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冰带绵延七八里,对当地居民有何影响———, 探访莱州湾的“冰封生活”

今晨6点 2010-12-28 01:47 大字

50马力的机帆渔船在冰窟窿里挣扎着,船老大任式壮从船头跑到船尾,再从船尾跑到船头,眼睛一刻不离地盯着冰面。岸上,五六个粗壮的渔家汉子大声吆喝着,给他支招、领航。“你别往前顶了,顶也顶不动,往后倒倒车”、“右边,右边,注意你的右边”……

昨天下午,莱州湾告别了短暂的阳光,再次被阴霾笼罩。在虎头崖镇新港,一条渔船正在靠港,虽然只有几锚链远的距离,却好像隔着一座冰川。

数万海鸥争抢一块裸露水面

蔚蓝色的大海消失了!27日下午,记者沿着长达5公里的虎头崖防潮堤巡行,白色的冰面似乎与海天相接,一眼望不到际,只在靠近岸边的地方,融开了足球场大小的一片水洼———这个仅存的栖息地竟聚集了数以万计的海鸥,远远听到记者的脚步声,受惊的海鸥立刻云一样地飞起来,几乎把周围的海滩都遮蔽了。“昨天冻得更厉害,今天气温有所回升,海上的冰化了有一半,就这样至少也冻出去5里地。”虎头崖镇政府的王先生对记者说,“今天晚上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4℃,如果风不大的话,明天的冰冻面积可能还会增加。”说这话时,王先生扭头看了看防潮堤的另一侧,那里迎海伫立着一排风电机,此刻巨大风车桨片一动也不动。“真希望能来阵风。”他说。

气温骤降、无风浪浅是导致莱州湾今年再度结冰的原因,目前海冰带集中在莱州湾朱旺、海庙和虎头崖一线的几个浅滩港口,莱州港由于泊位较深,尚未出现结冰现象。

然而,亲眼目睹之下,莱州湾的“凝固”程度超出记者的想象。面对坚冰的围困,渔民怎么办?沿海的养殖户又该怎么办?

无法出海,渔民很淡定

在莱州虎头崖镇新港,十几条扇贝养殖船“弃海登陆”,在码头上一字排开,船底垫着厚厚的沙袋防止磨损,船体两侧还有多根木棒支撑加固。“扇贝早就收完了,有了去年结冰的教训,我们赶在第一场雪之前,便把养殖船吊到岸上保护起来,现在水里跑的都是捞海肠的船。”渔民刘师傅说,他正在给船做修缮、保养,两手沾满了油污。

码头在前面拐了个弯,远远传来柴油机的咆哮声,船老大任式壮为了靠岸,已经足足折腾了半个小时,他一会操作轮机倒车,一会加大马力前进,蓝色的船壳挤压着足有两寸厚的冰层,一厘米、一厘米地移动着……突然,船舱中部腾起了一团黑色的浓烟,引来岸上人群的一片惊呼。“这样下去,发动机会受不了的!”一位老渔民说。

这位渔民叫任东平,今年50多岁,已经驾船打渔二三十年了,他和任式壮都是西原村人,他说,村里有10几条渔船,大都是打海肠的,往年不结冰的话,能一直打到腊月年根,看今年的情况,大家只能从现在起就歇手休息,静待来年了。伴随着欢呼声,任式壮的船终于靠岸了,岸上的人忙着帮他系缆绳,整理锚具,他也终于有功夫擦一擦满脑门子的汗水了。任式壮当天并非是出海,莱州湾结冰后,他的船一度停泊在海庙港,他原想趁今天气温回升,把船开回家门口的虎头崖镇新港,不料靠岸时会遇到这么大的阻力,还好有惊无险。

“海上只要一结冰,咱们本地渔民都有经验,一般不会出海,因此没有听说在海里被困的事。”任东平说,“外地渔船就不好说了,他们往往一看天好就冒险出海打渔,去年就有外地船因此被困在海里,幸亏被咱们的人及时救援了。”

虽然被迫提前“休息”,少挣了一些钱,但渔民们都显得很淡定。“明年再干呗,俺要回家准备过年喽。”任东平笑呵呵地说。

海洋结冰很复杂难测,很难像大风、降温等一样做出准确的预警。不过与去年相比,莱州当地政府应对得更加从容。以虎头崖镇为例,镇政府已为沿海重点村庄配备了新型渔用超短波对讲机,通讯距离可达到80海里,可以及时传递气象和渔船的动态信息,并组建了由37条渔船组成的应急救援支援队。

海参大棚里的幸福生活

电视机里播放着天气预报,小饭桌上摆着热腾腾的饭菜和半杯残酒……记者贸然造访时,海参养殖户赵新璋正和妻子吃晚饭。海边的养殖小屋虽然简陋,但是很温馨,土暖气烧得烫手,一进屋记者的眼镜片便蒙上了一层水雾。赵新璋递过一支烟,自己也点着一根,说:“天黑,你们可能看不清,外面露天的养殖池都冻上了,不过咱屋里挺暖和,住着不遭罪。”

赵新璋今年54岁,搞大棚海参养殖已有三年了,现在他的两个大棚里育了两千多斤海参苗,由于采用地下水循环养殖,水温比较适宜,预计到明年春天至少能长到五六千斤。“这一拉溜海边有好几家海参养殖户,我专门给他们提供海参苗种,今年秋天我育的海参苗最高卖到260元一斤,销路很好。”赵新璋说。

据赵新璋透露,水温如果低于5摄氏度,海参就会冬眠,像海边修建的那些大型养殖池,由于结冰的缘故,海参全都停止了活动和进食。这会不会影响到春节市场的供应呢?

赵新璋说,大可不用担心,因为大棚养殖的海参还在正常生长,供应充足,市场行情也很好,现在鲜海参的价格是每斤100多元,不过春节期间可能还会涨。

新闻推荐

买农药为防树染病,喷药后树真的病了, 莱州果农来3·15现场维权

本报讯(YMG记者刘军)这两天,对众多果农来说,是给果树施肥、杀虫的时节。可今年65岁的莱州市金城镇凤毛村村民武克成,却放下农活,提前一天赶到烟台,花了50元住了一晚...

莱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