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隆盛镇:古镇新生再领风骚

玉林晚报 2017-05-04 15:08 大字
水路航运,在古代扮演着类似现代高速公路的角色,各地之间的经济贸易、人员往来多通过水路运输实现。因此,历史上绝大多数城市、重镇都是因江河作为交通要道而繁盛的。而“海上丝绸之路”南、北流江古道的兴起,同样带动了沿岸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催生了沿岸众多古镇繁荣。北流市隆盛镇,便是其中代表。

隆盛镇地处北流母亲河圭江上游,历史悠久,是北流五大古镇之一,其中镇区平坡村早在唐总章元年(668年)至宋开宝五年(972年)就曾为峨石县县治所在地。明清年间,由于经济繁荣,生意兴隆,故名“隆盛”,镇名一直沿袭至今。

为此,在结束西塘村采访后,采访组专程到隆盛镇进行实地走访,试图寻觅镇上幸存的“海上丝绸之路”印记。

码头、浮桥、城墙均旧迹难寻

在前往隆盛镇采访之前,玉林申遗组的专家学者便叮嘱采访组,因为隆盛在古代是一个商埠,到了当地,可以尝试从沿江岸边寻找类似古码头、石板路等的旧迹入手,从中推理论证一些事情。因此,到达隆盛镇见到副镇长陈上玉后,采访组便连忙打听起了此事。

“听当地老人说,这里在没修建大坝和隆盛桥之前(时间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往返东西两岸之间是依靠一座浮桥。”站在隆盛河的东岸边上,陈上玉给采访组大致比划了一下。为了进一步核实这一情况,他找来了两名当地土生土长的老干部。

在老干部的指引下,采访组走到隆盛河东岸原农贸市场附近。据老干部描述,没修筑这座挨着隆盛桥的拦河水坝前,东岸岸边是一个旧码头,货物就是通过这个码头装卸的;旧码头旁是一条由船只加木板拼接起来的浮桥,浮桥一头与码头交会处是一条直通坡顶的石头路,石头路两侧依次坐落着各种商铺,这里便是隆盛镇的圩中心。但修筑了拦河水坝以及过河大桥后,浮桥就拆除了,同时因水坝的拦截以及后来河里淤泥长年堆积,河面水位明显上升,旧码头之类的都被淹没了,东岸直接变成一片沙洲式的河岸,当地人把这片地改造成了菜地。

采访组只能弯腰低头,循着岸边的菜地仔细寻找,看是否能找到一些石板或大块石头之类的痕迹,但均无功而返。以往沿着码头上岸的石头路,如今也变成了水泥道路。对于采访组想寻找的旧迹,两名老干部都遗憾地表示,随着城镇建设,这些痕迹早已不复存在。

据《北流县志》等方志史料记载,唐代北流更名为容州,唐总章元年(668年)增设峨石县,隆盛镇平坡村一带即为峨石县县治所在地。当时,峨石县与罗卡县、扶来县隶属禺州,北流县、陵城县隶属容州,容州、禺州均属容州都督府管辖。到了宋开宝五年(972年),废禺州,撤销峨石县,并入北流县。

码头、浮桥、石板路的旧迹遍寻未果,采访组只能寄希望于寻找到峨石县县治所在地的部分旧址。隆盛镇一名老干部表示,小时候他在该镇附近看到过一些残存的古城墙,但随着山林耕地的变动,后来他再去试图寻找时,已再难寻到踪迹。

但采访组还是专程来到平坡村北宝路西侧的遗址附近。遗址南倚圭江,与鹅公石隔江相望,但遗址一带目前已成为公路养护站的生活区,采访组依然找不到丝毫遗迹,不免心生遗憾。

往昔曾为繁华重镇

记者查阅相关史料得知,位于圭江上游的隆盛镇在南方“海丝路”上是一个重要节点。唐朝时期这里曾设峨石县,乃北流赫赫有名的古镇、圭江上游的古商埠。历史上,大量的海盐以及各种舶来品、粤西地区和北流的土特产都是在隆盛古埠装船转运的,内河水运极为发达。彼时大船可直溯隆盛,小船可直溯新丰乡石碗咀。这种盛况在近代还能见到,据民国《北流县志》详细记载:“三十年代,圭江下游水量较大,可航行五十吨以下民船,圭江上游隆盛渡船埠之间可行驶十吨以下之小民船,六麻、平政则通行竹筏。”

因此,在前往隆盛镇的路上,当汽车行驶在沿着隆盛河(当地人称圭江流经隆盛的河段为隆盛河)河岸盘旋的公路上时,采访组的目光就未从河面上移开过,不断来回扫望,不奢求看到舳舻千里的盛景,只希望能见到几叶扁舟,从中找到一些船家,作为隆盛镇这个篇章采访的突破口。但汽车在沿岸公路上行驶了近半个小时,依然没有发现任何船只的踪影。

“现在隆盛河段内,只有寥寥几条捕鱼的小舟而已了。”对此,隆盛镇副镇长陈上玉告诉采访组,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圭江沿途陆续修筑了不少水坝,这些水坝未设置有供船只航行的通道,并且随着洛湛铁路的开通和各地公路路网的完善,原本因没有铁路和公路运输困难而需要靠圭江航运分担的部分客运货运,也逐渐被铁路和公路运输承接,后来圭江便断航了。

古镇新生再领风骚

采访组在陈上玉的带领下,沿着一条由东岸直通山坡顶的水泥路往上走,两侧依次坐落着各种商铺,不时可见一些瓦顶木阁楼的骑楼建筑,这里便是隆盛镇的老街。

据当地人介绍,明清年间,隆盛镇便因经济繁荣、生意兴隆而名“隆盛”。因水运的便利,隆盛街上少不了南来北往的商人,木船制造、内河运输、商务洽谈、行帮活动、盐市糖市、银行钱庄以及餐馆茶业等集中于此,大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隆盛是北流5个邮政代办分所之一,其繁荣程度可见一斑。

而商人除了带来商机,还带来了许多新鲜玩意,包括骑楼这种建筑设计。但隆盛镇的骑楼又不像梧州的骑楼那样“精致”,外墙几乎没有浮雕、圆拱花窗、罗马柱等建筑构件,房顶也并非水泥板平顶结构,而是瓦片尖顶状。不过,现在隆盛镇的骑楼建筑已不多见,三三两两穿插在一大片现代化的钢筋水泥楼房里。

采访组在现场看到,隆盛镇正在进行城乡风貌改造。据陈上玉介绍,目前隆盛已古镇换新颜,成为“全国重点镇”“广西小康示范镇”“广西城镇建设百强示范镇”,城镇化建设成就是隆盛的一张亮丽名片。

目前,隆盛以自治区城镇建设百镇示范工程项目为契机,投入2000万元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三化”建设和城乡风貌改造,一江两岸休闲商业街建设,人民公园、江滨公园改造,建成北流市乃至玉林市乡镇首个人民公园和首条圩镇“白改黑”道路,全面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和城镇品位。

每当目光触及两旁的百年骑楼,细微处皆可见丝丝缕缕的历史痕迹,昔日繁华景象恍在眼前重现。以骑楼老街为载体,透过斑驳的外墙和残存的商铺,今天的人们依稀还能看到这里往日熙熙攘攘的景象。这些至今依然矗立着的、带着浓重南洋文化气息的建筑,见证了当年隆盛镇水运的繁华和荣耀。

而当思绪拉回现代,看着披上漂亮统一外装的沿街建筑,还有像城里人一样惬意地畅游在人民公园里的隆盛人,不由感叹,隆盛镇褪去了昔日古镇的外衣,历史血脉依然流存,而穿上现代化的新装,又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昔日的昌盛古镇与今日的繁华乡镇旧与新的交替,古“海上丝绸之路”与现代“一带一路”的传承与创新,似乎在这里得以展示。

新闻推荐

北流“月月训”基层文艺骨干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本报讯(记者韦青林通讯员杨光登)近日,北流市农村文艺骨干暨健身舞(操)指导员培训班在北流市文化馆开班,来自北流市的文艺工作者、民间文艺队队长和舞蹈老师等共50人参加培训。据介绍,此次培训班是北流市...

北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