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小协会维稳作用大

玉林日报 2011-11-17 04:51 大字

11月14日,记者在北流市六靖镇长江村看到这样一个情景:两位农村妇女笑着握手,有点不好意思,又有如释重负之感。75岁的村民陈贤德在旁边说:“大家都是亲人,不要再为琐事争执,家和万事兴啊!”陈贤德是村里新成立的维稳协会成员,刚刚调解结束一件家庭纠纷。从今年5月起,六靖镇党委、政府创新社会管理,延伸调解触角,在各个村成立了村级综治维稳协会、维稳基金,广泛发动群众的力量参与社会调解维稳,实现了“用群众管群众、用群众带群众,用群众帮群众”。民间的“草根力量”“草根力量”

该镇长江村综治维稳协会从会长到成员全部由村民自荐、推荐产生,这些人全部是村里威信高、声誉好、讲诚信的热心村民组成,目前共有成员10名。长江村按照区域目成4个管理片区,10名成员分工负责调解各自片区的各种纠纷,化解各种矛盾。长江村村党支书李春雄说:“这些调解员其实就是以前村民称的‘和事佬\’,村维稳协会其实就是把这些热心群众组织整合起来,更好地化解群众中的矛盾。”

六靖镇党委书记张伟说村综治维稳协会其实是当前镇、村调解机制的延伸和完善。近年,六靖镇成立了镇、村矛盾调处中心,简单纠纷由村(居)调委会直接调解;复杂纠纷由乡镇调委会出面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干部们发现还有一股不可突视的“调解力量”——民间自发的“草根力量”。“在调解群众及邻里纠纷工作中,我们发现如果村里一些威望高的群众介入调解后,效果会更好,他们担负了镇、村矛盾调处中心无法也没有精力顾及到的村民邻里大部分纠纷的调解工作!”镇干部谢先生说。

然而却没有一个机构把这些“和事佬”汇聚起来,民间调解力量总是处于一种自发、散乱的状态,没有形成合力,一些本来很小的邻里纠纷由于没有及时的“民间疏解”,总是到镇、村矛盾调处中心,调解人员常常处于“救火状态”,镇调解中心的一位干部说:“反映到我们这里来的大多数是一些小纠纷,由于人力资源有限,变成小的事件我们顾及不上,大的纠纷调解又不能确保全力以赴。”

如何把民间的力量与镇、村矛盾调处中心对接起来,形成合力,从而构建基层工作全网格局成为六靖镇党委、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突破口,于是村级综治维稳协会应运而生。汇集“草根”的智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六靖镇各个村的村级综治维稳协会从构建到成立都是充分利用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思想。协会的章程规定,村综治维稳协会是群众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在村级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的指导下,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维护本辖区内的社会稳定相关工作。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首先通过群众推荐及自荐产生候选人,最后由群众选出符合“公道正派、识法守法”等条件的社会热心人士作为调解会员,并张墙公示。协会还充分地征求群众意见,落实了办公场地,并形成了协会职责、会员的工作方式等规程。

由于这个协会的成立广泛地在群众中宣传、发动,得到村民大力的支持。他们中的一些外出成功人士还捐资在各村成立了维稳基金,用于协会正常运转产生的经费支出。现在仅长江村就筹集到了15万元的维稳基金。维稳基金有着非常严格的管理,实行会计监督,确保全部用于协会各项工作的开展。“这样的村综治维稳协会真正实现了有人办事(调解),有钱办事!”李春雄说。小小协会作用大

村综治维稳协会协会基本上把各个村的“和事佬”精英“一网揽尽”。像长江村村民陈贤德在群众中素有“和事王”的雅号,很多难解的纠纷经他一调解,对立的双方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在成为调解会员后,他发现纠纷主动及时调解。今年9月,他就成功调解了一起镇、村调解中心都没有调解成功的坟山纠纷。“我了解情况,能充分理解双方的诉求;调解时能不偏不倚,大家都信任我。”陈贤德如是解释他的成功之道。

调解会员的工作有时是村民自己找上门来,有的是协会分派任务,协会通过会员联系村民的工作模式,会员充当“千里眼”、“顺风耳”,在法制宣传教育、重点人口管理和帮教、反馈信息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六靖镇各村的综治维稳协会运作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仅长江村在协会成立后就调解成功大小纠纷50多件。而镇、村各级也腾出更多的人力、物力,重点抓好事关全镇安全稳定的“天网工程”、村级治安巡逻站等工作,促进了全镇和谐稳定。从群众产生的村维稳协会会员深入纠纷现场,了解具体情况。

新闻推荐

四川逃犯北流落网

...

北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流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