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师胡玉芳: 用爱点亮山里孩子的心灯

玉林日报 2019-08-13 07:17 大字

▲胡玉芳给受伤的学生包扎伤口。

“我们有新老师了!”“老师,你真的是来教我们的吗?”十二年前,因为孩子们的这两句话,年轻女教师胡玉芳一头扎进博白县凤山镇庞丁村小学山子水教学点任教。在条件艰苦的山区教学点里辛勤耕耘12载的胡玉芳,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家长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她因此荣获了玉林市最美教师、玉林市优秀班主任、博白县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因为舍不得所以留下来

2007年胡玉芳从师范学校毕业以后,坚定地选择了回乡当一名教师,经过公开招聘考试,进入博白县凤山镇峨嵋村小学任教。工作一年后,她做了一个令同事、朋友、家人都难以理解的大胆决定,到更加偏远的凤山镇庞丁村小学山子水教学点工作。

胡玉芳刚来到山子水教学点的时候,看到的是这样一番情景:一个到处是碎石、像巴掌那样大的“操场”,几间墙体斑驳的教室,课桌椅早已是几经修补。当时,胡玉芳心里立即打起了退堂鼓。就在胡玉芳怀着忐忑和迷茫的心情走进教室的时候,十几个孩子一起兴奋地叫起来:“我们有新老师了!我们有新老师了!”然后他们都围拢过来问:“老师,老师,你真的是来教我们的吗?老师你姓什么?老师你家在哪里?老师你好漂亮呀……”看到孩子们兴奋的样子和渴望的眼神,胡玉芳选择留了下来。

在这十多年中,胡玉芳也有好几次机会可以调到离家近的学校任教,但她一直舍不得离开,一直在山子水教学点任教。“说实话,当时曾考虑过调走,但一想到这里是教学点,留不住教师,而自己是本地人,家离学校也不是十分远,这里的孩子又那么乖巧、听话,学习也很用功,能够和他们一起学习,帮助他们走出去,自己也感到很满足、很幸福;而且,跟同事相处也很和谐、很愉快,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久而久之,就真的舍不得离开这里了。”

用爱点亮孩子心灯

教育无小事,育人需精心。从教以来,胡玉芳始终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处处尊重他们的人格,时时关心他们的冷暖,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暖。

在胡玉芳的办公桌上,常年摆着一个被学生们称为“百宝箱”的小箱子,里边装着常用的碘酒、创可贴、绷带、退烧药还有针线包等,学生要是磕伤碰伤、头疼脑热,或者是衣服破了,胡玉芳都能及时处理。

2016年秋季期,班上新转入一名叫珍珍的学生。珍珍在2岁时父母离异,一直跟着外婆生活,导致了她性格孤僻,成绩较差。她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平时对女儿关心较少,因此父女之间产生隔阂,交流甚少。珍珍爸爸希望胡玉芳能帮帮珍珍,让孩子变得开朗些。之后,胡玉芳经常为珍珍梳梳头发,与她谈心,每周一、三、五下午放学后为她补课。胡玉芳知道她喜欢画画,就以她爸爸的名义买了画画的材料给她,并告诉她:“爸爸不能时时刻刻在身边照顾你,因为他得出去挣钱养家,做建筑工很辛苦,爸爸挣钱不容易但是他心里始终想着你,爱着你。”珍珍当时流着泪说:“谢谢老师,我知道了。”慢慢地,她性格开朗了,在学校里开心的笑容多了。在家里,她也肯接爸爸的电话了,还懂得叫爸爸注意身体。

2017年5月,胡玉芳班上的廖同学在课间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把头磕破了。胡玉芳知道后,立即拎起自己的小药箱,去给廖同学消毒并进行简单包扎,随后送他去医院就医。到了医院,医生说要缝几针,廖同学害怕得哭了起来。胡玉芳摸着他的头、拍着他的肩膀说:“你是小男子汉,只是有一点点疼而已,有老师陪着你,不用害怕。”后来他真的没有哭,很勇敢地接受了缝针。

考虑到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常年在外,平时缺少与孩子的情感交流,胡玉芳还组建了家长QQ群、微信群,一有空就和学生一起跟父母们视频,也经常向父母反映学生的在校情况。“对留守儿童来说,最需要的就是跟父母进行情感交流,这样有利于孩子们心理健康发展。”君君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奶奶在家照顾他,导致了君君比较调皮、不服管教,上课爱说话,爱抄同学的作业。胡玉芳为了更好地教育君君,主动加了君君父母的微信,通过视频促进君君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周二、四,胡玉芳还给君君“开小灶”,辅导功课。就这样过了一个学期,君君的情况有了明显好转,成绩也由原来的50多分提高到了80多分。

提升自己帮助他人

胡玉芳不仅给学生全方位的关爱,还不断提升自己。2011~2014年,胡玉芳利用空余时间,函授完成了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的学习,同时在此基础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身边的人。

在教学上,胡玉芳始终坚持学习,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积极参与新课改,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认真、努力地教好每一个学生。历年来,她所担任的学科在学校里总是名列前茅,她辅导过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她本人也多次获得各级各类荣誉,如玉林市“最美教师”、玉林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先进个人、玉林市优秀班主任、玉林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博白县优秀教师、博白县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博白县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在自己取得进步的同时,胡玉芳还乐意与同事分享一些成长经验和方法。刚来的年轻教师在教学上没有经验,胡玉芳会主动教他们学习新课改,教他们如何进行小组建设,还给他们上示范课,给年轻的教师起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在山子水教学点教书这么多年了,现在,胡玉芳教的第一届学生也已经走进大学,学校的办学条件一天天在改善,教学点的面貌也已不再是12年前那样破旧了。这12年来,这里来来去去了很多老师,也换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但是如今仍旧不变的是胡玉芳当初选择留下的那份初衷。“我把十多年的青春都留在了这里,但我一点也不后悔,今后,我还想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农村,让他们拥有更美好的未来!”胡玉芳说。

新闻推荐

艺术支教进乡村 点燃留守儿童的艺术梦想

支教老师给孩子上打击乐课程。本报玉林讯“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一首《感恩的心》在博白水鸣镇西塘村循环播放。原来是...

博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博白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