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颗种子改变世界

广西日报 2012-03-14 19:25 大字

本报记者 邓 萍 本报通讯员 冯 铭 文/图 

三月桂南,春萌大地。3月9日,博白县博白镇城东村50多亩水稻育种基地里,县农科所几位技术员正仔细察看每一块试验田的秧苗生长情况,不断在记录本上记下相关数据。受寒冷天气影响,育种被推迟一个月,为使实验达到预期效果,技术员天天泡在试验田里,对秧苗精心护理,确保新品种培育成功。

目前,博白县已育成并通过审定的博优杂交水稻不育系6个、恢复系7个、新组合18个以及常规稻品种5个,组织实施的自治区级科研项目全部完成。

博优系列新品种把水稻单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不仅产量提高,品质也大为改善。近年来,博白先后获得了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全区推广“三避”技术先进单位、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全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突出贡献奖等殊荣。2011年,博白县获得了国务院首次颁发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博优杂交水稻品种,正是助推博白粮食生产的一大“功臣”。

由于母本常常不稳定,获得一个水稻新品种有时要花上四五年甚至十年时间。为了选育更适应于南方稻作区种植的晚型杂交水稻新组合,从1977年起,科研人员孜孜不倦地追求,克服了一道道难关,利用珍汕97B与钢枝占杂交制种,经测交、回交选育,于1985年选育出博B和博A。利用博B、博A为材料,进一步选育出博ⅡA、博ⅡB、博ⅢA、博ⅢB等;继而相应配组出经省级审定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博优01、博优香1号、博优49、博Ⅱ优961、961、968、859、815、博Ⅲ优273、9678及金梅优167等。

博优系列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不育性稳定,生产用种量少等优点。其中,用博A配组的组合感光性由不育系主控,为全国首创。该项目的系列创新研究,解决了杂交水稻高产、优质与抗性的协调统一难题,实现同一组合综合多方面优点。利用博A配组,获得大量的感光组合,在这方面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博Ⅲ优273、博Ⅲ优9678、西A等6个品种还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博Ⅱ优859通过广西超级稻产量验收,百亩示范片均产达到727.41公斤/亩,填补了广西感光型超级稻产量指标的空白。

博白县成为广西打造杂交水稻的“领头羊”,培育出来的博优系列更是我区乃至南方水稻区的一个品牌。博白县与华中农业大学等多家区内外科研单位合作,把水稻种子放在太空进行诱变后再种植试验。目前,全国利用博A及含博A血缘不育系配组育成的组合已近100个,其中有30多个组合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广受种粮农民欢迎。

博白县更不放过“近水楼台”的优势,让高产丰收的博优系列播撒田野。该县充分发挥科技支撑的作用,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技网络,建立“行政单位+农技部门+企业+核心农户”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组织农技人员深入村屯和田间地头,从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至收获全程跟踪指导服务,实现了粮食生产农技推广全覆盖,大面积种植杂交优质稻。

该县建设11个县级水稻高产示范片(点),大力实施广西“三个千万亩行动计划”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2009年以来,全县建立超级稻高产创建示范面积5.56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34.6公斤,比普通稻增产130公斤以上。

同时,博白县还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2006年以来,全县引进示范推广“三免”、“三避”等先进农业技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总产和质量。2011年,全县推广超级稻面积39.15万亩,“三避”技术50.8万亩,推广“三免”技术57.27万亩,农作物间套种面积6.17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86.5万亩,节水灌溉32.8万亩,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95.57万亩,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100.2万亩。

为更大发挥博优系列在粮食生产中的优势,博白县积极规范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康流转,促进了粮食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发展。2011年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16.88万亩,占农村耕地总面积的21.49%。2011年,全县完成农作物种植面积209.16万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35.87万亩,粮食产量48.28万吨;实现粮食连续八年高产稳产。

一颗种子改变了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以来,博优系列组合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过6000万亩,增产稻谷18亿公斤以上,增产效益超过30亿元,在华南水稻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新闻推荐

鏖战三载“村村通”,改写“行路难”历史

黄胜冯子峰冯铭博白地处桂东南,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生产与生活条件优越;毗邻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广东,地缘优势明显;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人杰地灵。经过多年的发展,博白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一定的...

博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博白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