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民生福祉温暖发展底色

烟台日报 2019-01-20 07:55 大字

YMG记者任雪娜慕溯今年烟台市将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目前,烟台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4273人全部纳入医保保障范围,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面推开,异地就医医保流程进一步简化、优化,全国异地就医联网定点医院总量达到72家。去年烟台市发放各类资助资金约3.1亿元,惠及学生12万余人次。今年,烟台市将继续推动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新投用2.7万个幼儿学位;高起点规划建设金山湾科教园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14个养老项目,新增10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3000张医养结合床位。今年烟台市要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全面发力平安高地。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以人民为中心,增进民生福祉,成为烟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追求和动力源泉。翻开《政府工作报告》,一个个民生“红包”,一项项民生政策,都回应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集中办好100项惠民实事,确保发展前进一步、民生改善就跟进一步,让烟台市人民享有更直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实在在的承诺,让与会代表、委员们振奋不已。大家认为,要把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在发展各个环节上,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补齐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民生短板,把民生保障网织密扎牢,为全城百姓的幸福生活兜好底。提升就业质量,筑牢民生根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住就业“基本盘”,就是给千家万户带去了“稳稳的幸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烟台市将提高就业质量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首位,今年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对如何提高就业质量,与会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乔巧代表长期从事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非常赞同《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这一立足点:“烟台市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为就业市场尤其是制造业输出了综合素质更高的劳动者,进一步增强了烟台的人力资源优势,下步我们还要在完善就业服务的同时,继续加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能力。”从用人单位的立场,方琼谊委员提出加强技能培训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建议。“对接烟台市重点发展产业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落实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制度,释放更多人才红利,更好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他说,同时,对有利于稳定和扩大就业的转型升级项目优先给予支持,形成一批新的就业增长点。教育作为民生之基,牵动每个家庭的心,也是烟台市民生工作重要发力点。去年,烟台市发放各类资助资金约3.1亿元,惠及学生12万余人次,烟台市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今年,烟台市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各项政策“含金量”十足:推动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新投用2.7万个幼儿学位;高起点规划建设金山湾科教园区……对此,杨平委员建议:“在提升智育的同时,开展中小学校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工作,提高烟台市学生体育运动技术和身心健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办好群众最关心的大事,为群众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医养有保障,建设国家健康城市织好民生保障网,少不了医疗保障这根“线”。目前,烟台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4273人全部纳入医保保障范围,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面推开,异地就医医保流程进一步简化、优化,全国异地就医联网定点医院总量达到72家。待遇不断提升、保障范围不断扩大、报销流程不断简化的医疗保障体系正逐步建立,实现了更高质量的病有所医。对烟台市越织越密的社会保障网,身在基层工作的由庆生代表感触更深:“老百姓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提高养老、失业、工伤等待遇水平,这必将为群众带去更多更直接的获得感。”如果说,重疾、贫困不是每个人都会遭遇的厄运,年老则是每个人都逃不开的生命进程。老有所养,成为很多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赵恒立委员说:“随着很多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人队伍,养老已经不是家庭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政府要鼓励公立养老机构与民营养老机构齐头并进,尽可能为养老产业提供优惠政策,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更好地满足养老需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14个养老项目,新增10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3000张医养结合床位。代表、委员表示,要实现建设国家健康城市的目标,就要加快医养结合试点市建设,不仅从基础设施、养老机构上发力,还要从小处着眼,完善城市社区服务功能,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举办社区食堂等,更加便捷地服务港城群众。构筑平安基石,畅享文化惠民平安,是衡量群众安全感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安定的“风向标”。无论是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还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谈及烟台市平安法治建设,彭成瑶委员竖起大拇指:“生活在烟台这座城市,我感到很放心、很安心、很舒心。”《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全面发力平安高地。“这必将为推动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守护着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代表、委员们表示。解决群众生活的小事儿,就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大事儿。着眼今年工作安排,“大力实施‘七五’普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创建法治建设示范城市”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直身处普法一线的杨希勇代表颇有感触,“实现服务体系完善,要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建设,通过平台汇聚更多、更优质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化、‘一站式’的法律服务。”他认为,要以便民利民惠民为目标,以融合发展为核心,以网络平台为统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将实体平台的深度服务、热线平台的方便快捷和网络平台的全时空性有效整合,推动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强有力的平安法治建设,也为百姓的文化生活护航。当下,烟台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取得进一步提升,构建起“全门类”文化产业体系,实现了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三连冠”。数据显示,去年烟台市文化惠民演出2400场,建成13处城市书房,举办全民阅读活动3000多场。今年,文化事业建设亦凝聚起百姓心声,为生活“增色”。《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坚持文化惠民,促进县级图书馆提档升级,持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对此,张胜云代表认为,“全民阅读工作的开展仍有很大空间。”他说,要大力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着力打造农家书屋示范点,将其纳入各县市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同时,促进书香烟台建设规范化,合理建设公共图书服务设施,营造良好的公共阅读环境,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推动居民阅读率不断上升。

新闻推荐

烟台市人大代表曹庆礼: 解决民营企业两证名称不一问题

本报讯(YMG记者刘晓阳摄影报道)民营经济现在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今年“两会”上,市...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