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拜谒苏公祠
◇杨正平
去年春夏之交有机会外出学习,烟台和苏州两地任选其一。我决定选择烟台,其实是想去看看蓬莱阁,到蓬莱阁的又一意图是为了拜谒蓬莱阁内的苏公祠。
山东蓬莱和蓬莱阁,人们不一定熟悉,但一定知道“八仙过海”的传说。这里位于胶东半岛的北端,临渤海和黄海。传说很久以前有位神仙邀请八仙去参加宴会并观赏牡丹花,返回时遭到东海龙王的阻挠,结果双方及他们的盟友分成两大集团,展开了一场斗法较量,最后八仙各自拿出自己的法宝获得胜利,顺利越过大海。从此就有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典故。
蓬莱古称“登州”。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设置蓬莱镇,神龙三年(公元707年)登州治所由牟平迁至蓬莱,遂升为蓬莱县。以后历代虽隶属有所变更,但县治未变,直到1992年改蓬莱县为蓬莱市。古登州分府城和水城,府城也叫蓬莱城,水城就是登州港。隋唐时期与泉州、明州、扬州并称四大通商口岸,是东渡日本的主要出海口,为我国古代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北宋时期,为了防御北方契丹族的入侵,在此修建一座水寨。因当时的水军驾驶的舰船叫“刀鱼船”,故水寨当初也叫“刀鱼寨”。明朝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为了抵御倭寇的侵扰,以“刀鱼寨”为基础,又建起码头和土城墙,形成了现今水城的雏形。到了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修,城墙砌以砖石,增设了炮台。水城有南北二门,南门称振扬门,与陆路相连,北门称水门,是水城与海上的出入通道。水城中的小海,面积七万平方米,是停泊船只的港湾。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戚继光当年就是在这里操练水师,抗击倭寇,所以水城又被称为备倭城。清朝末年,《中英天津条约》签订后,清廷曾把登州港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于登州港水位较浅,泥沙淤积比较严重,不能停泊近代的大型机动船只,后来把口岸改到烟台,登州港就逐渐衰落下来。
山东蓬莱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蓬莱阁由蓬莱阁、天后宫、龙五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六大单体及其附属建筑组成。主体建筑建于宋朝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蓬莱阁主阁高踞丹崖山,北望长山列岛,南临刀鱼水寨。正门上方悬挂着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手迹“蓬莱阁”横匾;阁上有楹联“九千仞天,登梯得路;三万里海,破浪乘风”;南门外额书“碧海春融”,内额书“神州胜境”;楼阁四周环以明廊,可供游人歇脚休息、观海赏景和俯瞰古城。
“苏公祠”是为纪念苏轼而建的祠宇,矗立于“卧碑亭”东邻,轩亭建筑,亭额为著名书法家舒同所书。祠原在蓬莱阉前,始建时间不详。据《重修蓬莱阁记》载“今存者为清代移建”。祠内有苏东坡肖像刻石拓本,内外壁嵌历代刻石二十余方,其中内壁为明代薛殖所作苏轼的《望海诗》和清代书法家翁方纲临《海市诗》楷书刻石,尤为珍贵。苏轼是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书法家。元丰四年(1081年),他贬居黄州,生活极度困苦,不得已在东坡山上开荒种地,自号“东坡居士”。苏轼博学多识,忧国忧民,但生性耿直,仕途坎坷。曾担任过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颖州、扬州和定州等八个州的太守,贬谪流放黄州、惠州和儋州。北宋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他在遭受朝中新党打击迫害居黄州五年后,被朝廷重新起用,派到登州任知州。当年十月十五日到达蓬莱(登州治所),到任仅才五天,二十日又接到圣旨,调回京城任礼部郎中。他回京后立即向皇帝连上《乞罢登莱榷盐状》和《登州召还议水军状》两个奏折,表现出一代名臣关注民生、勤于政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赤诚情怀。《乞罢登莱榷盐状》昭准后,朝廷废除了过去的当地食盐官营专卖制度,改为由沿海盐民(灶户)直接卖与地方百姓,官府只收盐税,这样既保护盐民的生产积极性,又方便百姓生活,而且交易价格下降,减轻了百姓负担。登州地近北虏,三面濒海,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苏轼在登州十分重视战备防务,以防来犯之敌突袭。他充分认识到当地的战略地位,并根据当时的邻国情势和宋王朝安全的需要,提出应对措施,奏请“朝廷详酌,明降指挥,今后登州平海、澄海不得差往别州屯驻”,为加强海防,解除国家边患,防范战备,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烟台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济、文化、社会蓬勃发展。蓬莱是山东省烟台市管辖的一个县级市,经济繁荣,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从烟台至蓬莱约一个小时路程。步入蓬莱阁景区大门,苏轼亲笔题写的“人间蓬莱”四个大字赫赫醒目。我们沿着阶梯登上山顶,眺望大海,宽阔无际,碧波蓝天,水天一色。“卧碑亭”内石刻着众多诗文,吸引了无数文人学者前来观摩欣赏。石壁上镌刻的《登州海市》诗,字迹清晰,苍劲有力,独领风骚,为蓬莱仙境倍增光彩;“海不扬波”为山东巡抚浑布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来蓬莱督办海防,登上蓬莱阁,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挥笔而成,表达了他希望万里海疆平安无事的心境;“碧海清风”和“寰海镜清”是清代书法家鲁琪光、裕德题写的手迹。我站立此地,抚今追昔,瞭望大海,压抑不住内心的敬仰和兴奋,反复观赏触摸,并留影纪念。
“五日知登州,千年苏公祠”,当地百姓一直这样赞颂苏轼。苏轼一生命运多舛,三起三落,屡受磨难,但始终心存爱国亲民情怀。我崇拜他渊博的知识才华,敬仰他高尚的人格品质,同情他不平的仕途命运。他公道正派,敢于谏言,勤政为民,清正廉洁,对我们今天无论为官还是做人,都是永远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他在登州仅任五天知州,却做了几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大事,还留下十多篇脍炙人口的诗文及手迹墨宝,其中《登州海市》堪称千古绝唱--序文曰:余闻登州海市旧矣。父老云:“常见于春夏,今岁晚,不复出也。”余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见为恨,祷于海神广德王之祠,明日见焉。乃作是诗。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
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
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自言正直动山鬼,不制造物哀龙钟。
信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斜阳万里孤岛没,但见碧海磨青铜。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离开苏公祠,走出蓬莱阁,天色渐晚,微风吹拂,心境舒坦。沿着宽阔的海岸公路,带着许多收获和疑问,带着许多敬仰和思考,在大巴车上遥望窗外蔚蓝大海,心里嚼味着“五日知州、千年苏祠”的深刻内涵,了结我千里一程拜谒蓬莱苏公祠的意愿。
新闻推荐
蓬莱构建“1+3+N”综合执法模式, 强化旅游市场整治,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本报讯(YMG记者逄苗通讯员红燕艳丽摄影报道)4月25日上午,蓬莱市召开全市旅游市场整治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动员各级各有关部门和旅游企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全方位...
蓬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蓬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