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修理农机38年, 招远“农机医生”阎立胜专帮村民解“疑难杂症”
附近几个村子,只要村民的农机出了问题找到他,不管手头的活有多忙,阎立胜总会很快赶到,在村民的眼里,他就是村里的“及时雨”、“活雷锋”。
“就我会这个技术活,我不帮忙谁帮忙。”这是阎立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南辛庄,是招远市齐山镇驻地以北5公里的一个小村庄,全村只有一条水泥道与外界相连,110余户村民中,95%以上以务农为生,拖拉机等农用车辆自然成了村民营生和外出的主要依靠力量。俗话说的好,“再好的农机也不能一点不出故障”。但小毛病还好,遇到“疑难杂症”可咋办?这时大家都会想起农机方面的“赤脚医生”阎立胜。阎立胜今年61岁,只有初中文化程度。1976年在生产队的时候,从铲车到55大型拖拉机,再到一般12马力拖拉机,他都操作自如。再加上阎立胜平日喜欢钻研,更使他练就了开农机、修农机的精湛技艺。由于干活踏实、懂技术、好助人,在生产队里很受好评。在附近几个村子,只要村民的农机出了问题找到他,不管手头的活有多忙,阎立胜总会很快赶到,在村民的眼里,他就是村里的“及时雨”、“活雷锋”。阎立胜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后,农村都实行了家庭承包经营,村民们开始自主从事农业生产。随着条件改善,许多村民都购置了手扶拖拉机等农用车辆。但开农机易,修农机难,拖拉机“抛锚”、“趴窝”等问题经常困扰着村民。特别是在拔花生、掰苞米、摘运苹果等农忙时节,一旦农机出了问题,给村民带来的将是不小的损失。这时,村民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他。不管白天还是晚上,空闲还是忙碌,只要接到村民的求助电话,阎立胜总会痛快地答应下来并尽快赶到现场。为此,自家的农活不知耽误了多少回。阎立胜家里不算富裕,家里5口人,种着8亩地、2亩果园,一年到头下来,收入也就2万元左右。但阎立胜给村民们修农机从来不收费,有时农机的重要部件坏了,临时修不好,他还要帮村民到镇上、到市里去买部件,有时候还要自己掏上路费。为此许多村民觉得过意不去,过年过节的时候会给他送点烟、酒什么的表示下感谢,但都被他婉言退了回去。对此,许多人很不理解:“你的技术不错,为什么不开个专门的修理铺?这样家里还能多点收入。”阎立胜这样回答:“我的技术是从大队里学来的,现在给社员们帮点忙是举手之劳,是应该的。再说,谁家没点难事?我就这点技术,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伙能想到我,是对我的信任和认可。”说起下步打算,阎立胜笑着告诉记者:“没啥特别的打算,也不想开什么维修店,就继续为大伙儿修理农机,等乡亲们需要我的时候还能想起我这个人,我就很知足了。”通讯员李建YMG记者苗春雷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YMG记者高少帅通讯员李栋李建摄影报道“决胜小康”融媒体纪行报道引发广泛反响,网友纷纷通过大小新闻客户端、水母网、烟台网络电视...
招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招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