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晚报记者 江华
碧绿的江水静静流淌,巍巍翠屏山葱葱郁郁。隆冬时节,山水宜宾愈发清新亮丽。
在大自然缤纷的色彩中,绿最吸引眼球,因为它是自然的底色,是一种意境,更是一种品质。这一抹绿色,象征宁静与希望,让人如痴如醉,原来生活充满诗意。
守护这些诱人的绿,构筑一道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宜宾这些年来一直在努力。
■ 水质得改善
寒气有些逼人,冬泳爱好者热情不减。你看春畅坝,游泳健儿们畅游撒欢。
这些年,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市民的生活品质得以提升。“十二五”期间,长江、金沙江、岷江流域宜宾段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全市境内“九河”水质总体良好。
为推进水污染防治,“十二五”期间,全市《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重点项目》已累计申请获得中央资金1.87亿元的基础上,共完成投资8.36亿元。进一步加强岷江流域综合整治,编制了《宜宾市岷江流域(翠屏区段)污染综合治理总体方案》,通过竞争入库进入省级区域(流域)污染综合整治项目库。2015年,该项目被列为省级区域(流域)污染综合整治项目资金重点支持项目,获得省级预拨专项资金2000万元。编制了《岷江流域(宜宾市段)污染综合治理2015年度实施方案》(宜宾县、屏山县部分),获得中央水污染防治预拨资金4700万元。编制实施了《五粮液产业园区周边及岷江宜宾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3-2020)》,已初见成效。
■ 空气在提升
宜宾市中心城区环境质量逐年好转,特别是SO2浓度下降明显。2015年宜宾市中心城区酸雨频率为2.7%,酸雨频率显著下降,中心城区从重酸雨区转变为非酸雨区,已退出国务院原划定的全国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控制区。
宜宾市从2014年1月起对空气质量六项指标进行了监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一氧化碳)。2015年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宜宾市中心城区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空气质量指数(AQI)范围为27-256,达到二级水平的天数共282天,达标比例为77.2%。与去年同期相比,达标天数增加37天,达标率提高10.1%;可吸入颗粒物(PM10)监测浓度值为每立方米82微克(μg/m3),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4.6%,圆满完成省政府下达宜宾市2015年度PM10浓度(93μg/m3)控制目标任务,已获得四川省2015年度环境空气质量激励资金676.54万;与“十一五”末相比,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浓度均有所下降,下降比例分别为55.6%、17.4%和2.4%。
为减少扬尘污染,宜宾中心城区新添置不少环卫机械化洗扫作业车辆,并落实错峰作业,以减轻对市民生活的干扰。
为开展大气污染源整治,宜宾成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积极开展燃煤锅炉整治和清洁燃料替代,以积极应对雾霾天气。市里印发了《宜宾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重污染应急预案》,开展了道路、施工工地扬尘治理、油气回收治理、燃煤锅炉整治、餐饮油烟治理、秸秆禁烧等工作,及时、高效地应对空气质量重污染。
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自2012年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以来,宜宾市已核发新注册机动车环保标志69076张,新注册机动车环保标志核发率继续保持100%,保持全省第一。截至2015年底,全市已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15263辆,提前完成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的“黄标车”淘汰目标任务。机动车工况法环保检测线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项目已立项,并获得选址意见书、规划用地许可及省厅建设许可,正在进行建设中。
2015年,宜宾市已提前完成《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所有的27个重点污染防治项目。全市已完成工业废气治理、燃煤小锅炉淘汰、建设施工、加油站油气回收、餐饮油烟治理等大气污染防治项目339个,完成总投资约8793万元。
■ 生态更良好
十年前,对于不少宜宾人来说,这件事或许并不陌生:由于宜宾中心城区空气污染严重,曾经连续两年戴了“黑帽子”。宜宾市正视现实,痛定思痛,下大力气开展一系列污染治理,终于一举甩掉了“黑帽子”,宜宾人挺直了腰杆。
站在新的起点,2009年,宜宾启动了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经过三年努力,取得三个第一的好成绩,即:第一个验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的城市;第一个在同一年度内既通过创模技术核查又通过考核验收的城市;第一个接受省政府创模验收组暗访的城市。省政府于2013年5月正式授予宜宾市“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荣誉称号。2014年宜宾市启动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
2015年,宜宾市积极推进创“国模”规划编制工作,规划正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市政府与各区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创“国模”工作目标责任书;结合实际,开展调研。市环保部门陪同编制单位到各区县进行现场调查,积极开展了培训、现场宣传等创“国模”宣传活动。
目前,生态市建设扎实推进。《宜宾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建设项目已完成86%,全市生态市建设考核指标20项已有15项指标达标,规划项目154个,现已完成132个,完成总投资210亿元,有力推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发展。50%的县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区,生态县(区)创建工作位列成都市之后,名列全省第二。
“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0个、省级生态乡镇47个,成功创建生态小区105个,县级以上生态村1700个。全市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8个,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2.81%。长宁县蜀南竹海和屏山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建设推进有力,更加规范。
当前,建设绿色宜宾的号角已吹响,把宜宾建设成为具有发达的绿色经济、优美的城乡环境、宜人的生态人居、繁荣的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长江上游国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是每一个宜宾人的心愿。
2020年前,宜宾建成国家级生态市,这一天已不再遥远。
新闻推荐
晚报记者江华文/图编者按:宜宾城区四大汽车客运站,多年来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方便。但除高客站外,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西客站、南客站已经不再适应市民出行需求,同时对城区交通带来比较严重的影响。与之...
宜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