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峡人”在烟 年

烟台日报 2011-11-13 18:32 大字

YMG记者姜乾通讯员朱晓兵王松凤姜爱萍摄影报道

十年前,“三峡移民”的烙印曾深深刻在他们心中。十年过去了,在生活习惯、种植方式、地域文化、语言习俗的碰撞与融合中,这种烙印正在逐渐淡化消失,他们已逐渐认同了自己“莱州人”的身份。

2001年,一部分“三峡人”背井离乡,移民莱州。10年过去,他们乡音未改,仍坚守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固守着自己对家乡的怀念与热爱,但“异乡”多年,他们的生活轨迹已不可避免地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在不知不觉中融合。而今,他们彻底认同了自己“莱州人”的身份,他们由南而北落地生根。

习惯:在碰撞中融合

“这把镢头是我从老家带来的。莱州的镢头太窄,用不习惯。”10月31日,记者来到莱州市金城镇大西庄村,“三峡移民”黄永祥在开垦的地瓜田里,抡着镢头,他闷闷地告诉记者,移民后,当地政府为他家配备了一整套农资用具,但使用起来总感觉有些别扭,还是用自己在重庆老家的农具“更顺手”。

黄永祥,今年58岁,原籍重庆市忠县忠州镇郑公村。2001年8月14日,他与妻子周翠兰及同村两家乡亲移民莱州,落户在莱州市金城镇大西庄村。

黄永祥正在劳作的地瓜田,并非村里分给他们的口粮地,而是自己开垦出来的荒地,与家仅一街之隔。田里除了地瓜外,他们还种了些白菜、萝卜、辣椒、榨菜和大葱。“辣椒和榨菜种都是从千里之外的老家带来的,吃起来更有家乡味。”黄永祥说。

与黄永祥夫妇一起移民的,还有他们的女儿和儿子,目前,孩子们都已结婚,对象全是莱州本地人。“女儿不上班在家开网店,女婿在金矿上班,一个月5000多元,养家不难。”提起孩子,黄永祥有些得意地说,女儿已在莱州城区买了房,生活小康。

更让黄永祥感到骄傲的是儿子。他的儿子于移民当年在莱州参军,是烟台市三峡移民中第一个入伍士兵,目前是武警某部三级士官,曾多次立功受奖。

黄永祥的房子位于大西庄村最西南角,与其他两户移民毗邻而居。“房子是根据迁移人口确定的面积,村里统一标准建造的,10年了,还是很新很结实。”黄永祥开心地指着房子说,他家房子共有9间半,包括4间正屋、4间西厢房和1间半东厢房。与村里原住民的住房相比,他们的房子尽管已建成10年,但无论从房屋质量还是从建筑设计,仍属村里“上把栓”。

移民莱州后,根据移民数量,黄永祥家分到了8亩地,目前全部种植小麦和玉米等传统作物。“在重庆老家,我们只有2亩半地,移民后分到这么多土地,曾开心得几天睡不着觉。”黄永祥有些夸张地说。

在重庆,水稻是主要种植作物,但黄永祥也有过玉米、小麦等的种植经验,因此移民后,在粮食作物的栽培种植方面,没有遇到过技术障碍。“再没法种水稻了,还是有些怅惘,心里空落落的,不踏实。”黄永祥的妻子周翠兰说。

尽管已移民北方,不能种植水稻,但黄永祥一家仍坚守着买大米,吃米饭的生活习惯。“村里很照顾我们这些南方来的移民,每年都发大米。普通村民每人每年发10斤,我们能拿到20斤。”黄永祥说,村里对他们生活习惯的尊重和照顾,让他们觉得不拿自己当外人,有了家的感觉。同时,耕地面积从2亩半变到8亩,老两口却并没有感到更操劳,因为莱州是平原,靠大面积机械化作业;而重庆老家是山区,种梯田,土地非常零散,只能靠手拉肩扛,全部都是人工作业。这一切,让老两口逐渐喜欢上了莱州。

生活:在融合中扎根

除了种田,黄永祥夫妇俩先后养过牛、鸭、猪等家畜。现在他们家牛栏里,还有3头牛和5只鸭子,牛是养来卖的,而鸭子则养着下蛋,自家吃。种植、养殖同时发展,加之勤劳的生活习惯,让黄永祥夫妇俩的日子过得十分滋润,年均纯收入差不多到2万,收入水平远超移民前。

与黄永祥家前后一街之隔、毗邻而居的另外两户三峡移民,目前的生活水平同样小康。“周世金家养猪、养鸡,收入不比我们低;王建中家两口子都被村里安排在莱索集团上班,工资收入一个月7000多,比我们过得还好。”周翠兰有些羡慕地说。

据介绍,国家对于三峡移民的补贴部分以现金的形式发放到老两口的手上,另一部分则打在迁移地当地政府的专用账户上,用于为移民建设房屋、购置农具并逐月发放生活补助。10年前,在离开即将被淹没的家乡时,老两口放弃了几乎所有的大件家具,他们的兜里仅揣了3万元来到莱州,一切生活从零开始。

“刚到莱州时,两眼一抹黑,扎散着手看着陌生的家,不知道该做什么,不知道该如何让生活继续下去。”回忆起10年前刚移民时的情形,黄永祥感觉一切都恍如昨日却又似隔千年,“那时候如果没有当地政府的帮助,没有村里这些热情的乡亲们的帮助,我们一家子别说生活,单从精神上来说,就要崩溃了。”

就在黄永祥夫妇刚到莱州,一切都无所适从的时候,北方人热情豪爽的性情,让他们享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爱。首先是来自大西庄村原住民们的热情,让他们的孤独感和隔阂感,在几天的时间内就完全消失。“有送菜的,有送面的,一下子就让我们感觉,这里其实就是自己的家,这个村到处都有自己的亲戚。”黄永祥回忆说。

其次是来自当地政府和大西庄村村支两委的关爱,解决了老两口的燃眉之急。周翠兰介绍,刚到大西庄村时,他们连在哪儿买辣椒都不晓得,是村里安排了专人为他们引路,而且还主动为他们免除了3年的水电费,儿子参军,也全亏了镇上和村里。

“三峡移民的特殊身份,让儿子参军遭到了从无前例的尴尬,很多手续不好办理,镇上和村里都安排了专人去帮忙协调,最终儿子顺利参军。”周翠兰感激地说。

“作为三峡移民,他们为了国家利益,为了国家大局,放弃了曾经的生活、曾经的一切背井离乡,作为原住民,我们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不算啥。”莱州市大西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绍禹说。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黄永祥夫妇的生活很快就安定了下来。一个月内,几乎所有的一切都步入了正轨。10年后,他们成了地道的“莱州人”,除了在回大西南探亲的时候,偶尔还会谈起自己已经消失的家乡,其他的时间都在想,怎样才能在北方的莱州,把未来的日子过得更好、更滋润。

过去:在回忆中淡忘

按照北方农村的说法,黄永祥夫妇的“正间”是客厅,“东间”是老两口的卧室,“西间”则是为儿子和儿媳保留的房间,尽管他们都不在此常住。

在“西间”,大大小小的照片挂满了墙壁,有结婚照,有在莱州的幸福照。同样,在床旁梳妆台的居中位置,还端正地摆放着一本老相册,里面存放着从前在家乡的老照片。“上面的两个孩子,就是我们的儿子和闺女。后面这幢房子,就是我们的老屋,我们在里面生活了半辈子。”翻开相册,黄永祥指着其中一幅照片对记者说。

照片上,一个看上去只有十三四岁的男孩儿和一个差不多大小的女孩儿并肩而立,拘谨地微笑。他们的背后,是一幢十分破旧的老屋。“我们的老家在重庆市的城乡接合部,但生活条件和收入状况还是没法儿跟现在比。不过,那里毕竟是自己的故乡,说不想家,那是撒谎。”看着照片,黄永祥无法掩饰自己对过去和家乡的留恋。

留下了很多家乡的照片,但黄永祥夫妇并没有在最后一次离开即将被淹没的家乡前拍照留念。“有什么用呢?看了只会更伤感。”周翠兰说,相比于怀念过去,老两口还是更热衷于憧憬未来,“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儿子当兵,总不能当一辈子,还是要回来的,就希望退伍后能找个好工作,能好好过日子。”

每年四五月份,黄永祥都会义无反顾地回老家去趟,走走亲戚,访访朋友。“在西南老家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都在成都,回去就住他们家。”黄永祥说,春节期间,他们都在莱州过,不会感觉到孤独。跟村里的人都处得很好,没事儿就串串门子说说话,都很热情,也没感觉有什么隔阂。

在莱州,共有三峡移民65户、276人,涉及到金城、三山岛、沙河等5个镇街、23个村居。仅在金城一个镇,就有大西庄、龙埠、城子、万家4个村计12户移民。

“金城这些移民都是我们重庆忠州一个镇的,大家平时都有来往,过节也互相走动,跟走亲戚一样。”黄永祥说,在莱州,他们算是扎下了根,有了自己的人际圈子,也找到了自己的社会位置,生活越来越好,这一切,都得感谢党,感谢政府。

打定了在莱州落脚的念头,黄永祥夫妇开始谋划幸福未来。“想学点种植技术,种点儿苹果、梨什么的,这个挣钱多。”从没摆弄过经济林木的周翠兰说,从这个秋天开始,她就以打工的名义,给人家帮忙,“偷”学技术,准备做个真正胶东人。

相比妻子,黄永祥的心更“野”,他准备大力发展獭兔养殖,学习农机驾驶,参加合作社,到外地进行农机作业……

新闻推荐

腹有诗书,其品自高,其德自谦,其身自正。这是于鸿丽三口之家追求的目标,也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不平凡的收获———, 最是书香能致远

时值黄叶满地、寒气袭人的初冬季节,记者走进莱州市金城镇中学语文教师于鸿丽的家中,这个温馨的三口之家正围坐在一起读书,浓浓书香味扑面而来。书...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