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里,有个通往城市的梦 北流市新丰镇大罗垌蹲点手记

玉林日报 2011-11-18 04:51 大字

从北流城区往南约30分钟,汽车驶进乡村四级路,满目青山绵延起伏,耳边潺潺水响越来越清晰,我们来到了目的地——北流市新丰镇大罗垌村。记者入住村民家,在这个2800人口的小山村里蹲点10天,体验山区群众的生活。

山似青罗带,水如碧玉簪,好个山明水秀的小村庄!“顺着这条河往里走,有大罗垌村18个村民小组,自1组走到18组,有10多公里路。”送记者入村的新丰镇干部指着村口无名的小河介绍说。山里有家山外有梦

汽车前行,隆隆的机器声盖过了流水声,眼前一辆挖掘机正在平整路基,看上去是要将原有的水泥路拓宽。

午后,听说村支书正在指挥各家各户砍伐、清理拓宽道路沿线的荔枝树和其他农作物,记者迫不及待地跑到现场去。

“山里人,修路可积极了。”村支书陈之南颇为健谈。记者了解到,去年,村里争取到上级资金10万元,硬化了12公里村路。资金不足的部分,发动村民集资。村里还专门成立了筹委会募集村民捐款,村民们纷纷主动去找筹委会成员捐款。“很多农民几百元上千元地捐,这在山里可不是小数目。”陈之南说,“到了动工的时候,我们18个组,轮流上工,在家的男女老少都来帮手做工。”

陈之南在抄写捐款名单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五保户梁芳进的名字,80高龄的五保老人也捐了100元。动工后,陈之南看到梁芳进还跑到工地上帮着拌水泥浆,心头一阵感动,上前找老人说,老人家的钱还是留着自己用吧。梁芳进却呵呵一笑:“国家年年给我钱,我也想为国家做点事呢。修好了路,大家受益,我也得益嘛。”

“山区最怕路不通,现在这里圩日才通班车,村民出行还不够方便”,陈之南感慨地说,“过去我联系过几个老板,可他们到了这里一看环境,又都回去了,谁都不肯把项目放在山区。”

山间水田少,种荔枝、八角,养猪、鸡、鸭,大罗垌农民祖祖辈辈以此为生。

“附近没有大企业,信息也闭塞。山里人都爱往大城市跑,青壮年出去打工了,有到北流的、到玉林的,过广东的最多,大家都觉得到大城市见见世面光荣些。青壮年都跑到城市去了,很多从事建筑行业,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回来,山里如今成了老幼村,孩子大都是留守儿童。”陈之南有几分无奈,望着正在修建的村路,他又有几分憧憬。“这两年,各组都争着修路,1组、2组、5组硬化路四通八达,8组、13组也在修。今年山里的八角通过这些路一直运到了玉林的中药港,卖了好价钱。我们又争取到了自治区发改委立项,建好这2.2公里的四级路。等修好了这些路,山里就有盼头了。”

这些天,党惠英老人时不时来我入住的农户家吃饭。老妪年近八旬,丈夫20年前身故,走基层转作风子孙都在外打工,只有过年才回家来。“过去路不好走,我担菜去卖,摔过好几次跤,现在好走多了。”老人说。独自在家种菜、养鸡,替儿孙守着新建的漂亮房子,留守老人生活寂寞。山里有她无比眷恋的家园,山外有她无尽的思念和牵挂。山中还有许多更漂亮的新房,宛然小别墅,多是他们的年轻主人用在外务工的血汗浇筑而成的。

出入畅行 路有多远

到村第二、第三天,秋雨绵绵,天气转冷。承包修建四级路的施工队暂停,山里头硬化村组路还在继续。“咱们村支书真是个‘修路支书\’,到处筹钱修路不说,他还起早贪黑带着大家干呢,”从山里出来的村民对记者说,“我们从初五开始施工,没有停过,都巴望着好路赶快通到家门口呢。”

第四天,天刚放晴,热心的村民陈十打算用摩托车载记者去看看这一带最美丽的地方——大村水库,刚拐进山路就被迫折回。泥泞深半尺有余,车轮打滑,在盘旋陡峭的山里上行驶委实太危险,记者只得放弃了观光的计划。

两天后,记者搭乘运送沙石的卡车顺着河边的往山里走,一路蜿蜒来到水泥路的尽头。徒步行过一段泥巴路,路上有深深浅浅的车辙印,深的地方还有残存的雨水,与平整的水泥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只是第10个村民小组,顺着泥路往里面走还有8个村民小组。“到雨天的时候,泥巴可深了。”带着记者上山的陈惠华大姐说。因为有了泥路上山的亲身体会,记者能感受到乡亲们对水泥路的渴望是多么的迫切。

每日行走山间,常常会有村民主动上来搭话,热情地载我去看他们新修的路。村民罗章林带记者去看村口的小桥。“这是座危桥,20世纪70年代修大罗垌电站时建的,过往的大车运沙运石太重,这把‘老骨头\’早就受不起了”,他爬到桥底下,指着破碎的桥墩对记者说,“这桥身实在太低了,到夏天一下大雨,水就漫过桥身,要等水退了才能行车行人。10多年前,一次发大水,冲走了正搀扶着过河的4个小女孩,最大的才10岁。”这桥是大村、大罗垌村两个村数千群众的出行必经之处,村民实在不希望出行的道路阻断在一条10多米的小桥上。

村民陈时森的房子建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山岭上,从岭脚上山,坡度很大,路却只有1米多宽。“你的摩托车怎么办?能开上来吗?”记者看着有些悬。“开下去才最难,我儿子敢开,可我总是提心吊胆的,怕他出事。”这憨厚的汉子告诉记者,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已故弟弟的旧房那里,为孤儿侄子建所新房,把家安在大路边。

在乡间纵目远眺,山岭层层叠叠,民居散落其间。每绕过一段山路,总有楼房从苍翠的林间零星探出头来,告诉我那里还有人家。“那岭上有六七户人,”村民陈惠华大姐指着一座较高的岭头说。他们肯定也在期待一段盘亘山间的出入家门的硬化路。这期待修建的硬化路啊,究竟还有多长?有多远?

通往山外 更需翅膀

在村10天,惦记着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记者两度造访村中的小学校——大罗垌小学。小学本部有学生330人,另有两个分校在更偏远的村组,各有学生五六十人。学校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照顾。如今,国家实行“两免一补”,对寄宿生给予一定补助,山里的适龄孩童都来上学。分校不设高年级,那些居住较远的孩子,必须在校本部寄宿。山里孩子上学交通工具就是他们稚嫩的双腿,仅有极少数条件优越的买了自行车。一些寄宿生在星期一返校时,必须在早晨4点多起身,5点钟摸黑出门,结伴来校,那一条条的泥巴路、水泥路,也是他们上学的通道。尽管条件艰苦,学生们风雨不辍。“山里孩子们很单纯,管理上没有大问题,”党广婵老师告诉记者。

记者在学校一面墙上看到了新丰镇奖学助学光荣榜,今年,有两个大罗垌的孩子考上了北流高中,获得了新丰镇教育协会的800元奖金。

因为向往城市,村民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希望藉此改变山里孩子的命运。毕竟,拥有知识技术,才能真正在城市扎下根。通往山外,孩子们需要一双知识的翅膀。为了让孩子们安心上学,家长和学校合力办起了小食堂。村民们还开始重视学前教育,学校办了学前班,招了60多个幼儿,五六岁的孩子可以就近接受学前教育。一些村民还把年龄更小的孩子送到镇上的幼儿园。

陈之南告诉记者,这两年,村里有七八个学生考上一本、二本线,其中一个学生考取了武汉大学,他自己的孩子也从广西师范大学毕业了。“如果父母有一方能留在乡下陪伴教育孩子,那是最好的。我们都盼着多出些人才到城市去,给家乡争光,将来为家乡建设出力。”陈之南说。他如今正谋划着,等修好了硬化路,设法引进一些项目来,让一部分村民能在家门口就业。

入夜,我在农家小院的楼顶抬头张望,看那四面山给我留下的一隅星空。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山乡如此秀丽。可当你倚山为家时,那一座座秀丽的山好似一道道的屏障,让人兴叹。10日期至,我将离去,临别感叹这里终年苍翠的山,它丰富的物产源源送往城市,成为城镇居民的盘中美味;感叹这里清冽甘甜的水,山势起伏的落差造就了丰足的水电,不断把能源输入城乡电网;感叹这里淳朴勤劳的乡里乡亲,他们为城市建起了多少高楼大厦、桥梁坦途。当城市逐日兴盛、工业日益发达,是到了反哺山乡、回报农业的时候了。这片广袤的丘陵山区,它正期待着统筹城乡发展的脚步加快走来,为它开创富裕、文明、和谐的美好未来。

新闻推荐

北流建成“巨无霸”沼气池 容积600立方米,能同时向100多户村民供应“管道沼气”

近日,北流市建成一座容积600立方米、能同时向100多户村民供应“管道沼气”的“大型集中供气”沼气池。这个大型沼气池位于北流市新圩镇平安山村...

北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流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