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改变中国铁路桥历史的西南交大教授段立华上月逝世享年

成都商报 2013-09-29 10:10 大字

“改变中国铁路桥历史”的西南交大教授段立华上月逝世

享年84岁 昨日他的骨灰由女儿从美国带回成都

“我们习惯用科研成果衡量教师。但段老师不问这些,他真是把培养学生当成最重要的事。”———学生们说

昨日的段家,一只香炉,几点烛光,照片里的段立华教授,在灿烂的樱花下精神矍铄。这位“改变中国铁路桥历史”的西南交大老教授,一个月前在美国病逝,享年84岁。

母亲王守珍逝世后,几年前,远在美国费城的女儿段蕾念及父亲段立华一个人,经常请他到美国团聚。一个月前,老人在美国病逝。昨日,他的女儿将其骨灰带回成都,让老人落叶归根。

段立华是我国桥梁结构专家,他参与了“桥梁约束扭转理论”攻坚,还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受到表彰,改变了我国铁路桥历史;他的学生中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但学生们说,老师视这些荣誉为过眼云烟,“对他来说,培养学生才是最重要的事。”

爱专业

参与攻克约束扭转理论

改变我国铁路桥历史

“老师竟然在上世纪60年代参加过三门峡水库爆破,他从来没说过呀。”整理着恩师生前的资料,中国工程院院士秦顺全惊讶地感叹。他印象中的恩师,“一生淡泊名利,不讲自己的功绩。”

段立华在“桥梁约束扭转理论”上的贡献,改变了中国铁路桥的历史,催生了“斜腹板”箱梁的广泛应用。所谓“斜腹板”,就是箱梁的剖面呈梯形,而以前的“直腹板”是长方形。“斜腹板”不仅节省了“直腹板”的边角材料,受力也更加均匀。据了解,目前全国90%的铁路桥都用的是斜腹板箱梁。

1973年至1977年,段立华作为主力参加了科研项目《无砟无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应用约束扭转计算理论研究》。因攻克这个理论,我国首次生产出了无道砟的铁路混凝土梁,这是对传统铁路混凝土梁上轨道形式的颠覆性改变。段立华参与的这项研究,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受到表彰,同时还获得了197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爱学生

曾为一个学生单独开课

爱请学生到家中吃饭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秦顺全跟着段立华读研。为了让秦顺全啃下一本关于箱梁理论的外国原著,段教授为他单独开课。每周在段家书房3小时,一师一生,推导各种公式,就这样坚持了一学期,“老师没有多余的话,简单的寒暄后就直接切入正题,语言之朴素,逻辑之严密。”段立华的“认真”也很出名。一次,秦顺全做实验需要一个1.2米的模型,可做出来却短了10厘米。“老师的脸立马铁青,真是痛骂我!”秦顺全说,那次他真被吓坏了,再也不敢马虎了。

谈起恩师,如今中铁二院的副总工程师陈列总是记得,过节时段家香喷喷的团圆饭。段立华爱请学生到家中吃饭,让妻子做上满桌的菜。只要学生来了,段立华的一双儿女就会被“赶下桌”,家里的正桌,他从来都留给学生。吃完饭,他回回坚持把大家送到小区门口。“老师对学生的尊重,真是让人感动。”

爱家人

退休后还“打工”挣钱

只为圆妻子的钢琴梦

昨日,段立华的女儿段蕾带着父亲的骨灰从美国费城回到成都,与母亲王守珍合葬在龙凤山公墓。回到交大小区的家,段蕾和哥哥段一平在桌台上为父亲焚香点烛,旁边放着父母的结婚照,一副伉俪情深的模样,“爸妈的感情是真好。”

以前,王守珍一直想有一架钢琴,但因生活所限,这个梦想在年轻时未能如愿。为了圆妻子的梦,退休后的段立华竟跑到外面当工程监理,终于攒齐一万多元为妻子买下了钢琴。后来,王守珍喜欢画山水,段立华就又跟着去学裱画。王守珍病重时,每天的食物和药品都有定量,段立华买来天平称克数,“用科学家的精神给妈妈配餐、配药。”

在段蕾和段一平眼中,父亲一生都为别人着想。段立华不许儿女跷二郎腿,因为“这对别人不尊重”;退休后他迷上了京胡,每次给票友伴奏前,他都要在家苦背琴谱,生怕拉错一个音,影响到别人……

“爸爸可以安息了,有这么多人爱他。”段蕾深情地说。成都商报记者 江浪莎

三尺讲台一站38年

他的一生充满了爱

段立华生前,告知自己的生平脉络极为简单:祖籍湖南常德,1929年出生在河南开封;1950年考入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大),195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于铁道建筑系施工教研室,一直到1991年退休,他人生中的38年都耕耘在三尺讲台上。

在学生印象中,恩师段立华一生淡泊名利,不讲自己的功绩,衣服永远整洁,头发梳得纹丝不乱,身姿挺拔,面容和善。过节时,他爱请学生到家中吃饭,家里的正桌,从来都留给学生,甚至连一双儿女也会被“赶下桌”。饭后,他总是坚持把学生们送到小区门口。

在儿女眼中,父亲一生都为别人着想。每次给票友伴奏前,他都要在家苦背琴谱,生怕拉错一个音,影响到别人;在美国病重时,他把所有的鲜花都转送给了护士,因为他觉得护士最辛苦。

重温大学恋爱时光 毕业生夫妻回母校拍婚纱照

运动场、教室、图书馆……这些地方装满了两人共同的记忆,将它们定格在婚纱照里,一辈子回味。昨日,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一对相恋近5年的毕业生,回到相识、相知、相爱的母校拍摄婚纱照,回味当年甜蜜美好的时光。

“让母校做我们的证婚人”

回到母校拍摄婚纱照,新郎周洪川和新娘李琦感觉很兴奋,很幸福。

周洪川和李琦分别是四川大学锦江学院2006级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2008级管理系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今年年初,两人领了证,为在哪儿拍摄婚纱照发愁,朋友建议他俩回到俩人相识相恋的母校拍摄,夫妻俩听了十分赞同。“这里有我俩爱的足迹和美好回忆,就让母校做我们的证婚人吧!”在工作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周洪川,每年招聘季都会回到母校招聘学弟学妹,学校不但培养了他,还让他额外收获了爱情。

虽然秋风微凉,陶醉在甜蜜之中的两人,还是一脸笑容。在校园的田径运动场、教室、图书馆、宿舍楼等地,两人拍摄了多组照片。

多了一份执着 大学恋情修成正果

“我们跟千千万万的大学恋情一样,只是我们多了一份执着,最终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周洪川表示,因此回母校拍摄婚纱照显得更加有意义。

都说大学情侣难成正果,回首情路,两人深感不易。大学时,周洪川和朋友合开了一家水吧。2009年5月14日下午,一个学校乒乓球社团的团友带着她同寝室的女同学到水吧玩。周洪川说,那天,李琦身穿一条白色的连衣裙,清纯乖巧,一眼就吸引了他。后来,李琦有事要先离开,为了引起她的注意,周洪川开玩笑地拉起了她的手。“我发现我对这女孩一见钟情了,我告诉自己,我要追到她,娶她,一辈子去守护她。”

恋爱后,两人一起泡图书馆、一起上自习、一起看书复习考证、一起参加社团活动,在学业上互相支持鼓励。

2011年,李琦的父母希望她回家乡宜宾工作。在家庭的压力下,3月28日,两人分手了。3月29日,痛苦的周洪川在发表了日志《写给我的前女友,660天!》,列数了和李琦相处中的62个点滴瞬间。第二天下班后,周洪川发现,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脏衣服也洗了。一切都告诉他:李琦来过。他飞奔下楼,两人相拥而泣,那一刻,周洪川明白了,不管怎么样,两人都离不开对方了。李琦说,是那篇充满回忆和深情的日志打动了她。她一边读一边哭,意识到自己的幸福是最重要的,所以她选择再努力一次。刘定畅

成都商报记者 杜玉飞 摄影记者 王效

新闻推荐

1人横穿高速5车连撞3人死亡 交警称行人上高速引发事故可能被要求赔偿

成都商报记者张柄尧核心提示泸渝高速5车相撞,两名重庆游客魂断回家路。而事故起因竟是有行人横穿高速公路。警方表示,若车方无违法行为,行人将承担相应的责任。砰!砰!砰!前晚19时许,泸渝高速宜宾往泸州...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