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宜宾酒史 酒香弥漫五千年(下)

宜宾晚报 2015-12-18 20:37 大字

晚报记者张新

■ 宴饮百戏不离酒

时至东汉,酒已经进入了宜宾寻常人家,摆上了街头酒坊,见证了当时宜宾人的欢情与离愁,在酒宴上佐助了人们的谈笑应酬与痛饮狂歌。

凌受勋介绍,在宜宾出土的东汉墓中,陶罐、陶俑、石棺,处处都能看到酒的身影,甚至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宜宾市的山谷祠出土了陶沽酒俑,酒俑作童仆装束,双手各提一个小陶罐,表现的是小童去市场沽酒的情形,这说明宜宾酒已从家酿进入了流通,市面上有了酒坊和酒店;

在长宁县七个洞东汉崖墓中的画像石雕中有一幅“夫妻饯行图”,画面上丈夫将外出,身后有一个身背琴剑的书僮,妻子为丈夫举杯饯行,酒已进入“礼”的序列,见证了人们饯行送别的离愁;

在宜宾县城北弓字山出土的东汉崖墓小石棺上有一幅高浮雕的“厨炊宴饮图”,在挂有帷幔的屋子里,壁上挂着一条猪腿,一条鲟鱼、一只鸡;其下有一人跪坐,正操刀在俎上割一条鲟鱼,屋中央有一正燃着火焰的炉灶;屋右有二人在对饮。弓字山位于秦五尺道柏溪至横江驿道上,使者来往不绝,该画像石表现的在驿站里招待使者的场面。

长宁县罗家岩石室墓1号墓室石棺身左侧,下部刻宴饮百戏,上部左面刻厨炊图,右面十个人正在酒席间交谈应酬,场面热烈宏大,以另一种形式演绎了左思笔下的酒宴场面,从中可以看出饮酒已经和艺术联姻……

在诸多与酒相关的文物中,江安县黄龙出土的魏晋石室墓一号棺尤其值得一提。石棺上除刻有宴饮百戏图外,斟满了酒的酒杯在石刻画面中占据了中心位置,而酒杯的样式则与中原酒杯的样式完全不同,反而与向家坝考古发掘中的陶制敞口、斜直服、平底小酒杯非常相似。“西晋(265-316年)距新石器时代已过两千多年,这个酒杯的样式在中原精美酒具的包围下,竟顽强保存下来,并未发生大的改变,这充分说明宜宾酒文化具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宜宾酒文化在不断地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过程中保存了自己的优势,最后铸就了中国酒都名酒的独特品质。”凌受勋说。

■ 白酒锻造酒业新辉煌

到了宋朝,宜宾的酿酒业已达到了相当规模。据宋代《熙宁酒课》推算,北宋时戎州的酒课是5000贯,年产量达到了522500斗。由于宋政府在戎州(宜宾)放松了酒禁,宋代酿酒业大发展时期,还形成了戎州少数民族市场,且当时有几万、十几万军队云集,也刺激了消费量激增。同时,宜宾酒的品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大文豪黄庭坚在宜宾创作的《安乐泉颂》中,更是吟咏“僰道第一”的“姚子雪曲”:“姚子雪曲,杯色增玉。得汤郁郁,白云生谷。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老夫手风,须此神药。”

从明代到清末民初,蒸馏白酒在浸透酒香酒传统的土地上有了巨大发展,糟房众多,东门鼓楼街的“长发升”槽坊更沿用至今。宜宾的酿酒工艺也日臻完善。周询的《蜀海丛谈》描绘了清末民初川南酒坊的兴盛:“川省天膏土沃,民物殷富,出酒素多,槽坊到处皆是。”,“酒则各邑各乡,几于家家皆能烤酿,直是一种最普遍之农民副业”。

当时的宜宾“方方出美酒,处处出贤人”,酒已经进入宜宾社会各个层面,渗透到宜宾人血脉之中。1909年,一种名为“杂粮酒”的五谷佳酿被晚清举人杨惠泉命名为“五粮液”,从此锻造一个传世名牌,一段酒业传奇。

据统计,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白酒企业61户,生产白酒53.68万千升,产值464.1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784.89亿元,利润107.23亿元,利税168.22亿元。宜宾酒文明仍在歌咏,宜宾酒史正在续写辉煌。

新闻推荐

乡村学校的“土教练”

□彭世海文/图宜宾县蕨溪镇黄山脚下,全校仅200余人的蕨南小学,布局在阶梯分布的山坡上。学校远离场镇,生活环境很差,新分教师都不愿意到这所学校工作,留在学校的主要是民转公教师。学校没有一个专业艺...

宜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