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金秋十月,苹果飘香。朋友,到栖霞来吧,到这里来品尝那红彤彤的苹果,到这里来与果农们一起分享这丰收的喜悦。此间,您会真切地感受到栖霞苹果由弱到强,由单一品种到拥有

烟台日报 2011-10-14 18:33 大字

时下,在果都栖霞,映入你眼帘的是一片片、一坡坡、一岭岭的苹果园,那挂满枝头的红晕,犹如一片片耀眼夺目的灿烂霞光,红彤彤的,光润润的,把66万栖霞人民的笑脸都给映红了。

又是一年苹果红,栖霞大地秋色浓。9月30日上午,当第十届山东栖霞苹果艺术节开幕的时候,数千名来自栖霞各地的果农敲起铿锵的锣鼓,扭起欢快秧歌,整个文化广场顿时沸腾了。至此,果都栖霞又进入了一个欢乐的丰收季节。

1987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

1997年,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确定为“苹果栽培标准化示范区”;

1998年,被国家统计局命名为“中国水果第一市”;

2001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无公害苹果生产示范基地”;

2002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苹果之都”;

2004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环渤海湾优质苹果生产基地;

2006年,被《中国果菜》杂志社和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评为“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

2007年,栖霞荣登中国苹果产业20强县(市)之首。

2010年,“栖霞苹果”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这是近年来栖霞苹果获得的殊荣。它悬挂在栖霞65万亩苹果园,它悬挂在栖霞66万人民群众的心间,它记录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栖霞苹果所走过的不凡之路。

据《栖霞县志》记载,栖霞苹果栽培历史可追溯到清光绪年间,是由西洋人传入,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栖霞苹果称作柰、苹婆果,属中国绵苹果。

改革开放以来,栖霞市委市政府一直把苹果产业作为一个“富民强市”的主导产业牢牢抓在手上,最终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苹果在栖霞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栖霞苹果的总产量一跃位居全省第一位,栖霞有966个自然村,村村建起苹果园。仅仅过了不到十年,到八十年代中期,栖霞苹果总产量就达到9.92万吨,第一次跃居全国县级苹果产量之首。九十年代,栖霞苹果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1994年7月,全国果品流通工作会议在栖霞召开,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会长石正纲先生在参观了栖霞的苹果园以后,当场挥笔题词:中国苹果第一县———栖霞,种植面积第一,综合服务第一,果园管理第一,品种质量第一,总产单产第一,企业效益第一。从此,中国苹果第一市的美誉成为栖霞的一张亮丽名牌。

又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到2011年,栖霞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总产量达到140余万吨,苹果年出口量达到20万吨,占全国苹果出口总量的15%,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一,苹果产业年总收入达到42亿元。10多年来,栖霞苹果享誉国内外,先后获得全国优质苹果金奖24个、银奖17个、新优品种奖6个、著名品牌奖10个。今年4月,农业部发布2010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栖霞苹果以41.08亿元的品牌价值进入百强第15位。

10月上旬,记者在方山脚下的观里镇博士达高科技示范园采访,正遇到市果业发展局高级农艺师刁学平,他正在这里指导果树的后期管理技术。记者发现,这里的果园与别处的不同,满地里长满了密密的草坪。示范园的主人张朋义告诉记者,这个占地130亩的示范园是在果业发展局的专家们指导下发展起来的。这些草名叫鼠茅草,根深叶茂,草叶在地里成了肥,不但省了施肥,省了锄地,还可涵养水分,一举多得。

记者还看到,在果园的田头地角,挂着许多灯笼似的罩子灯,主人告诉我们,这是频振式杀虫灯,一只灯可以管住二三十亩果园的虫子,不用打药,省钱省力,环保无公害。

果园里种草,地头上装灯。这些在一般人看起来有些新奇的事,在栖霞已不是新闻。栖霞市果业发展局局长孙召文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栖霞就编写推广了《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标准》、《无公害苹果技术操作规范》,国家质检总局将栖霞苹果的标准化生产经验作为全国水果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参考依据,使栖霞标准成为中国标准。多年来,栖霞市果业发展局的几十名果树专家及数千名果树技术员常年活跃在栖霞的乡村,指导果农科学管理果树,开展标准化生产。如今,疏花疏果、果实套袋、增施生物有机肥、高光效修剪、摘叶转果、铺设反光膜等苹果管理新技术已在栖霞数十万果农中普及。

记者了解到,目前栖霞市正在加大高标准苹果示范区建设。他们正在建设的方山、塔山和白洋河流域国家现代农业(苹果)示范区,规划面积4万亩。该示范区建成后果园管理在全省及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良种覆盖率100%,苹果亩产量平均可达到3000公斤以上,可比全国平均单产水平高200%。随着栖霞苹果质量的不断提高,目前栖霞苹果已出口到亚洲、欧美、中东、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德丰、泉源等20多家果品经营企业通过了欧洲GAP认证。2009年底,日本果树专家近森和加藤来中国考察时给予了高度评价:“日本苹果发展历史很长,至今没有一家企业获得欧盟认证,栖霞有这么多企业获得认证,让人不敢相信,你们的苹果管理水平不比日本差”。

10月8日,记者驱车从栖霞城区沿白洋河向北行进,当车行至长春湖边的徐家洼村时,正遇到村支部书记解芳。他扯着记者的手,用脚尖点着光滑的柏油路,兴高采烈地说:“你看这路,这路给俺村带好运来了!”

他指了指路边果园里那攒动的人头,接着说:“呶,北京的,大城市里来的,专门上俺村来采摘苹果。”他这副神态,让站在他一边的市旅游局衣韶峰主任忍不住笑了起来。衣主任告诉记者,过去徐家洼村的这片地并没有路,去年省里批复在这里设立长春湖旅游度假区,修起了这条环湖路,这里就一下子火了起来。

像徐家洼村这样得“路”实惠的还有许多。前几年,“村村通”工程让栖霞的每个村都有了路,可是有些路由于种种原因,路毁严重。栖霞作为中国苹果之都,每到收获时节,果农每天都要开着农用车往返于果园与交易市场之间,少则一两趟,多则四五趟。道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果农的出行和苹果增产增收。“群众出不了庄,苹果运不出村,市委市政府有责任。这条路就该政府管,栖霞财力薄弱,但为群众修路,投入再多也值得,也舍得!”栖霞市委书记刘广华在听了交通部门的汇报指示说。为此,今年春天,栖霞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压缩其它投资,决定安排资金5380万元,用两年的时间对全市311个村、363公里的农村公路进行集中大中修,不花群众一分钱。栖霞市交通局局长杨华波告诉记者,今年该市已投资3171万元,完成175个村、206.8公里的农村改造任务。

有了路,更要管好路。到了秋季,卖苹果的三轮车、运苹果的大卡车塞满栖霞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交通堵塞成了让人挠头的一件事。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近几年,栖霞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召开专题会议,安排苹果上市期间交通秩序的维护工作,要求交通、公路、公安等部门及每一个镇街道的工作人员,在此期间分兵把岗,确保公路畅通。10月10日,记者一大早就来到了位于栖霞南15公里的杨础果品批发市场。只见镇上的机关干部佩戴红袖标,正与有关部门的执法人员在市场上疏导交通,一辆辆满载着红红苹果的车辆依次从他们的身边驶过。

记者在市场的一个摊位前停下,正在从车上往下搬苹果的蒋家村果农蒋家来兴冲冲地告诉记者说:“过去,我从村开着三轮车来卖苹果,卖一趟只少要一上午。现在早晨6点从家走,一个多小时就卖完了。一上午能卖三四趟!”

从他那挂满笑容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流淌在栖霞果农心底里的满足与自豪!

10月11日,栖霞蛇窝泊果品批发市场车水马龙,一片繁忙景象。

这里是中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水果集散地和全国百家定点市场之一,是“全国优秀果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量达60多万吨,成交额5亿多元。在这里,我们遇到了前来销售苹果的果农林成果,他告诉记者,几年前这里可不是这个样子,路坑坑洼洼,车堵得走不动,苹果也卖不动。今年夏天,镇政府把市场给修整好了,市场也象个市场的样了,贩苹果的老客也多了。据了解,这次市场整修蛇窝泊镇政府共筹措资金400多万元,硬化面积达5.5万平方米。记者从栖霞商务局了解到,目前,栖霞共建设专业果品交易市场16处,年交易量突破90万吨。同时,以这些专业批发市场为依托,发展了天誉、德丰、泉源、清田等销售龙头企业10多户,经销大户400多家,培养海内外苹果经纪人6万多名,培育成立海内外经纪人协会30多家;发展起冷藏、包装、印刷、运输等冷链企业620家,其中冷风库、气调库410个,年贮藏总量达90万吨。

“培育一批果品深加工企业,让苹果加工升值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强苹果产业发展后劲的重要一环。”栖霞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陈兆宽说。近几年,栖霞先后引进培育了海升果汁、白洋河果酒、杏源果醋、顶真食品、味之缘苹果脆片等一大批苹果深加工企业,逐步走上规模化的轨道。栖霞各类苹果加工企业达到30多家,年加工能力近40万吨,年产值超过20.6亿元,利税1.05亿元,不少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10月9日,记者在位于臧家庄镇的海升果业公司看到,一台台现代化的果汁生产流水线正把刚下树的新鲜苹果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加工车间。公司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该流水线年可加工苹果30万吨以上,利税2400万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其实,海升果汁的前身是栖霞源通果汁公司。之前,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多年来一直停产。为盘活了该企业,为低档苹果的销售寻找新的销路,栖霞市政府通过反复地交流接触,引进了全球最大的浓缩果汁企业――陕西海升果业公司。引进一个企业,解决了几乎全市全部低档苹果的销售问题,每年可帮助群众增收1.8亿元。

近年来,栖霞市政府先后从财政拿出1000多万元在中央及全国各省市新闻媒体宣传栖霞苹果,“走遍天下,唯有栖霞”的广告语深入人心,远播海外。同时,他们还把苹果艺术节办到北京国家农展馆、中华世纪坛、上海世博会。2010年10月,栖霞苹果以其优良的品质被确定为上海世博会特供礼品,用以接待或赠送中外来宾。2011年,第十届苹果艺术节,栖霞把主题确定为“栖霞苹果走进超市”,该市20多家龙头企业以品牌产品与法国家乐福、美国沃尔玛、上海联华等国内外著名超市合作,建立了长期供货关系,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最终还是果农从中得到实惠。

一个个红彤彤的大苹果香味扑鼻,令人生涎,然而,苹果上精美的艺术图案和富有人情味的文字却叫人爱不释手。10月12日,在栖霞市观里镇辛庄村果农梁爱东的果园里,记者看到,品种多样的艺术字帖在一个个红彤彤的苹果上绽放着诱人的魅力,“吉祥如意”、“恭喜发财”、“富贵平安”等一句句祝福话语,还有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生动图案,让苹果充满情趣,有着浓浓的人情味。说起贴字艺术苹果,老梁高兴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苹果贴个字6厘钱,一个苹果可多卖四五角钱,12亩果园我贴了8万个字,可增收四五万元,效益可观吧!”

在观里镇,和梁爱东一样高兴的果农还有很多。采访中,观里镇党委书记王永新告诉记者,近年来,这个镇全力做好艺术苹果这篇文章,先后建起了苹果示范园、艺术苹果生产基地等一块块样板园,投入6万多元为果农购买艺术字帖,引导果农转变观念,增加苹果附加值。目前,这个镇共发展艺术苹果1万亩,产量可达2000万公斤,年可实现经济收入1.6亿元。

观里,只是栖霞苹果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栖霞市抓住苹果这一优势产业,坚持以培育放大苹果产业的特色优势、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着眼点,以弘扬苹果文化为手段,集中用力打造“中国苹果之都”的特色城市品牌。这个市的文艺创作人员以“苹果文化”为主题,创作了大量的各种题材的文艺作品。栖霞剪纸首先承载起了“苹果文化”深厚内涵的掘进。

10月10日,记者在栖霞市剪纸协会的办公室里看到,“吉祥苹果”、“和谐苹果”和“姑嫂采苹果”一幅幅剪纸栩栩如生,让人耳目一新。作品的主人是剪纸爱好者李学美,她一边介绍,一边向我们展示起她自己设计剪制出的《蝶舞栖霞果园》、《龙腾栖霞》,这是用100只蝴蝶与栖霞的各种水果巧妙组合的两个剪纸长卷。到目前为止,她手下剪出的苹果蝴蝶就有1000余幅。这些剪纸作品被人们贴在刚脱袋的苹果上,经过十几天的日晒,周围变成了红色,图形和文字保持白色,形成了祝福苹果、生肖苹果、卡通苹果等艺术苹果,赋予苹果以人文精神。

举办苹果艺术节,是栖霞推进苹果产业与文化相互融合的一个成功创举。2002年,栖霞市立足于苹果的产业和文化资源优势,整合生态、产业、文化各方面的特色优势,在北京举办了首届苹果艺术节。从此以后,每年的九月、十月就成了栖霞举办苹果艺术节的特定日子,每当此时,海内外朋友和客商齐聚栖霞,与果农们一起过节。如今,栖霞苹果艺术节已走过了十年,举办了十届,它已成了老百姓的节日,成了一个品牌节日。特别是2010年,第九届苹果艺术节,栖霞把苹果艺术节的舞台搬到了上海,栖霞的名字也随着栖霞苹果艺术节的举办而名扬四方,这也让栖霞40多万果农得到了实惠。如今,栖霞苹果卖得快、售价高,每公斤比周边地区平均高出0.3元,每年为果农增收都在亿元以上。

栖霞的秋天是美丽的。它的美丽不但是因为那挂满枝头的红苹果,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66万淳朴热情的栖霞人。当你离开栖霞,回首遥望那漫山遍野的一片片红晕的时候,你会感受到此时你的心已被栖霞的美丽装得满满!

朋友,到栖霞来吧!这里的苹果红了!

YMG记者夏红尧通讯员林新忠刘同琦王强言芳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老支书的新规划, YMG记者李仁通讯员林新忠王强

出栖霞向西北,大约半小时车程到苏家店镇,再向东北走半小时蜿蜒曲折的盘山路,后寨村出现在眼前:一片片苹果园,鲜翠欲滴;一望无际的山峰,层峦叠嶂;水泥路顺势而建,鹅卵石...

栖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栖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