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建设新农村,离不开职业农民

今晨6点 2013-05-26 22:18 大字

农民种地还要“持证上岗”?5月24日,招远市40名农民成为全国首批获得认证的“职业农民”,“农民”不再是户口本上的身份印记,成为三百六十行中一个行当。(相关报道见本报昨日4版)

此新闻一出,引来农、工、商、学等各界一片热议。上海交大教授于冷说:“过去的中国农民,大多源自一种身份的‘无奈的世袭\’。是否自愿选择农业为职业,是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的最大区别。”

身份变为职业,一个词义的转换为何备受关注?笔者认为,这一关注,源于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的现实需求。这种需求,在我们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任何时候都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我国农业现状描述为“三化”,即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就达到了2.6亿,而且每年正以近千万的规模增长。农民青壮劳动力持续大量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烈。“老人农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等越来越普遍。数据和现象折射出农村发展、社会进步对农业生产职业化的迫切呼唤,这种呼唤亟需变革为现实的职业群体培育和再造,只有将农业生产交给职业化的新型农民,农村建设、农业发展才有健康发展的未来。“农民”不再是身份象征,而是职业称谓;“农村”不再是“人走村空”,而是生机勃勃;“农业”不再靠老人妇孺,而是“专业人干专业事”……这些愿景,随着招远市培育出全国首批新型职业而有望变为现实。新型职业农民,就是把农业生产作为固定职业的新群体。我们欣喜的看到,在招远,新型职业农民首先要有高中学历并经过专门培训后考试、考核合格,才能发给资格证书;其次,新型职业农民要有经营管理能力,必须拥有10亩以上自己的果园,并在生产经营中取得一定的经验和业绩;第三,政府对“持证上岗”的新型农民给予的“待遇”可谓相当优厚———“持证职业农民每年有300元专项补贴,每100亩果园还有10万元奖补,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还享受专项减免待遇”。

全国第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只有40名,未来还会有很多很多。不仅如此,我们正在努力:完全打破人为分割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户籍、土地、社保等各项制度的完全平等,那时,“农民”才完全彻底成为职业。

农民,本来就应该是一个体面的职业。

新闻推荐

招远志愿服务报名踊跃, 成立156支志愿服务队

YMG记者李鑫通讯员侯永进日前,在招远市志愿服务中心又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新客人”,他们是来参加志愿者登记报名的市民。自3月2日“金都志愿365”活动启动以...

招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招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