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成功而精彩, 蓬莱大辛店中学“三自合力德育”让学生知感恩、会学习、有担当,更好适应未来社会竞争

烟台晚报 2017-05-03 10:12 大字
YMG记者袁丰雪庞磊摄影报道

1800余名农村寄宿孩子、140多名教师,从清晨6点起床,到夜晚9点入睡,2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以礼为核心的“三自合力德育”、“小组合作捆绑评价”的因材施教将蓬莱大辛店中学打造成无数个农村孩子眺望远方的平台,把每一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这也成为每一位教师终其一生的教育理想。

开创“三自合力德育”体系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基

4月28日上午9点半,记者一行走进蓬莱市大辛店中学时,正值学校每日的大课间活动,近两千名学生各行其道,无一打闹。操场上,跑步的跑步,踢足球的踢足球,西侧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内,舞蹈、合唱、乐器、书法、版画等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也正跟随各自的任课老师认真学习,激昂的大合唱和悠扬的套笛声飘得很远很远……

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一所乡村中学竟有如此完备的艺术教育体系。大辛店中学校长刘宏业说:“对于农村孩子而言,更需要提倡一种大气的教育,这种教育视野广阔,目标长远,底蕴深厚,品味高雅,能够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让每一个学生踏进社会后,都能看到诗与远方,成为最好的自己。”

近两千名学生全部寄宿学校,并非农村家长无暇照顾孩子,关键是家长对学校、对孩子成长过程的认可。孩子知感恩、会学习、能自理,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都在增强,这些育人成果得益于学校自始至终奉行的“三自合力德育”体系。

所谓“三自教育,具体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采访中,记者发现,以“全面育人”为基础支撑,“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为三维框架的立体的“三自合力德育”体系,通过分层实施,因人而“育”的方式,结合初中学段特点和农村学生成长规律,在初一年级重点加强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初二、初三年级,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热爱集体、忠于祖国的意识和行为;在初四年级开展责任心、信心教育和成才教育,通过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内化,最终完成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格,素质教育才有了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真正内涵。”在刘宏业看来,这也是大辛店中学推行“三自教育”的真正目的。

小组合作分层学习打破传统课堂格局激发每个孩子学习动力

推开大辛店中学每个教室的门,墙上均张贴着“小组合作捆绑评价”实施方案和纪律卫生实施细则。学生的座椅摆放不同于传统班级,而是四人为一组。学生成立自主合作小组,互帮互助,促进自我管理。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小组长队伍建设。小组长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承认差异,课堂上必须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是老师们共同的观点。但因材施教,注重差异不能放在嘴皮子上,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年龄特点等基本特征,打破传统的教室格局,把学生划组分层,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据大辛店中学初中部执行校长李寿山介绍,针对学生学习差异大,头小尾大的实际情况,学校采取“小组合作,分层学习”。组内设组长一名,每位小组长手持一本小组自主管理手册,用以记录小组计划和工作总结。每周五中午,班主任召开小组长会议,各组长对本组情况进行一周总结。组内分A、B、C、D四层,A层为学困生,B、C层依次居中,D层为优等生。采用“循环帮辅”的形式,D帮B、C,B、C助A, A反馈给D,D再帮A落实,环环相扣,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组间“质疑竞争”相互挑战,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老师分类指导、分层指导、个别辅导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组织协调,点拨引领,课堂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不同的发展,整个课堂过程完全放在学生手中。

考虑到A、B层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但同时为了给予鼓励,在课堂教学中,每个科任教师手中都会持有激励卡以及每周发放的喜报。“有时候C层次的学生答对问题不一定拿到激励卡,但A层次的学生答对了,老师一定会给激励卡。”初二级部的小组长姚涵懿说。

学案导学集体备课因材施教确保不同层次学生需要

走进大辛店中学教学楼内,每一层楼梯旁边的墙上都悬挂着年度教学能手的照片。每个级部,教师的办公室只有一个,所有教师在一间屋子里办公,门窗全透明。

2010年9月,大辛店乡镇四校合一,组成大辛店中学。当时,摆在校长刘宏业面前的严峻挑战是:如何快速有效地促进四个学校2500多名师生的融合?

凭借30多年的教育经验,刘宏业清醒地意识到,必须要在最短时间内建构指向教师精神成长的全新发展方式。很快,刘宏业找到了定位于“一个核心,两个基点”的生本研训基本模型,即以生命认知素养提升为核心,以学科专业素养和学生研究素养提升为基点。而这正是打破教师成长困局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很多老师干了一段时间后,特别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刘宏业告诉记者,而在大辛店中学,基本看不到。从行为方式整齐划一到共同的心理归属和精神价值取向,学校德育是最有效的武器,营造“合力德育”是打破“合易融难”合校坚冰的明智选择。

“门老师,这段内容这样处理好不好”、“张老师,反比例函数的导学案我来做”……这是大辛店中学老师们编写学案时最常听到的话语。不照搬教材,不简单的复制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备课模式全面实施学案导学是实现“小组合作,分层学习”课堂模式的重中之重。老师们在编写学案时重新组合教材、整合习题,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量身定做设计教学,确保有针对性的备课,确保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每节课的学案目标清楚具体,指向明确,注重对学生的精神引领,每篇学案上都用加粗的黑体字写上一句看似简单的鼓励,令人振奋;每个环节都设计一句温馨的提示,滋润学生的心田,这些不起眼的话语既呈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更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整篇学案的内容设计层次分明,问题由浅入深,循循善诱,激趣、质疑引发学生思考交流展示,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凸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正规、准确”等要求规范的语言用鲜红的印章盖在学案上,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因为坚持,有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一课一案,当堂内容当堂结清,做到有发必做,有做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改,双色笔(红、黑)同时运行,达到学案的使用效果。“把规范修炼成一个习惯”、“把认真内化为一种性格”是大辛店中学老师编写学案和学生使用学案追求的至高目标。恳谈会开到食堂家委会不乏“农民代表”家校共建全力助推每名学生健康成长

“最近能过来聊聊吗?地里忙?没关系,抽出半个点,我们中午学校食堂见!”为了凝聚教育合力,大辛店中学非常重视家校互动、家校共建。为了不耽误家长的劳作,也为了让家长尤其是农村家长放下心理“戒备”,坦然融入家校互动的大格局,大辛店中学创造性地开创了请家长“到校吃饭”这种“接地气”的新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校沟通从“仪式化”走向“日常化”。

在大辛店中学,家委会中也不乏“农民代表”。在初三八班,学生小宋的父亲就是班里5名家长委员会代表之一,他已经习惯了参与班里的多种活动。小宋的父亲是位果农,没有多高文化,但能成为家委会代表,主要在于他主动“学习、进步”的热情。“尽管农活忙,我还是尽量参加每次活动,到班里坐坐,与老师聊聊。我们上学时,没有人跟咱父母说这些,对于教育孩子,除了老一套的‘打、骂\’,真没啥好办法!但是来这学一学,心里立马就敞亮了!有时候咱说个啥点子,老师还直说有用呢,说明咱也不比别人差!”小宋的父亲乐呵呵地说。

一个四五十人的班里,想找出几个“有头有脸”的家长并不难,但在大辛店中学每个班的家委会代表中,至少有一半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导师和助手。我校农家孩子占多数,自然,农民家长更具代表性,更有话语权。抓好家校互动,须从农村家长入手!”校长刘宏业如是介绍。

作为一所拥有近2000名学生的农村中学,转变“家长队伍”的教育理念十分关键。为了转变、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除了食堂恳谈会,学校还非常重视对家长的培训,定期开设“父母规”学习课堂,邀请心理专家进校为家长举办教育讲座,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家长会、全校大会,邀请家长与学生同班上“课”,同台领奖,让家长与孩子共同感受成长的喜悦。在教室,利用表彰优胜小组、学生代表发言、班主任汇报、视频展播等方式,就阶段性质量检测、学生在校活动及学生的吃住等方面向家长进行介绍,并创造机会,与家长们探讨教育问题,让家长们分享“教子经”。在开学典礼仪式上,获奖学生与家长同台领奖,孩子为家长戴上大红花,共同感受荣光……多种形式的互动,架起了父母与孩子、家长与学校间的“连心桥”,让教育变成全方位的互动。

作为一所农村中学,让乡村孩子最终以什么样的面貌离开乡村,走向城市,每一位大辛店的老师,都怀有这样一种情怀和责任。“办教育绝不可有功利心。基础教育应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环境,评判教育和学校成功与否,不仅应该看现在,更要看所培养的学生五年、十年、二十年后在干什么,是否能为国家、为民族撑起一片蓝天。”这是刘宏业的最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整个大辛店中学一直秉承下去的信念。

新闻推荐

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YMG记者李珑“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由71.4%提高到77.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4%和10.7%……”《政府工作报告》中的5年民生工作成绩单,每个数字都透露出了“民生...

蓬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蓬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