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90后小伙的“沙大碗”

烟台晚报 2017-05-21 10:08 大字
YMG记者曲彩云通讯员于春水摄影报道

开窑了!5月11日,栖霞臧家庄镇东瓮村一座全栖霞仅存的百年古窑前,90后沙大碗非遗传承人王浩宇和全家老小及亲朋好友虔诚地聚到一起,准备开窑。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炉门被捅开后,烧制好的沙大碗和小茶壶依次展现在眼前,见到合格的成品,人们兴奋地开始了紧张有序的搬运,两万多只烧制好的成品,从老土窑里被轻拿慢放到早已候在门口的农用三轮车上,再被小心呵护着平稳运到不远的仓库里,这个过程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中很不容易,搬运的窑工们在烈日下来来往往不停地忙碌,异常辛苦。浩宇的父亲王富强则一直冒着窑里的余热向窖外输送成碗……

这种沙大碗是用栖霞特有的金砂红泥窑烧而成,没有上釉。在胶东地区,沙大碗过去十分常见,用它来煮饭蒸菜时味道要比普通瓷碗纯正不少。沙大碗烧成后的成品颜色呈黑红或桔红,叩之声音不脆,有微孔具有吸水性但不渗水,手感粗糙表面有小疙瘩摸上去有砂粒感觉,后被人们据形而名———沙大碗。

身材高大的王浩宇自15岁就跟着姥爷学习沙大碗制作技术了,他的姥爷孙宝喜今年87岁了,17岁便开始做坯烧窑,而今从事烧制沙大碗这门手艺已有70多年了。浩宇现在用的所有工具都是姥爷传下来的。他没有像村里其他年轻人那样外出打工,而是留守在家中继承手工制碗这门传统手艺。

王浩宇的“沙大碗”作坊位于村子里的一套旧式农家小院里。多年来,王浩宇把姥爷家祖传的这门技艺继承下来发扬光大,被栖霞市文化馆作为非遗人送到山东省工艺美术学院培训学习。

新闻推荐

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无害, 捐献者中从医者占比最高

YMG记者刘晓阳捐献造血干细胞,是用爱点燃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希望。烟台自2006年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以来,已有造血干细胞血样资料入库志愿捐献者血样13307人份,成功实施造血干细胞捐献35人,位居全...

栖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栖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