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林木,永不贬值的财富, ———回眸三年大造林(下)

烟台日报 2011-01-14 18:46 大字

隆冬时节,置身港城大地,无论是漫步在乡间村里,或疾驶在高速路上,或驻步于城区广场,目之所及,四周树木林立:团团黑松簇拥、排排白杨高耸、行行银杏接龙。

满城绿意的背后,巨额资金提供强劲支持。自2008年烟台市启动三年大造林工程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0亿元,其中,国家、省林业专项资金9341万元,市级财政投入造林专项资金5100万元,县级财政投入4.2亿元,成为烟台市历史上财政造林投入最多的时期。

三年投入10个亿,值不值?值!

丰产林,百姓增收新渠道

尽管时值冬日,身处莱州市沿海防护林,仍能感受到树林特有的氛围:一马平川的海岸线上,整齐划一的黑松、白杨,昂扬挺拔,绿意簇拥,让人有小鸟入笼的感觉,也有一份宁静恬适的回味。

沿着防护林深入,走过层层黑松,前方树木豁然拔高,那是一片属于百姓的丰产林。

清晨,冷风阵阵,莱州市土山镇东薛村村民苑玉竹身披一件棉衣,一路哼着小曲,来到村北自家承包的丰产林地。“每天早上到这儿来看一看,心情好,气也顺。”苑玉竹高兴地说,眼看着树木一季一个变化,一年年长高,他欣喜不已。

“树木成材,要四年时间,成材后,每棵最少卖40元,一亩地110棵,我承包的28亩,收入在12万左右。”苑玉竹扒拉着手指,算出了这样一笔账,“相当合算,比种粮强多了。”

东薛村所处的位置,紧挨大海,长期海水侵袭,导致该村田地沙质化,种粮收益低。当地政府结合本地实情,本着“造林不能屈于农,生态经济两手抓”的长远眼光,(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百姓过年理念逐渐改变,不再围绕旧俗和礼仪而忙年, 莱州:新年新风尚

“这些花灯真好看,有荷塘月色、龙王神庙、鲤鱼跃龙门,尤其是高达10米的龙腾盛世太有气势了。”昨天,津津有味看灯会的杨大爷手拿相机比划着对记者说,以...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