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五年种树114万亩, 今年将新增“绿肺”15万亩

烟台日报 2013-03-12 18:09 大字

YMG记者曲妍妮通讯员刘邦伟

“挖个坑,把树根埋上,那不叫种树。栽了树,就要负责养活。”市林业局造林绿化科副科长李俊国说,“如今造林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

今年是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第32个年头,也是全市水系绿化工程的“收官”之年。市林业局介绍,义务植树开展以来,烟台市共有6000万人次参与义务植树活动,植树9000万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2.5%,今年全市将安排造林任务15万亩,其中水系造林就达11.5万亩。

五年种树114万亩

凤凰台、西炮台、莱山区解甲庄、牟平区高陵镇徐村、南山公园,以及滨海路等地,是专为市民开辟的植树点。市民自发的植树热情逐渐高涨,企业单位也积极开展营造纪念林活动。

烟台港集团、烟台万华集团、上海通用东岳汽车、中国银行烟台支行、佳世客等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这些企业共投资300万元,建立了一批以企业命名的纪念林。”说到企业造林,市林业局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模式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市民参与、企业单位勇于承担、政府机关积极引导,近年来,烟台市始终坚持“生态城市、绿色烟台”的目标,先后实施了以三年大造林、三年水系绿化工程为主体的造林绿化工程。2008年以来,短短5年时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14万亩。“一次规划,分批实施”,业内人士表示,两个三年工程实施之后,给我们最大的经验就是:规划得当的植树造林,才能步步为赢。

造林成活率超90%

每年的植树节,刘晓宇都和同事去郊区参加集体植树。从小也没碰过锄头的刘晓宇,用起家把什儿总是摸不着头绪。种的树,成活的也很少。想起来,刘晓宇有些苦恼。回忆起来,李俊国略显无奈:浇多少水、挖多深的坑,多数市民不知道。后期还得当地工作人员再进行复工。

要种,就要种活!

为从根本上解决“年年栽树不见树”的问题,就得转换思路。“包栽、包活、包成林,一定十年不变”,如今,义务植树也树立了责任制。根据各单位在职职工人数和国家规定,每人每年设立5棵树的标准,划定各单位的责任区,任务落实到单位和个人。“三年造林,两年补植,五年管护,确保成林。”李俊国总结说,工程启动四年来,基地建设呈现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良好局面。到去年年底,整个工程已经完成造林1.5万亩,植树300余万株。

重数量,更要重质量。在烟台市造林绿化工程实施中,市林业局创新提出“项目化管理、工程化造林、专业化监理”的三化造林组织新机制。“这样下来,全市造林成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李俊国高兴地说。

环境提升区域价值

计划三年的水系绿化工程,今年是最后一年。记者在市林业局采访时,工作人员不断接到咨询电话,都是关于防护林建设、森林城市等水系绿化工程的相关内容。工作人员透露,时处“收官”之年,该工程也受到了格外的关注。

重点关注,源于其对市民的重要性。在蓬莱市平山河附近居住的市民,近几年切实感受到了植树造林的好处。“不仅绿化好了,连河道也一并治理了。”市民周正指着楼前的青山绿水说,最开始听说是植树造林工程,没想到开来的挖掘机和工程车,连河道里的淤泥也一块清理了。

水清了,树绿了,环境也好了。就连河两岸的房地产项目,也一度被带火了。用时髦的话讲,这是植树造林工程中的“捆绑经营”。李俊国介绍,像牟平的沁水河、鱼鸟河,莱山的辛安河等地区,也采取了这种经营方式。

小学生在南山公园参加植树活动。YMG记者初阳摄

新闻推荐

蓬莱税收宣传走进“美丽乡村”

本报讯(YMG记者姜晓通讯员王彤云张营方)日前,蓬莱市国税局组织工作人员走进“好客山东最美乡村”———蓬莱马家沟和木兰沟村,开展“携手美丽乡村、共建...

蓬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蓬莱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