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百万鱼苗“游”入天津, “南鱼北育、南鱼北养”再次实现突破
2012年烟台市开始创新研发“陆海接力”模式,将全封闭工厂化和离岸智能网箱有效结合,根据季节变化交替生产,顺利解决南方温水鱼类在北方无法过冬的难题。
目前,烟台市利用两项技术成功养殖出红鳍东方鲀、牙鲆等10多种名贵海珍品,产品均取得无公害认证,陆续开始上市、出口。从此,烟台市再添多条“创汇鱼”,预计年带动产业经济效益20亿元以上。
6月10日,两辆满载珍珠龙胆石斑鱼苗种的活鱼运输车从莱州出发,直奔天津。它们将在当地生活1年,然后陆续走上百姓餐桌。这不仅为国内和东南亚地区美食爱好者,增添舌尖上的美味,而且共计100万尾的数量,体现烟台市“南鱼北育、南鱼北养”养殖模式的突破和成熟,凸显了烟台市高效生态渔业的优势。
百万尾“南方鱼”输往天津
上午8时,明波水产车间一片忙碌。数十位工人分工协作,捞鱼、计数、装车,各种标准化操作彰显出现代渔业风范。
“这批珍珠龙胆苗种共有100万尾,全部被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次性订购。”该公司生产部经理庞尊方高兴地说,该批苗种通过苗种繁育和循环水苗种中间培育阶段,目前苗种平均规格在10cm以上,健康活泼。“珍珠龙胆属暖水性鱼类,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环境能力强、味道鲜美等优点,在东南亚餐桌上非常受青睐,此次烟台地区的企业繁育成功,体现了科技的力量,证明了烟台的实力。”水产领域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新富告诉记者。
南鱼北育打破传统模式束缚
南方温水鱼在北方安家,出发点在“陆海接力”高效养殖模式,根基在于循环水养鱼系统。在该企业循环水养殖亲鱼车间,圆形的养殖池里,清澈的水流循环流动,珍珠龙胆的亲鱼品种———龙胆石斑鱼和老虎斑在水中游来游去。“受地域、气候、水质等条件影响,开展珍珠龙胆等鱼类繁育和高效养殖,孵化率、苗种成活率、成鱼生长速度等波动较大,因此,要实现南鱼北育,如何高效利用有限水资源是第一要务。”该公司副总经理毛东亮介绍,以往在养殖、繁育一些南方珍贵鱼类时,烟台市通常采取将它们冬季搬到南方海域过冬,5月初再搬回烟台工厂养殖的方式。这导致,我们对南方依赖加大,生产成本极大提高,仅明波水产一家企业,一年无形增加成本上千万元。
为实现南鱼北育、南鱼北养,打破传统模式束缚,2012年烟台市开始创新研发“陆海接力”模式,将全封闭工厂化和离岸智能网箱有效结合,根据季节变化交替生产,顺利解决南方温水鱼类在北方无法过冬的难题。
养殖方式带来产业变革
100万尾珍珠龙胆苗种启运天津,这标志着烟台市繁育的珍贵南方鱼苗成活率再获提高,也凸显了烟台市高效生态渔业的优势。“用‘陆海接力\’模式和循环水养鱼系统养育出来的鱼类,比南方海域靠天然海水繁育的鱼类要‘金贵\’许多,因为它们完全达到了无公害标准。”莱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提建新介绍,近年来,该市大力推行循环水健康养殖模式,应用全封闭、半封闭、养殖池复式结构改造、养殖大棚与配套池塘综合利用等多种循环水养殖模式,促进了渔业资源与环境资源的和谐发展。
水产养殖方式的变革,将带来一场整体产业的革命。目前,烟台市利用两项技术成功养殖出红鳍东方鲀、牙鲆等10多种名贵海珍品,产品均取得无公害认证,陆续开始上市、出口。从此,烟台市再添多条“创汇鱼”,预计年带动产业经济效益20亿元以上。全市水产养殖行业从第一产业开始向第二产业进军。YMG记者姜乾通讯员晓梅摄影报道
车间工人正在捞鱼装车。
新闻推荐
“百岁生日不为奇,光荣属于共产党”。莱州市平里店镇贾邓百岁老人杨煦宗的家门口,有一幅“别致”的对联,这是老人自己写的。“饭快做好了,你们来一起吃...
莱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