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引领 守护心灵 全面打造心理健康服务新格局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改善医疗服务纪实
今年8月19日是我国第三个医师节。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病例解析大赛在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举行,来自各临床科室9支代表队的22名精神科医师参加了比赛。大赛通过病例陈述、诊断治疗等多环节展示,进一步规范了诊疗行为,提高了精神科医师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
强化基本技能,提高诊疗质量,是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改善医疗服务、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这一主题,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安全为根本,不断加强医院标准化建设。从2016年3月,正式被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命名为“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到2019年12月25日,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复审现场评价顺利通过,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紧抓健康中国建设机遇,高点定位、高标推进,医院的内涵建设、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加强专业化管理
助推烟台市精神卫生事业“再拔高”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作为一所集医疗、预防、科研、教学、司法和劳动能力鉴定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以临床精神病学、儿童精神病学和社会精神病学三大领域为主体的服务体系,突出亚专科建设和特色病种诊治。同时,承担着周边县市区精神病院和综合性医院精神科疑难疾病的会诊和指导工作。
2014年5月,医院与国内顶级精神卫生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成功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借力强者优势,搭建科研、医疗、学习三大平台,全面提升了精神疾病的防治能力。6年来,医院先后邀请北京大学第六医院20名专家来院进行医疗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门诊教学、学术讲座等系列活动,使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显著提升。医院在成为鲁东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生实践基地,滨州医学院、青岛大学医学院、潍坊医学院教学医院的同时,精神科被确定为山东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临床心理科为烟台市临床重点专业,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和精神卫生社会防治处于省内领先地位。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医院建立的市、县、乡三级社区防治网络体系,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精神病社区防治的“中国-烟台模式”。近年来,烟台市实现社区防治网络的再升级,逐步建立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社区防治网络体系。
市心理康复医院充分发挥烟台市精神卫生工作的龙头引领作用,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排查、扎实推进督导考核、强化业务培训,开启了烟台市严重精神疾病管理的新局面。目前,烟台拥有市级精神卫生机构两家(烟台市精神卫生中心、莱州市荣军医院),县级精神专科医疗机构7家,开设临床精神(心理)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17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158家;烟台市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共有精神科执业医师108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精神科执业范围医师147人,烟台市精神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截至2020年7月,烟台市在册患者32593人,报告患病率4.58‰,规范管理率93.51%,面访率94.13%,规律服药率79.10%,精神分裂症规律服药率79.98%,各项指标均处于省内前列。2014年,医院代表烟台市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烟台市分别在2016年、2019年与兄弟市一起,代表山东省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岗位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团体二等奖的骄人成绩。《山东省精神卫生条例》全员网络培训考试人数、合格率均居全省第一。
一系列成绩的取得,为烟台市精神卫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气象。2017年烟台市被确定为山东省心理健康服务与精神障碍综合防治试点市,2019年又成功入选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市。一方面,市心理康复医院承担全国试点的前期调研、工作方案制定、对各县市区工作督导考核等任务;另一方面,负责烟台市心理卫生服务平台和烟台市心理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在心理健康测评、心理援助热线、危机干预预警、严重精神障碍防治等领域,不断满足烟台市民及重点人群的心理服务需求。
提升医疗质量
打造专科医院“新品牌”
8月19日医师节当天,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召开庆祝大会,将为病例解析大赛的获奖医生进行颁奖。“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狠抓业务技能、提升诊疗水平的良好学习氛围早已在市心理康复医院蔚然成风,为练就一支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服务优良的学习型医疗团队夯实了基础。
定期开展院内优秀病历评选、病例解析大赛,组织承办烟台地区抑郁-焦虑病例解析大赛,组织承办(烟台站)基层精神科医师临床诊疗规范化培训……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和医疗安全上,可谓不遗余力。
医院修订完善核心制度16项,加强核心制度的系统培训与考核。加强病历书写规范,强化病历环节质控,安排专人进行病历终末质控,进一步规范病历内涵。医院对抑郁症、精神分裂症2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减轻患者负担。持续加强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国内一流精神病医院的交流合作,仅2019年就先后邀请国内知名专家6人来院教学查房12次,疑难病例讨论6次,开展专题讲座14次;外派业务骨干进修学习9人次。
医院致力于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发,先后开展基因检测、药物浓度检测、传染病八项检测等多项诊疗项目,使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同步提升,药占比控制在20%以内,基本药物金额占比达到60%以上,医疗收入占比达到90.48%。
2015年,医院引进远程会诊系统,加强了医院与国内知名医院的合作。2017年,购置“医患通”远程会诊系统,加强医院与兄弟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同年,以医院为龙头,与7家二级精神卫生机构成立烟台市精神卫生专科联盟,与5家地市级精神卫生中心成立胶东半岛专科联盟。2018年,协同烟台市4家二级精神卫生机构与省内16地市精神卫生中心成立山东省精神卫生专科联盟。2019年,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将远程医疗服务扩大到基层精神卫生机构,开展远程会诊20余人次,使更多的适宜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够获得省市级优质医疗服务。医院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形成了烟台市精神卫生发展的强大合力。
创新发展思路
聚焦服务模式“再升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心理疾病患者也逐年增多。在此背景下,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在原有心理咨询科、司法鉴定科等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又先后成立老年康复科、睡眠医学科、物质依赖科等新兴特色科室,并完成山东省成瘾认定机构的申报及现场认定工作,成为烟台市唯一一所具有戒毒资质的医疗机构。
在提升自身服务能力的同时,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心系患者,扎实开展便民服务,医院的门诊大厅设置就诊指南及楼层、科室分布图,配备自助机,开展微信自助付费等多项服务。推进预约诊疗,形成由现场、电话、微信服务号、网络等多形式为一体的预约体系,方便患者看病就医。落实“一室一诊”诊查制度,开通绿色生命通道,改善就医环境。同时开通省内异地联网刷卡服务,实现了省内异地联网职工医保个人帐户的“一卡通行”;取消居民精神障碍类慢性病门诊起付线,降低建档立卡贫困精神障碍类患者大病保险起付标准,切实解决了群众看病贵的难题。
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在不断发展的道路上,以“大爱”做导航,责任与使命双肩齐挑,积极投身各项公益事业。近年来,先后与市民政局、市残联联合开展“农村重度精神残疾特困人员委托医疗供养”“残疾人救助”等帮扶活动,救助贫困、残疾患者百余例,减免费用达120余万元。与龙口、莱州等9家县级医疗机构,开发区和莱山区10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双向转诊机制,与多个县市区签订高风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一站式救助”合作协议,构建起“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机构减免—医疗救助—扶贫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贫困再救助”等六重保障的即时报销平台。并先后选派3名业务骨干前往西藏日喀则市参加援藏支医任务,指导当地开展精神障碍防治现场复核、诊断、分型、随访管理及临床人员培训等工作。
2017年,医院组织成立烟台市心理卫生协会,协会会员涵盖医疗、教育、民营企业等各行业共计136名,每年举办各类心理健康讲座百余场,受众达数万人,为烟台市民提供了优质便捷的心理支持、咨询和干预服务。医院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的“五进”活动,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利用“互联网+心理”服务模式,医院与网络数据平台合作,定期推出心理健康自测自评程序,帮助烟台市民及早识别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科学掌握烟台市人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全面提高了烟台市精神卫生和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
通讯员 丛冰 YMG全媒体记者 高少帅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了谋利,将工业盐冒充食用盐贩卖给他人腌制蔬菜,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侵害了不特定多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必将付...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