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报刊亭
没拆除前的工业品市场门口报刊亭。
报刊亭,曾经被誉为城市流动的文化风景线,马路旁,《读者》《知音》《ELLE》,大标题与色彩艳丽的杂志封面装扮着小亭门脸,《广西日报》《玉林日报》《玉林晚报》……各种报刊垒放在台上等待着人们来取阅。前段时间,玉林城区34座报刊亭因审批许可手续过期被拆除,这些在玉林存在了20多年的城市文化风景线告别了人们的视野。
报刊亭,也是社区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报刊亭虽然店面不大,但是东西却不少。玉林的多数报刊亭不仅销售报纸、杂志、交通地图,往往也兼卖饮料、早点、水果等,并提供手机充值服务、代收快递等业务,不熟悉路况的人想问路,也会选择报刊亭。这使得报刊亭不仅是一个“卖报的亭子”,也成了社区文化的组成部分,无形中完善着社区基层服务。
罗森是北流市隆盛镇人,2016年,他盘下了位于玉林市教育中路与内环东路路口前的报刊亭。“每天早上开门,晚上8时多才关门,有些顾客不买报也会坐过来聊聊天,都很熟悉了。”罗森一边忙着给门前的顾客拿水一边和记者聊天。“报刊亭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卖报纸啊,在很多人眼里,买一瓶水、换些零钱,买一份交通地图或者一本杂志,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报刊亭,方便又快捷!”多年来,这方小小天地不仅仅是罗森的一份营生,更成了这座城市中的一座“港湾”,悄无声息地温暖着或熟悉或陌生的人。
如今,还依靠报刊亭的几乎都是老人。他们或者不擅长手机获取信息,或者因为不在报纸投递范围而不得不到报刊亭买报,更有许多人,单纯是因为喜欢去报刊亭买报,顺便锻炼身体、找老友聊天,要的只是一份倾诉和陪伴。
谢八爷60多岁了,住在龙船市场附近,每天,他都要慢慢踱步到附近的报刊亭来买一份《参考信息》。“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看报纸,报摊老板知道的,我不喜欢手机,看得我眼睛难受。”饭后慢慢散步过来喝个茶看下报,这是谢八爷和附近很多退休老人的日常。报刊亭拆了之后,这个习惯可能也要随之改变了。
逐渐消失的“习惯”
1999年,黄玲从姐姐手里接过位于内环东路的报刊亭经营,距今也有22年了,原来主要是卖《玉林日报》《玉林晚报》,也有卖其他杂志,像《读者》《青年文摘》《科幻世界》等这些比较吸引年轻人的杂志。记者采访时,黄玲正忙着收拾店面,亭子里还放着顾客预定的报纸。
“很多都是老顾客来预定的,高峰期时一天能卖出去100多份。现在还有十几份等着大家今晚下班过来取。”黄玲告诉记者,有位姓李的老顾客已经70多岁了,哪怕生病住院了都不忘让子女过来预定。
今年70岁的市民樊开友,早在退休时就经常过来黄玲的报刊亭。“她的报刊亭开了多久我就买了多久,我就喜欢关注玉林的民生大小事,买习惯了。”
“做了20多年,内心当然不舍,也舍不得这些老顾客。”黄玲打算继续寻找店面重新开张,“看报成为很多人的习惯,我做了二十几年也习惯了。”
报刊亭,何去何从……
曾经,在网络不发达的年代,报刊亭是城市文化“微血管”的一部分。它见证了一代人成长,是很多人的美好回忆。
“传统的报刊亭已经走过几十年,在资讯不发达的年代,报刊亭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市井百姓最亲近、最熟悉的基层文化设施。”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电教研室主任梁航彬说。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报刊亭逐渐走出了人们的视野。今年年初,玉林市城市管理部门陆续拆除无审批手续的、占用城市道路的报刊亭,目的在于还路于民,使街面环境整洁有序。
梁航彬认为,电子屏幕不能完全代替纸质阅读,如果将报刊亭打造为城市的文化新地标,成为城市街景的一部分,这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新闻推荐
玉东新区玉东小学的学生提着自制花灯来学校,在灯展中感受传统文化。玉东新区第七小学的学生自制各种虎年装饰,虎虎生威开启...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