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腹有诗书,其品自高,其德自谦,其身自正。这是于鸿丽三口之家追求的目标,也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不平凡的收获———, 最是书香能致远

烟台日报 2011-11-25 18:31 大字

时值黄叶满地、寒气袭人的初冬季节,记者走进莱州市金城镇中学语文教师于鸿丽的家中,这个温馨的三口之家正围坐在一起读书,浓浓书香味扑面而来。

书缘易结不易解

于鸿丽的书缘要从她的童年说起,小时候那一本本稚气的小人书,打开了于老师心灵的第一扇窗户,一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书中人物吸引了于老师阅读的欲望,用于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如饥似渴、难以割舍”。

这个缘分一结就是一生。“考大学填报志愿时,我毫不犹疑地填写上‘师范学院中文系\’,原因很简单,因为有书可读。”于老师告诉我们,一进大学门她先去寻找图书馆的位置。如此大的图书馆,如此多的书,她仿佛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一样眼花缭乱———读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读李煜无言独上西楼的忧伤;读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凄美;读海伦的坚韧,读保尔的刚毅,读于连的野心与爱情……“在书香中,我领略到‘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的情趣意旨;在书香中,我平添了一种处世不惊胜似闲庭信步的从容,这些都为我以后工作积累了宝贵的财富。”于鸿丽自豪地说。

每每晚饭之后,于鸿丽便会钻进散发着油墨香味的纸张里,“泡上一杯茶,捧上一本书,写点东西,是我最享受的时刻,一切疲劳和烦恼随之远去。”

买书绝不能“抠门”

工薪家庭的日子过得说不上阔绰,于鸿丽家里最耀眼的家具便是书橱了。

她告诉我们,这个五层书橱共藏有600余册图书。有她挚爱的文学名著,丈夫喜欢的国学经典,两人共同的最爱教育专著。“我女儿也有自己的书橱,看书也方便。”于老师随手指向她女儿的房间,原来由于女儿的房间面积太小,他们因地制宜,把一个多层的旧鞋架,改装成了一个简装的书架,竟然也可以收纳100余册书。虽然书架简陋,但这里承载着女儿的快乐,有女儿的梦和追求。

“可以节衣缩食,但唯一不能‘缩\’的是我们对书的渴求,有时候丈夫买一些国学经典巨著动辄上百块钱,女儿的一些儿童文学单本也要几十元,我真的有些舍不得,但想想他们读书时的喜悦,又觉得值。”于鸿丽周末常带孩子到图书馆去逛一逛,也是为了“蹭”几本书看。为了省买书钱,她便在“当当网”淘书。“网上书比城里书店便宜,我可以一下子买很多本,一次运费就邮到家门口,方便。”于老师告诉我们,他们家2002年就买电脑上了网,为读书学习开辟了另一条途径。

读书之余,于鸿丽还爱写点东西,不仅在博客里写满读书的心得体会和对人生、生活、教育的感悟,还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德育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了30多篇文章。

“天堂如图书馆一般”

于鸿丽与丈夫的结缘,也是源于书。

“在镇教委组织的青年教师读书演讲比赛中,我们一起探讨关于演讲稿的撰写问题。他欣赏我的书卷气,我也觉得他有读书人的样子,志同道合使我们两个人走到了一起。”于老师有点不好意思,现在他们有时为一篇论文该怎样写而唇枪舌战,争得面红耳赤;有时又怀揣一点稿费出去打一顿牙祭,搞一点浪漫。有书为伴,其乐融融。

身教重于言传。作为教育工作者,于鸿丽深知,与其喊破嗓子“让孩子多读一点书”,不如作家长的亲自做出样子。“我和孩子爸爸都喜欢看书,一有空,就各自拿起书报阅读,女儿看在眼里,潜移默化中,也把看书当成一种休闲方式。现在,聚在一起开个家庭读书会已经习惯了。”于老师骄傲地说,女儿涉猎广泛,《一千零一夜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早就读过了,还喜欢读郑渊洁、杨红樱、秦文君、伍美珍等儿童文学家几乎所有的作品,作文曾获第十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十余篇作文和绘画作品在各类比赛中获过奖。

“书是无穷的宝藏,丰润着我们的知识;书是快乐的天堂,伴我们全家度过了一年又一年。”采访结束,于鸿丽老师说,她总是想象天堂如图书馆一般。

凯勒说过:“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载着书香,这个温馨和谐的家,正如一艘鼓满了风帆的船,驶向更加幸福美满的明天。

通讯员姜文伟陈涛梅多芬王松风

YMG记者姜春康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莱州优质鱼产业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本报讯(YMG记者姜晓通讯员宋建海)近日,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有关单位专家,对莱州市承担的2010年度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进行验收后,认为项目按...

莱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