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五年长成摇钱树 大棚每亩收入上万元
本报讯(YMG记者李鑫通讯员王杨王松凤于秋丽)在“种倒霉”的质疑声中起步,历经五年摸索,蓝莓终获丰收,莱州市金城镇小官庄村五年蓝莓博弈印证了科技种田硬道理。昨天上午,莱州市金城镇小官庄村王书青在大棚里采摘蓝莓。他告诉记者,今年蓝莓喜获丰收,亩产达到1200斤,按照每斤100元的收购价,他家近二亩的大棚蓝莓收入可达20万元,纯收入也十分可观。
小官庄村是一个果树种植专业村,2008年,在莱州乃至整个烟台地区率先引进原产美国的“浆果之王”蓝莓,18家合作社成员总种植面积达到100多亩,同时注册了“金寿”商标。蓝莓种植对农民来说有很大风险:两年内不会有回报,一亩蓝莓苗种的投入就达5000多元,其他各类生产投入每年1万多元。当时,村里人纷纷抱着看热闹的眼光看待这些“吃螃蟹”的人,“种蓝莓、种倒霉”的说法是当年村里流传的一个说法。
合作社社长王士奎告诉记者,2011年,本该是蓝莓收获的年头,但他们并没有感受到蓝莓丰收所带来的喜悦。由于蓝莓“水土不服”,他们又对水、肥、土地酸碱度把握不当,损失了不少苗,近乎绝产。眼见蓝莓没带来理想收益,5家成员放弃了蓝莓种植,蓝莓基地规模缩减到50多亩,合作社和收购商签订的订单收购合同也不了了之。这次挫折后,小官庄的蓝莓种植户加强了蓝莓栽培技术的学习,合作社也派人外出考察学习,并奔赴山东农学院请农业专家指导。2012年初,种植户王俊海又率先改成了大棚种植蓝莓。在乡亲们的质疑声中,合作社的种植户不断进行学习、尝试,终于迎来期盼的丰收年,他们的蓝莓长成了“摇钱树”。“真正的甜头在后面。”王士奎说,蓝莓产量较现在的市场需求还有很大缺口,相当长的时间内不用考虑市场销售问题。
新闻推荐
未成年人不慎失足检察机关“网开一面”, 帮他们找工作、重返校园
YMG记者李珑通讯员孙静洪波王馨帮助非法拘禁伤人的“少年犯”找工作;无证驾车撞死人的少年还能重返校园;涉嫌盗窃的小王进入敬老院当义工……近年来,莱州...
莱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