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育种专家李耀球: 为了更加丰收的种子 □本报记者刘力

玉林日报 2012-01-17 04:45 大字

李耀球,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该所的学术、科研带头人,先后主持和参与自治区农业厅、科技厅研究攻关课题30多项,主持课题8个,取得大批科研成果。他主持参与育成的品种有:博Ⅲ优273、9678、博Ⅱ优859、815、西优2号;不育系有博ⅢA、西A等。这些品种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在华南地区年推广面积66.7万公顷以上,年增加稻谷6亿公斤,为粮食安全作出较大贡献。为此,他获得全区、全市种子系统先进工作者等多项科研成果奖励和第七批自治区优秀专家的荣誉称号。

初见李耀球,很难想象他竟是一位著名的育种专家——粗糙的大手,黝黑的脸庞,和水稻亲密接触的他俨然一副农民模样。李耀球自嘲说:“我就是一个领国家工资的农民。”一直以来,他带领同事们辛勤付出、默默耕耘,让博白农科所在水稻育种领域取得让世人瞩目的成绩。

辛勤付出,他是一头老黄牛

李耀球出生于博白县那林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对农民的深厚感情,使他在高考填志愿时,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广西农学院农学专业,希望以后对农民和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大学毕业后,李耀球被分配到博白县农农技部门工作。他兢兢业业工作,很快成为业务骨干。

1998年,李耀球从县农业局调到县农科所担任副所长。作为分管业务的副所长,李耀球坚持深入到育种一线。大多数时候,为了育出一个优良品种,从选种、浸种、播种、移植、杂交授粉、田间花检、田间选种等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为了选好种子,他经常晚上加班,用手磨开谷粒观察米质;在浸种过程中,他深夜起来给种子回水;为了观察秧苗生长情况,当别人还在梦中的时候,他已经在试验田边了。在田里,他经常光着膀子,就像一个地道的农民。

种子勇于创新,开创大局面

博白县农科所虽然名声在外,但毕竟是一所县级农科所,1996年以来就没有新的专业人员进入,知识老化的情况较为严重。对此,该所只能利用农闲时间定期对职工进行水稻育种技术培训。李耀球责无旁贷当起了“教授”,他亲自讲授《作物遗传及育种》、《植物生理学》、《杂交水稻繁制种技术规程》等专业知识,使职工对本职工作有更深的理解,并且对水稻育种技术有较完整认识,工作起来更为得心应手。

过去,博白农科所材料、资料没有系统管理,档案材料丢失现象严重。李耀球亲手抓档案材料、育种材料等资料管理工作,使农科所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资料管理系统以及协调的科研机制,使得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成绩频现。这期间育成了博ⅢA、金梅A、西A三个不育系,育成组合有博Ⅲ优9678,博Ⅱ优815、859,西优2号,金梅优167,博香占3号等,农业科研出现了一个成果高产期。

目前,李耀球作为“广西粮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单位的主要技术骨干,正积极主动参与广西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力求为促进广西粮食生产与农村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闻推荐

看点三 东平大打“客家文化”牌

本报博白讯为营造喜庆、欢乐、祥和的新春文娱氛围,活跃春节期间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1月23日,博白县东平镇政府在大车村举办了“客家文化体育活动乡村行”文娱活动,有舞狮舞...

博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博白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