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种瓜法”用到海产养殖中,给“海田”休养生息的时间,扇贝连续十年获得丰收———, “亿元村”的富民路
从“西瓜村”到“扇贝村”,莱州市三山岛街道吴一村在两条发展道路上的徘徊,持续了近十年。最终,他们还是弃田入海,并因海而富。
昨日,吴一村扇贝育苗户吴玉涛开始整理他的网笼苗箱,为即将到来的出苗期作最后的准备。在他的三个育苗车间、1300多方育苗水体中,共育有扇贝苗20多亿粒。“以前只有80%销给本村养殖户,今年恐怕100%供给本村还不够。”吴玉涛说,在去年整个渤海湾都遭遇“扇贝之殇”的大形势下,吴一村的扇贝养殖却迎来大丰收,这使得今年该村的扇贝养殖规模再次扩大,扇贝苗供不应求。
吴一村扇贝养殖已连续十年丰收,这十年,是全村“哺海育海”的有力佐证。“一味向海伸手,不懂反哺,就永远不会因海而富。”在吴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俊玺眼里,“海田”也是田,从本质上讲,跟“西瓜田”并没有不同,同样需要休养生息,涸泽而渔肯定不行。
在当地人眼中,吴一村至今仍以“西瓜”而闻名。“吴一村的西瓜特别甜,很多人都驱车几十里,特意到这个村来买西瓜。”三山岛街道单山村村民王京业介绍,“吴家庄子西瓜”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十分有名,价格再高也不愁卖。
在很多人眼里,“吴家庄子西瓜”甜是因为该村土质好,但吴俊玺却并不这样认为。吴俊玺介绍,吴一村共有可耕地3780多亩,但每年的西瓜种植面积却从未超过200亩,“这并非因为种西瓜不赚钱,而是要想西瓜甜,一块田种一茬西瓜后,二十年内不能再种西瓜,否则就会影响西瓜口感和产量。”
正是因为重茬原因,最终吴一村没有选择继续发展壮大西瓜产业,而是在保证200亩以内的西瓜种植面积基础上,开始弃田入海,发展扇贝养殖。
吴俊玺告诉记者,即使弃田入海,他们也始终没有放弃“种西瓜”的思路,而是把“耕西瓜田”的办法,用到了“耕海田”上,全村通过科学养殖,给海田休养生息的时间,年年获得丰收。
“适时反哺、哺田养田,这其实就是种优质西瓜的思路。”吴俊玺说,扇贝养殖本来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但实际上,吴一村扇贝养殖却连续十年丰收,这样的情况,在业内十分罕见。
哺海十年,吴一村因海而富。2011年,在渤海湾扇贝总体歉收的大形势下,吴一村扇贝再次丰收。据统计,2011年,吴一村全村全年收入达1亿元。
YMG记者姜乾通讯员晓兵国臣晓鹏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一场喜雨,给烟台市小麦拔节生长提供了帮助,不仅省下农户功夫钱,还节约了种植成本———, 好雨促粮丰
春雨贵如油。昨日,烟台市喜降春雨,给小麦拔节生长提供了有利帮助。记者在田间地头看到,虽然正在下雨,但农民们的积极性丝毫没有被雨水浇熄,他们正忙着在...
莱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