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通过资源循环利用打通产业“静脉”, 年利用工业废弃物550万吨, 粉煤灰、煤矸石、炉渣等固体废弃物全部实现当年排放当年利用
本报11月5日讯(YMG记者李少鹏通讯员唐军林志华)又到苹果丰收的季节,招远市金岭镇唐家村村民唐玉胜格外喜悦。喜悦除了来自苹果收购价高外,更主要的是今年通过使用工业“废水”,为他省去了往常浇水所需的2000多元成本。
工业废水变成“营养液”
为唐玉胜带来欣喜的是果林旁边生产粉丝的烟台金华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张岱敏告诉记者,以往企业使用和处理一方废水需要三元钱成本,但现在通过将废水处理与沼气发电进行一体化设计,在废水中提取可利用的蛋白质后,再将废水进行沼气发电,可使一方水产生五块钱的纯利润。企业从废水中获利的同时,又使周边5万亩良田有了既能充当肥料又能灌溉的自来水,这正是烟台建设静脉产业成功的真实写照。
在烟台,像这样将工业污染物变废为宝的企业还有很多。据市经信委统计,截至目前,全市有市级以上资源综合利用企业145户,年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550万吨,粉煤灰、煤矸石、炉渣等固体废弃物实现当年排放当年全部利用。
废弃物实现全市大循环
除企业内部的小循环外,全市目前正以企业间、行业、园区为单元,在整个经济活动和区域内形成上游企业废料成为下游企业原料的资源再生综合利用模式,使废物在区域内就地消化循环,从而建立起“线”上的中循环。
记者从开发区有关部门获悉,目前通用东岳汽车等企业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经过绿环再生资源公司的回收加工,可再返回企业循环利用;开发区西部热电公司产生的烟尘灰和煤渣,由海源新型建材公司全部回收制成建材产品。而区内的再生资源加工示范园区目前已成功引进60家企业,年处理各类废弃物达60万吨。
“在此基础上,全市正以县市区、重点领域为单元着力构建‘面\’上大循环。”孙涛说,“通过工业循环与农业衔接,三产循环与工业相连,烟台已建设起食品加工、生态养殖、黄金等十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静脉产业走进百姓生活
静脉产业距离百姓生活并不遥远。在山东锦江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让老百姓胆战心惊的“地沟油”,经过一系列提纯和生物发酵后,变身为低碳高效的生物柴油。
“公司目前每天可将160吨地沟油转化为140吨生物柴油,年产生物柴油5万吨。到2012年三期工程全部建成后,将年产生物柴油40万吨。”公司董事长李凤民介绍,这不仅能彻底杜绝“地沟油”再回到餐桌的可能,而且提纯所得的生物柴油含硫量几乎为零,也不含苯或其他致癌的多环芳烃,其二氧化硫和硫化物排量可减少80%以上,产生的废气对人体损害也远低于石化柴油。
静脉产业
静脉产业是将生产消费后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的产业,就如同人体血液循环中的静脉一样,静脉产业帮助社会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物质流体系,最终形成最适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的资源循环型社会。
新闻推荐
招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招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