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对话女法医梁燕—— 她让物证不再“沉默”

玉林日报 2012-03-18 04:39 大字

  探访主角:梁燕

她的工作:玉林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法医

我是一名跑公安线的记者,平时基本和冲锋在前的一线民警打交道,从没走近过幕后从事技术工作的法医。其实,现在公安破案特别讲究“证据链”的完整,法医这一环,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这次,正因为换了角度,让我看到了另一个天地。 

没有椅子,多半时间站着工作

她说:因为工作需要,得不时走动,所以早已习惯站着操作

3月6日上午9时,记者走进玉林市公安局刑侦支队DNA实验室。

身穿白大褂、戴着口罩、橡胶手套、只露出两只眼睛的梁燕,正在操作台前忙碌着,看上去有些许柔弱——如果不是那身警服,怎么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位漂亮的“邻家姐姐”是一位法医。

“我正在给这份检材添加试剂,请你稍等一下。”这是梁燕和记者见面的第一句寒暄。忙,是她给我的初步印象。

工作状态中的梁燕非常专注。“给检材做实验时,要小心,如果样物上没有DNA等因素都会导致实验失败,有一些物证可以重复做实验,但是有一些证物只有一次机会,实验失败就无法重来了。”取样后,梁燕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把检材放进三管半截的小试管里,再往里面添加试剂,加盖子并在盖子上标好序号。

“一天要站几小时?”采访从这个话题开始。在等待她检验的过程中,由于一直站着,我只感觉腿酸,不自觉地常常要“稍息”一下,而梁燕却一直站在工作台全神贯注工作。

“上班就一直站着。”梁燕告诉我,因为工作需要,得不时走动,所以早已习惯着站着操作。因为老是站着工作,这里有些椅子显得“多余”。

梁燕还告诉记者,为了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无误,他们每次做检验都必须“全副武装”上阵,只露出两只眼睛。“检验时,一根微乎其微的发屑、一个唾沫星子都可能会影响鉴定结果,所以进入实验室我们要包个严严实实。这‘行头\’在一年四季都处于恒温恒湿的实验室里可是一种考验,在夏天,做完一个检验下来,全身都会湿透。”梁燕如是说。默默工作,只为让物证不再“沉默”

她说:作为一名法医,最根本的就是还原真相,这是职责所在

“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侦查找到线索,为诉讼提供证据。”有着7年法医经验的梁燕说。

自市公安局引进DNA实验设备,并创建了DNA实验室,梁燕就成为实验室中的一员。

梁燕告诉记者,任何犯罪活动,不论其手段如何隐蔽、计划如何周密,都不可能不留下一点物证,只要留有物证,就有DNA法医一显身手的机会。

去年北流发生一起命案,由于尸体发现地不是第一现场,死者又是流浪者,没有其它线索,案件侦破陷入困境。梁燕与北流市公安局技术人员反复勘验现场周围,最终还是从案件关系人住所的地板上提取到三处干涸的带有粘液的血迹,从中检测找出有利证据,从而零口供侦破这起强奸杀人案。

“作为一名法医,最根本的就是还原真相,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梁燕说,同样是刑警,与在一线轰轰烈烈破大案的民警相比,她没有参与惊天动地的抓捕过程,更多的只是静如止水的生物实验。但是,实验室的工作也非常重要。用她的话说:我的工作就是让物证不再“沉默”,还原案发真相,锁定嫌凶。

她说:法医也讲“时效性”不能停,我们的工作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在DNA实验室门前堆放了几个大纸箱,里面装着一个个文件袋。“这些都是由各县(市)公安局送上来的从案发现场提取的,待进行DNA检验鉴定的检材。”梁燕说,作为市里唯一的DNA检验鉴定中心,全市刑案DNA检验鉴定工作汇集到此。以去年为例,共接检案件335件,检验检材达4835份。

DNA实验室检验员少,检验鉴定工作量大。所以梁燕基本是全年无休,实验室已经成了她的第二个家。

“和你们跑新闻一样,法医也讲时效性,如果我们的工作停了,就不能给前线刑警提供最有力的信息。还有,死者家属的心情我们也要理解,他们最希望快一点确定死因。”梁燕说,加班对于法医来说已成家常便饭,而且往往是通宵达旦。在去年陆川清湖系列命案中,为了尽快排查嫌疑人,去年7月梁燕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她早上7时45分到实验室就开始工作,常常干到第二天凌晨,中餐晚餐都在值班室里解决。一个月下来,梁燕的体重从原来的92斤掉到了86斤。尽管如此,但她的付出最终为破获系列案件提供了重要证据,这让她感觉到无比欣慰。“那时,所有的苦累都会被破案的兴奋所代替。”梁燕用最简单的话语为法医工作“定义”。

在这里,不管什么样的检验,其原则永远是:一查到底。“法医会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次检验,但说真心话,一个有良心的法医并不希望自己的‘业务\’很繁忙。我们‘失业\’了,意味着社会更安全了,群众生活更幸福了。”梁燕说得很真诚。

新闻推荐

北流着力改善民生促和谐

...

北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