当当的品牌。
接着,陈渭琮利用椰油冷中和法生产出了质地坚硬、细腻,且颜色美观、气味芬芳的香皂。后来,他在香皂中添加了消毒剂,制成了当时医疗机构使用的八角形卫生皂。还利用生产香皂和卫生皂的“下脚料”,生产出价廉物美的灰色洗衣皂。这几种肥皂也满足了不同阶层人群的需求。
上世纪40年代末,陈渭琮去世,其长子接管经营。直到1953年末,玉林丽华枧厂因多种原因,宣告停产。
(待续)
新闻推荐
周凤萍在研制新品点心。去年她开了一家实体店,办理了相关证照,让市民吃得放心。动物奶油蛋糕、私房菜品、网红饮品……自制...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