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栖霞农民造出“木牛流马”, 耗时3年苦心研发,靠书中描述制出模型

今晨6点 2013-02-26 00:29 大字

《三国演义》小说中,曾有一章节书写了1700多年前蜀国丞相诸葛亮发明的一种名叫“木牛流马”的运输工具,可以在山区运输军粮,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问题。这种“木牛流马”一度在社会上引起长期争论,有人认为该工具属于杜撰,并不存在;有人则认为历史上这一工具的确出现过,只是制作图纸失传无法再现。“木牛流马”到底能否再造出来?日前,栖霞市一位名叫崔云峰的农民在网络博客上发文称,他经3年多努力,终于破译了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之法”,并制作了一个模型,完全经得起专家的考验,符合书籍上的文字描述。

YMG记者姜乾通讯员林新忠摄影报道

否定“电视造”,认为应突出杠杆原理

昨天,记者根据崔云峰提供的行车路线,来到了他的家乡———栖霞市松山街道艾山汤村。村庄西部,一座双开铁门、四间传统民房就是崔云峰的住宅。“这东西不大,我搬出来你们一看就明白了。”走进崔云峰的家,他少了几番客套,直奔主题,将已经制作完成的“木牛流马”从屋内搬到了院落,“这个属于骨架模型。由于财力有限,我还没花大成本进一步完善。”综观整个“木牛流马”,只有一米多长、半米多高,全身除了有限的几颗钉子和两条线绳,其他部分全用木条与木条相铆的方式制成,做工相当复杂、细腻。而且,整体类似一个“木牛”,上面有头、有足、有腹等部位。“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将‘木牛流马\’刻画成了以牛头为首的小推车,靠人力推动,而我认为,它采取的应该是杠杆原理,通过拉动身后的横杆来提供动力。”崔云峰边演示边介绍,“就是把曲线运动变成直线运动,形成移动需要的外力。”在巧妙的制作中,崔云峰还根据史书上的说明,专设了一个牛舌,它与地面垂直,可以通过扭转进行锁定和打开。“书上说垂者为牛舌,但是没详细介绍它的作用。于是我就设计了顺时针和逆时针双向旋转的方式,控制整个模型。”崔云峰说,将牛舌旋转180度提供动力,“木牛流马”就可以运动了;反之再转一下,就可以锁止,令其无法移动。

先后制作三个版本,共用3年多时间

对于“木牛流马”这个传说中的运输工具,在多部书籍中均有描述,其中,描述最详细的要数《三国演义》。书中描述: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秋轴。“史书上记载曾有3位智者、大师,先后制作成了‘木牛流马\’,他们分别是鲁国木匠名师鲁班、蜀国丞相诸葛亮和南北朝科技天才祖冲之,可让人费解的是,他们均无留下图纸和资料。”精研历史的崔云峰介绍,无参照物可模仿,仅靠书籍描述,这给他的制作带来很多困扰。

崔云峰制作“木牛流马”并非没有由头。2007年,他在电视上收看了一期关于“木牛流马”的节目,上面一位陕西教师自制模型进行展示时,遭到了评委专家的否定。从此,他坚定想法,要让传说中的“机器人”再现。制作结构精密的“木牛流马”,对崔云峰这个没啥过硬功底和渊博见闻的农民来说,难度很大。他先是查询各个版本的《三国演义》书籍,抄录了上万字的笔记,又购买了一台电脑,上网查询资料,并开了博客跟网友探讨。“在网上,我发现了各种版本的‘木牛流马\’,但这些制作大多是根据一句话、一个字进行研制,并不符合《三国演义》中描述。”崔云峰说,很多制作都是轮式木马,类似现在的小推车,与“实际”不符。有了大约框架,崔云峰开始利用一切农闲时间,在家琢磨、寻思、制作,以至于他的妻子崔红认为他中了邪,两人多次吵架。“在山上干着活,他就突然蹲在地上,用石头进行划拉,不是寻思这,就是寻思那,非常痴迷。”崔红说。从未做过木匠行业的崔云峰,还在上下山的路上,四处寻找木材,储备待用。这期间,他曾先后做过3个不一样的“木牛流马”,但均未达到理想效果,最后被淘汰,直到近期这个新的模型出炉。“我的‘木牛流马\’在2009年末便初步制作完成,它是真正的‘木牛流马\’,能经得住所有专家的考验,我也能回答所有的疑问。”在博客上,崔云峰如此写道。

模型放大三倍,可承载500斤粮食

诸葛亮研制“木牛流马”,赋予它最大的作用是搬运粮食。那崔云峰研究的这个“木牛流马”有无载重能力?崔云峰介绍,他这个“木牛流马”包含了物理、数学、机械制图、生物学等几大学科的知识。尽管从外表看,结构不是很牢固,但是如果采用结实材料和精湛工艺制作,承载力还是非常强的。“在其中一个版本上,我曾装了18斤的花生米,它依旧能稳步移动,并且我细心计算了下,如果将腹部长度或者宽度再扩大3倍,估计能装500多斤的粮食,这与《三国演义》中的描述非常吻合。”崔云峰说。“由于这个模型比较粗糙,所以我决定按照比例重新放大制作一个新的,参加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栏目的比赛并送给有关专家评审。”崔云峰说,“木牛流马”一旦通过鉴定,有可能改写历史。因为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用于军事上的“半自动化机器人”。

新闻推荐

被拐21年,38岁的她想回家, 云南女子17岁被拐,如今联系到了家人却没有回家的路费

21年前的一天,云南少女字清英,在一次游玩的途中被人贩子拐卖到了栖霞,家里人为了寻找她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她的母亲也哭瞎了一只眼睛。现在她终于联系到...

栖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栖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