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莱州市虎头崖镇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实现了全镇农村“农庄式”生产模式改造———, “土地流转”变奏农庄生产曲

烟台日报 2013-08-04 17:58 大字

2012年3月,莱州市虎头崖镇开始在全镇倡导推广以花卉苗木种植为主导的“美丽产业”,试图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实现农村土地的合理集中和有序利用,从而完成全镇农村的“农庄式”生产模式改造。那么,他们的探索实践是否真正行之有效,是否可为农村老龄化土地经营问题提供一个成功案例?时隔一年半时间,昨日,记者再次来到“实验区域”深入调查。

昨天上午,74岁的孙乐善在莱州市花奇园林的温室花房里,为那里培育的名贵花木洒水除草。尽管他依然是农村户口,但他的实际身份却已经由普通农民转变成为产业工人。“1年前,我把一家六口全部的土地,租赁给了花奇园林,土地共5亩4分,租期17年,我们现在是真正的‘失地农民\’。”孙乐善说。

孙乐善是莱州市虎头崖镇东宋村农民。2012年,在全镇大力发展花卉苗木培育种植“美丽产业”大潮中,东宋村引进花卉苗木培育高科技企业花奇园林,通过“土地流转”,以租赁的形式实现了全村240亩土地的集约化种植,涉及农户127户。其中,约有20%的农户,将全家人的全部土地租赁给了花奇园林,另外一部分农户则只租赁出部分土地。“在我们与花奇园林签订的土地流转租赁合同中,村委以丙方的身份出现,主要负责监督甲方花奇园林按时足额发放土地租赁金给乙方。”孙乐善说。

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经过前期的迷茫,一年后,逐渐习惯了企业化、集约化和高科技苗木产业作业模式的孙乐善一家,反而成了全村人羡慕的对象:现在的孙乐善,除了每年能拿到合同约定的补偿金外,每月还可以得到1800多元的工资,收入比之前翻了好几倍。

“我们村共有农户832户,耕地面积2056亩。长期以来,受水浇条件等多方面限制,村庄以种植传统作物为主,每亩地年均纯收入在600至800元之间。”虎头崖镇东宋村村委会主任孙修海介绍,像张乐善这样的高收入,可促使生活质量攀上两个台阶。

在村民与花奇园林签订的土地租赁合同中,清楚标注着,村民每亩地的租赁补偿为前两年每年800元,第三年900元,第四年1000元等,同时,村民还可得到一次性的青苗补偿,标准为每亩1000元。“在引进花奇园林的当月,东宋村就完成了全村127户参与土地流转农户全部土地租赁合同的签订。”孙修海说,现在这些参与流转的农民,一部分成为花奇园林的产业工人,另一部分则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或颐养天年,或外出务工,生活变得更安逸,收入也更高。

“全镇这样做,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为解决十年甚至五年后,农村土地无人耕种的问题。”莱州市虎头崖镇镇长林军波说,受“进城”观念驱使,当前,该镇大量农村青壮年选择了进城务工甚至定居,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两年来,东宋村仅批出宅基地一处,而其他村甚至出现了十多年未批宅基地的农村常住人口负增长状况。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使得目前农村大量的土地集中在60甚至70多岁的老人手中。”

当前,中央推出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充实农村力量,农村土地耕种已实现“零成本”。林军波介绍,土地耕种零成本导致了农民以拥有土地为荣,但农村常住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又使这些土地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耕作、管理都跟不上,有些甚至于抛荒。在这种情况下,引进高科技农林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实现农村“农庄式”生产模式改造,是镇上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

通过土地流转,目前,虎头崖镇已引进花卉苗木生产基地10个,发展种植大户28家,种植面积突破5000亩,成功入围山东省花卉苗木百强镇。

YMG记者姜乾通讯员朱晓兵郑卫军刘爱莉摄影报道

孙乐善在进行花卉养护

新闻推荐

抓牢蓝黄战略机遇加速崛起西部增长极, —专访莱州市委书记李明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中心组读书会精神,抓牢‘蓝黄\’战略深入实施的重大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提标争先、凝心聚力、狠抓落实。”1日上午,莱州市...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