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绣江曾是一条重要的黄金水路由于自然、历史等种种原因,上世纪八十年代,绣江彻底断航。时隔20多年的今天,绣江复航的重大战略意义凸显,复航呼声日益
“当我还是青少年的时候,那时绣江的江面更宽、江水更深,航道航运处于发达时期,不管白天还是晚上,江面上运货载客的大小船只来回穿梭,少时有几十艘,多时有上百艘,两岸建有很多码头,每天货流量、人流量很大,一派繁忙景象。”今年80岁的曾昭炎,是容县水运公司的一名老员工,他向记者追忆起当年绣江航运兴旺的情景时,兴奋之情油然而生。然而,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一景象却因陆运交通日益发达、河床积淤航道变化、水电站船闸失修不通航等多种原因而中断了。
可喜的是,绣江断航20多年后,复航的号角声越来越嘹亮。2008年10月,自治区党委、政府放眼各地发展大潮,立足全区发展大局,作出重大战略决策:打造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绣江是西江的重要支流,绣江复航工程是玉林市构建“通江达海”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玉林市加快融入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的重要载体。沿江各地为之振奋,群众为之欣喜。昔日的画卷将再次打开,并增添一抹抹现代化色彩,勾勒出一幅更加壮丽的新画卷。
前世:昔日绣江相当繁忙热闹
绣江,又称北流河,北流市境内称圭江,在容县境内称为绣江,是西江的重要支流,发源于北流市平政镇上梯村云开大山双子峰,干流由南向北经北流、容县、藤县,于藤县县城汇入西江,全长275公里。绣江全段定级航道177公里,其中玉林市辖区92公里(北流15公里、容县77公里)。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绣江航道航运比较发达,拥有船只100多艘,运量达50多万吨,是一条重要黄金水路,对玉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沿江的藤县城区、容县自良镇和浪水乡经济繁荣,素有“小南洋”之称,玉林和全国及海外的交流主要是通过绣江来实现,人才辈出,华侨众多,为玉林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那时候,公路、铁路欠发达,来往的汽车很少,北流、容县还没通火车,进出玉林的很多货物,主要都是靠船只运输,绣江就成为了一条重要的交通命脉,打通了玉林与外界交流的要道。”今年61岁的容县水运公司经理李德荣回忆起当年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
李德荣告诉记者,1951年,容城、自良两港埠木帆船240多艘,水上船民1560多人,北流也有水上船民1000多人,再加上外地的其他船员和船只,活跃在绣江上的船只、人员队伍相当庞大。以木帆船居多的船只经过绣江往返于北流、容县、藤县、梧州、贵港等地,甚至珠三角地区,船上装载的货物主要有矿产、木材、河砂、水泥等建材,还有粮食、蔬菜、水果、家禽等农副产品,以及种子肥料、生活用品等,把本地货物运出去,把外地货物运进来,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见证了绣江航运一度的繁荣。
如今,站在绣江边上,放眼望去缓缓流淌的江水,仿佛又回到绣江航运那个江面百舸争流、响起船工号子、忙碌装卸搬运、码头热闹非凡的光辉岁月。
分析:多种原因导致绣江断航
“随着途径玉林的黎湛铁路建成通车,以及玉林公路网络不断畅通延伸,车辆数量不断增长,货物走陆运逐渐增多,走水运逐渐减少;绣江两岸绿色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河床积淤升高,通航环境日益恶化;特别是绣江航道上建设了多个梯级水电站,船闸设计不合理成为通航的‘拦路虎\’,船只无法通过。”在绣江边上长大的曾昭炎,20多岁时就跟随父亲驾驶船只在绣江上跑运输,驾驶过木帆船、机动船,到过沿江的很多地方,后来在容县水运公司从事相关业务工作,熟悉流淌的绣江水和江边的一草一木。如今80岁高龄的他,见证了绣江航运由兴旺繁荣走向衰落沉寂,但对绣江仍然保存着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
特别是在近十多年来,绣江上规划建设10座梯级电站(其中7座已建成、1座在建、2座未建),由于建电站对通航问题考虑欠缺,设计不合理、水位不衔接,许多闸坝成为通航“瓶颈”。
“绣江断航之后,曾在江面穿梭的船只远走他乡,本地船工们纷纷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内河水运失去了优势,江面由热闹变成沉寂。容县水运公司的很多职工为了谋生,不得不到贵港、梧州,甚至珠江三角洲一带继续从事航运工作。”李德荣无奈地说。他感慨地告诉记者,很多船工主要以船为家、以水为生,外出寻找出路,一别家乡就是20多年。他们也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早日实现绣江复航,结束在外漂泊的日子,回到家乡再次驾驶船只穿梭在绣江上,为促进绣江两岸繁荣,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望:绣江复航促玉林融入“西江经济带”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绣江断航以来,玉林市大量物资主要依靠公路进行运输,成本偏高,削弱了产业的竞争力,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绣江复航对玉林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内河水运成本低、运能大、占地少、能耗小、污染少、经济方便,大力发展内河水运是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同向运输线路的运输成本,水运∶铁路∶公路≈1∶2∶6;在相同运距下,四级或三级航道(通航500吨级或1000吨级船舶)的运输能力是为干线铁路的1倍至1.5倍,为高速公路的4倍至6倍。
绣江是融入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和粤港澳经济圈的重要水上走廊。玉林市有水泥陶瓷、机械制造、电子产业、健康食品、服装皮革五大特色产业,这些运量大的产品特别适宜水路运输。目前,沿绣江的北流、容县产业发展区域总体上是沿江布局,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良好条件。
按内河运输的优势,如果将绣江打造成四级(通航500吨级)和三级(通航1000吨级)航道,相当于形成4条至6条高速公路的运能,形成一条运量大、接通西江黄金水道这条“水上高速路”的东向交通运输大动脉。届时,玉林南有铁山港、东有自良港,真正实现“通江达海”的构想。
绣江集发电、航运、灌溉、养殖、旅游等资源于一体,极具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尤其是全线渠化通航500吨级至1000吨级船舶后,从上游北流勾漏洞顺流而下将容县真武阁、藤县石表山等景点连为一线,沿途风景迷人,将极大地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进展:吹响绣江复航号角
2004年10月,玉林市正式提出绣江复航工程,并委托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绣江复航工程预可性研究报告》。
2009年10月,绣江复航工程被列入首批开展前期工作的西江黄金水道建设项目计划。11月,玉林市成立了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整体推进绣江复航工作。
2010年12月,玉林市委托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玉林港总体规划》。
2011年9月20日,自治区西江黄金水道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了《绣江复航规划研究报告》评审会,并通过专家评审。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绣江复航工程规划方案可行,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自下而上、依法实施”的原则开发建设。
2011年11月1日,市长韩元利率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容县就绣江复航工程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调研。
有关专家指出,绣江已建和在建的水电闸坝工程,给绣江的全线航道渠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实际出发,改建、扩建各个梯级水电站的通航船闸,通过渠化并辅以航道整治措施,实现绣江复航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根据《绣江复航规划研究报告》,复航规划等级为:交口梯级以下至绣江与浔江会合口按三级航道等级建设;交口梯级以上至北流市区按四级航道等级(通航建筑物(船闸)按2×500吨船队兼顾通行1000吨级单船)进行建设。工程包括航道工程、渠化工程、港口工程。第一期项目从容县自良镇以下按四级航道等级(通航建筑物(船闸)按2×500吨船队兼顾通行1000吨级单船)进行建设,建设内容包括新建象棋枢纽、建设金鸡梯级船闸和改建交口梯级船闸、建设黄金洲坝下至绣江与浔江会合口段航道及玉林港自良作业区。第一期项目建成后,根据玉林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复航情况,适时进行后续滚动开发。第二期工程建设黄金洲梯级至北流市区间的船闸、航道及港口等复航工程。
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自治区西江黄金水道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要求,玉林市从2011年11月正式启动绣江复航工程前期工作,2012年2月完成绣江复航工程一期项目建议书,2012年12月完成绣江复航工程一期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年7月完成绣江复航工程一期项目初步设计,力争在2013年下半年绣江复航工程一期项目开工建设,逐步把绣江航道建设成为2×500吨船队兼顾通行1000吨级单船的地区性重要航道。
绣江这条母亲河,正等待儿女们帮她梳妆打扮、把脉开方,期待早日全面通航再现青春,成为名副其实的“水上公路”,展现无限美好的风光。
新闻推荐
本报玉州讯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前夕,玉州区环保局领导班子分别到包联社区名山街道名山社区和包联村城北街道寒山村开展新春慰问困难党员活动,为困难党员送去新春祝福和党组...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