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老支书的新规划, YMG记者 李仁 通讯员 林新忠 王强

烟台日报 2011-10-18 18:08 大字

出栖霞向西北,大约半小时车程到苏家店镇,再向东北走半小时蜿蜒曲折的盘山路,后寨村出现在眼前:一片片苹果园,鲜翠欲滴;一望无际的山峰,层峦叠嶂;水泥路顺势而建,鹅卵石铺成的小道零星点缀……整个村庄彰显出文明和谐的气息。

来到村委会得知,老支书杨福修不在村里,到镇上协调储存苹果的冷库去了。我们又回到镇上,接上老支书。“苹果开始摘了,得赶紧把冷库协调好。”一开口,杨福修就离不开村里那些事儿。

走进村口一片果园,刻有“中国作家苹果园”的石碑格外醒目。这片果园来过很多名作家,舒婷、关仁山、夏申江、王跃文、衣向东、周晓枫等。为什么邀请知名作家走进后寨,老支书有自己的想法。“后寨比较偏僻,由于宣传推介不够,知名度很小。”杨福修说,建一个作家园,吸引更多作家来到后寨,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宣传、推介后寨。

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勾起了老支书的些许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大多种植土豆、玉米、地瓜等传统农作物,当时,后寨人的穷在当地是出了名的。穷则思变,杨福修决定带领村民栽植果树,几年后,后寨的苹果种植面积达到700多亩。1995年,杨福修经过考察,认为发展板栗种植是一个不错的项目,于是便带头种起了板栗。几年下来,全村的山坡板栗种植面积也达到700多亩。通过栽植果树,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后寨村终于甩掉了“穷帽子”。

村子富了,以后的路怎么走?杨福修指了指四周环绕的崮山山峰说:“山多是劣势,也是优势。过去我们因山而穷,未来我们将因山而富。”

林海茫茫,山花漫漫,一幅新的规划蓝图在杨福修脑海中萦绕———依托崮山搞生态旅游开发。后寨背倚崮山,这里怪石林立,山势险峻,有着“小黄山”的美誉;这里的山山水水还留下了李世民东征时的许多传说;这里还有当年八路军的兵工厂、被服厂遗址……杨福修想把这片山变成一个旅游景点,让子孙后代吃旅游这碗饭。

在后寨采访,记者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崮山山区石体以优质花岗岩为主,储量达数千万立方米。近几年来,随着石材制品在国际市场走俏,许多石材商看好了后寨村的花岗岩资源,纷纷开出大价钱。前些年,龙口一家企业出资70万元,欲买村东一座小山头进行花岗岩开发,却被拒之门外。

放着上门的买卖不做,村里是怎么想的?杨福修道出原委:“只要一开采,肯定会破坏地貌,就好像漂亮的脸上长了块疤,游客来看的是美景,不是满山的窟窿。开采容易,可要恢复,恐怕就得三五十年了!”

后寨人对生态保护的执着,透着他们搞生态旅游的决心。尽管后寨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要想真正发展旅游业,让外面的游客知道后寨、来到后寨,必须先解决交通不便的制约。2007年,从镇政府驻地到后寨的15公里旅游线路沥青罩面全部完成;2008年,从后寨村到崮山脚下两公里路面硬化完成,面积500平方米的停车场建设完工;2009年春,两公里长的登山石阶铺设完成……

今年春天,后寨人盼望已久的崮山旅游开发项目正式开工。“一是特色旅游,把旅游产业与苹果产业充分结合,通过崮山旅游的发展带动精品果园、观光果园的发展,促农增收;二是红色旅游,结合红色文化遗址,深度开发;三是休闲旅游,搞农家乐,吸引周边城市人群。”杨福修说,“这次开发,将投资3亿多元。能想象出,俺后寨的好日子要来了。”

夕阳西下,一抹余晖洒在崮山山麓,格外美丽。探访行将结束时,杨福修和我们做了个约定:“常来后寨,这片山会给你带来不断的惊喜!”

新闻推荐

近日栖霞市松山派出所编印了致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

栖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栖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