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龙口凡人善举从“盆景”发展为“风景” “最美龙口”品牌不断擦亮

烟台日报 2018-01-14 08:45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唐琦超隋文磊YMG记者刘洁摄影报道)6年前,一个只有24岁的美丽女孩,用自己的一条腿换取了一条生命,她的“美丽”传遍全国,她就是被称作“最美女孩”的龙口姑娘刁娜,龙口“最美”也由此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短短数年,“最帅西装男”孙义良、赵海生“7·31”最美救人群体、“最美微信女孩”麻玮、“最美护士”王菁、“最美企业家”张伟……凡人善举在龙口不断涌现,由“盆景”到“风景”,由“风景”到“风尚”,龙口“最美现象”愈演愈烈,一座好人涌动之城已然呈现。

龙口“最美现象”并非偶然现象,与龙口市扎实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密切相关。近年来,龙口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以“四德”工程为引领,大力弘扬“诚信、崇商、友善、进取”的龙口精神,积极创建“孝德在龙口”“诚信在龙口”两大活动品牌,先后推出“孝德文化节”,制定“龙口市民孝贤行动标准24条”,全民签订赡养协议,推出“争创文明集体争当道德模范”活动,组建“龙口诚信联盟”,这一系列活动和举措凝聚起了龙口孝德和诚信的力量。可以说,通过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的体系建设,龙口的社会道德从一人一家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向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不断拓展,并最终“成长”为渐趋完善的发展路径与体系框架。据统计,仅去年一年,“龙口最美”就被央视报道过7次。龙口最美现象正像蒲公英种子一样播撒着,如同蝴蝶效应般传递、感染、影响着人们。“‘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我们结合传统节日,以培育市民孝德为抓手,大力开展‘四德\’工程建设,为‘最美龙口·好人之城\’品牌树立奠定了基础。”该市主要负责人表示,培育市民高尚品德成为龙口市开展文明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九九重阳节在龙口不单单是“老人节”。自2012年开始,龙口市每年都在重阳节这天举办孝德文化节,以传承优良传统,倡扬孝德新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孝贤义举备受敬重,孝贤榜样层出不穷,截至目前,龙口市已连续举办六届孝德文化节。在孝德文化节当天,不仅有歌颂孝德的文艺节目,还对一年里涌现出的“新二十四孝贤”、“最美孝心少年”等优秀个人进行表彰,这些优秀个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最美龙口·好人之城”的高尚内涵。

2017年,龙口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荣誉背后,是千千万万龙口人的无私奉献,是乐于助人美好品质的共同汇聚。创城的主角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在街头、路口,有挥动小黄旗的交通志愿者;在社区、乡村,有为民解难的义工、党员干部;在各大车站、广场、公园,有徒手捡垃圾的市民……他们以点点文明的火花,汇聚起城市文明的火炬。如今,在龙口共有600多支志愿服务组织,1.5万名志愿者在进行助学、助残、敬老、救灾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志愿服务活动覆盖全市所有社区、小区、村庄,“好人手拉手”志愿服务品牌愈发响亮。最美人物不断涌现,并先后有1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1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5人入选“中国好人榜”,4人获得“省级道德模范及提名奖”,36人入选“山东好人榜”,好人线索推荐数量和入选人数均居全省前列,“最美龙口·好人之城”城市品牌影响力持续扩散。

从萌芽吐新,到绿意荫荫、成长壮大,龙口道德建设如今已如苍松劲柏扎根于沃土,呈现出勃勃生机。一个好人,带动一群好人;一群好人,托起一座城市。“龙口最美”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良性连锁效应,2017年,龙口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龙口最美”正在成为龙口市63万人民的自觉行动,争学“最美”、争当“最美”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新闻推荐

把医疗资源下沉到群众身边 龙口卫计局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展分级诊疗、医共体建设破题……龙口市自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五年来,龙口卫计局大胆探索先行先试,通过开展医养结合工作、城乡医生手拉手、家庭医生签约...

龙口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龙口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