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科技手段”实时预警定位追踪,实现了对精神病患者的实时预警、定位追踪和身份核实等功能。陆川县“6543”工作法 看护好暴力倾向精神病患者

玉林日报 2017-07-03 18:05 大字

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因管控不当危害社会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引发社会公众的担忧。如何看护好这一特殊群体,成为当前社会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近期,为实现对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的有效管控,陆川县公安局对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联管联控工作进行了系统研究,创新实施“6543”工作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这个新的管控方法,真的有效吗?

“6543”工作法的出台背景

据统计,陆川县目前在册有诊疗史的精神病患者2000多人,其中经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评估鉴定以及陆川县精神卫生工作技术管理办公室(简称精防办)诊断达到三级以上高风险行为的有70多人。

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陆川县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的情况比较突出。据统计,2005年以来全县共发生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命案16起。陆川县公安局副局长潘庆东告诉记者,如果精神病患者作案时正处于发病状态,法律是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受害者家属也很难得到经济赔偿,由此引发很多后遗症。正是为了打破这一困局,陆川县公安局通过不断分析和总结,探索出了“6543”工作法——

“六项摸清”即摸清详细住址、摸清家庭情况、摸清监护人情况、摸清发病原因、摸清症状类型、摸清现实表现和当前动向等项目的详细情况;“五个板块”即人员信息、动态管控、预警处置、服务救助、打击处理等五大板块;“四级管控”即由辖区派出所、镇综治办、村委会、村医对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实行四级联动管控;“三大科技”即是人脸识别系统预警、监控系统预警、定位装置预警。

“精神病患者是特殊群体,‘6543’工作法的出台可以有效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管控。”潘庆东告诉记者。

人脸识别系统,实时预警定位追踪

今年3月以来,陆川县公安局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将全县2000多名精神病患者的信息录入了新研发的综合管理平台实施动态管控。借助该大数据平台,陆川县警方通过人脸识别系统预警、监控系统预警、定位装置预警三大科技手段,实现了对精神病患者的实时预警、定位追踪和身份核实等功能。尤其是该县大胆创新,强力推行人脸识别系统建设,在全区率先实现了人脸识别技术在破案和抓捕工作中的应用。

目前,陆川警方已将全县2000多名精神病患者的图像信息录入人脸识别系统数据库。

“这些人群进入学校、车站、医院、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时,将会被自动拍照并传输到系统平台进行自动比对报警。系统报警后,后台工作人员会立即指令发现地派出所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先行处置,实行全覆盖动态管控。”该局政工科民警覃洁向记者介绍道。

另据了解,陆川县公安局2016年还在县城区建设推广了“地网工程”。“充分利用该技术,通过给县城区的精神病患者佩戴‘地网工程\’平安卡,我们便可以实时掌握精神病患者的位置和动态轨迹,如有情况将及时提出预警。”覃洁继续介绍道。

实战见功夫:多起精神病患者触发预警事件得到及时处置

潘庆东告诉记者,“6543”创新工作法投入实践之后,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据悉,该工作方法投入实践后,截至目前陆川共发生2起通过微信群发现精神病患者失控情况,10起精神病患者触发人脸识别系统的预警情况,陆川县公安局都及时出警处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6月1日,陆川县公安局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在县城人民医院门口发现沙坡镇三级管控人员姚某在附近徘徊,随即通知新洲派出所民警先行处置,接着通知沙坡派出所民警将其带回家中。

6月4日,陆川县古城镇派出所管控民警通过微信群,得知辖区的三级精神病患者王某病发在村里胡乱打砸东西,马上出警到现场处置,随后与其家属一起将王某送到马坡镇青山医院进行治疗,及时消除隐患。

“在科技管不到的地方,我们也采取措施对他们进行管控。”该局采取由辖区派出所责任民警牵头,与镇政府综治干部、村干部、村医以及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家属建立微信管控工作群,要求村医及患者家属实时上传患者现实情况,共同探讨应对措施。同时,结合预警情况,让辖区派出所民警与镇、村干部及村医第一时间掌握患者动态,确保在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出现异常状况时能够及时和正确处置,不断提升管控工作效能。

新闻推荐

双色球2017075期开出头奖7注636万

6月29日晚,中国福利彩票双色球游戏进行第2017075期开奖。当期双色球红球号码为01、03、06、19、21、29,蓝球号码为07。当期双色球头奖7注,单注奖金为636万元。这7注一等奖分落6地,其中,河北1注,上海1...

陆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陆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