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老年冬季病” 让老人安然过冬 专家:老年人体质虚弱,抵抗力差, 首先要预防感冒,保护心脑血管

玉林晚报 2018-11-30 07:39 大字

资料图片

最近,玉林早晚的温差特别大,近日又有冷空气来袭,这不,医院里多了不少“老病号”。自古以来,都有“老人难过冬”的说法,不过,玉林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廖展梅表示,虽然老年人冬季疾病多发,但是预防得当,也可减少疾病突发,让老人安然过冬。

首要任务是预防感冒

冬天是感冒的多发季节,体质虚弱的老人不可避免地成为流感病毒首要攻击目标。若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引起心肌炎、肺炎、肾炎等疾病,甚至使心脑血管病、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加重。

对于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气管炎的老年人,一场小小的感冒可能就会引发肺炎,甚至会同时引起多个器官系统的连锁反应,比如呼吸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细菌性心内膜炎等,这些连锁反应的致死率很高。

廖主任强调,老年人感冒后勿随意服用感冒药,特别是慢性病患者,正在服用的慢性病药物也不能随意停药。感冒药可能会和其他药物相互作用,或者产生副作用。所以,老人感冒后,应告知医生所患的所有疾病,并在专业医生的诊断指导下,慎重选择感冒药。

干冷易引发肺炎、哮喘

冬季寒冷干燥,而且老年人本身抵抗力较弱,对冬季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极为敏感,容易发生上呼吸道病毒或细菌感染,继发肺部感染而诱发哮喘、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慢性肺病的急性发作。

此时,老人应顺应时势,早睡晚起,根据气温及时添减衣服,特别注意咽喉部保暖,因为寒风袭击人体,口、鼻、咽喉首当其冲,而咽喉下面就是气管,受风寒后会出现咳嗽、咽喉疼痛,严重的甚至引发气管炎、咽喉炎,对肺部呼吸也极其不利。廖主任提醒老人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开窗通风;合理饮食、休息及运动相结合。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和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老年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接种。

护好心脑血管

日前,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数比夏天高41%。现在很多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而冬季气温又比较低,特别是遇到大风降温天气,寒冷会刺激人体血管收缩,促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引发心绞痛、心梗、猝死等疾病!

此外,老年人的血管大多都有粥样硬化,冬季因排汗减少,饮水量减少,水分摄取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或病情恶化。

针对这一情况,“老年人及时补充水分,每天补充1500-2000毫升水,降低血液黏稠,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廖主任说到。另外,避免排便用力过猛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的危险;起床时、如厕时起身都要注意动作缓慢,否则容易诱发短暂性脑缺血。

摔倒易骨折

骨质疏松是老人常见病,会造成患者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头变脆,易发生骨折。但疾病前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很少有人关注,直到出现了疼痛、脊柱变形甚至骨折后才察觉自己患病,错过了最佳的预防时机。

“冬季,衣着厚重,老年人的动作更加不利索,出现摔倒而引起骨折的现象明显增多。”老年人一旦发生骨折,容易导致原有的内科系统疾病加重,以及泌尿系统感染、褥疮、肺炎、营养不良、血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老年人应多喝牛奶、多吃虾皮等含钙高的食物,养成晒太阳的好习惯。在穿衣方面,除了注意全身保暖,还要注意膝盖、脚趾等关节处的保暖。平常走路、活动一定多加小心,避免跌倒。雨天路面湿滑,尽量避免外出。

“老来瘦”不一定都好

有人说“千金难买老来瘦”,但肌少症导致的“老来瘦”可不健康。肌少症不仅会导致老年朋友肌肉无力、功能下降,还会引起代谢紊乱,引发多种慢性疾病。

廖主任表示,健康的瘦是好事,但不建议老人为了瘦而盲目清淡饮食,应该保持营养均衡,肉、蛋、奶、蔬菜都不可少,“营养均衡才能提高提抗力,有充足的能量抵御寒冷和疾病的侵袭” 。

保持心情愉悦

冬季温度低,日照减少,老年人的活动也随之减少,容易产生悲观情绪,一天到晚闷闷不乐,总觉得没精神,身体疲乏,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思维迟缓,行动迟钝,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担心拖累了家人。廖主任建议老年人多找朋友聊聊天,天气晴好的时候多到户外活动活动,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如果自觉情绪难以调节已经影响到生活,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新闻推荐

微电影《心之所向 无问西东》获奖

本报讯(记者詹丽萍通讯员朱新青)11月20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