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举!老育种家向母校捐百万元助学 青岛农业大学将这笔捐助定名为“何安奖学金”

农村大众报 2021-09-03 14:08 大字

何启伟老人和他编著的专业书籍。8月24日,记者从青岛农业大学获悉,该校校友、山东省农科院蔬菜专家何启伟,今夏为该校园艺学院捐款100万元,用于蔬菜育种、栽培人才的培养。这是青岛农业大学建校70年历史上首位为培育蔬菜育种、栽培人才,以个人名义为母校捐款的校友。

“这些钱对学生作用更大,

我生活上过得去就行”

何启伟是一位老济南人。1959年秋天,青年何启伟收到莱阳农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在历城火车站乘火车去莱阳农学院报到。“当时,莱阳农校是与济南农校齐名,培养了很多农业技术人才。1958年升级为莱阳农学院。年龄稍大的老师,都是新中国成立前知名高校的毕业生,老师们的学识深刻地启发了我。”81岁的何启伟说。

在莱阳农学院,何启伟还找到了人生伴侣——后来从事番茄育种的安振琴(取两位老人姓氏,青岛农业大学将此项奖学金定名为“何安奖学金”)。1963年,完成本科四年的学业后,果蔬专业毕业的何启伟被分配到山东省农科院,一干就是49年,曾任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蔬菜分团团长19年。

青年时代的何启伟曾经跑遍济南东郊、北园、西郊以及董家、唐王各个菜区,之后在开展日光温室蔬菜栽培研究中,又跑遍寿光、苍山、临淄等主要菜区,认识和结交了朱东海、李桂田等一群农民朋友。他们教会了何启伟书本上没有的种菜技术和经验。正是这些实践,让他在近50年的蔬菜科研生涯中,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先后编著了数百万字的蔬菜专著和科普专著。

这已经不是何启伟第一次捐款。1997年前后,他给省青少年基金会捐了3万元;后来,蔬菜所办阅读室,他捐了2万元;2012年,他为汶川捐款5000元。

捐出这么多钱,将来怎么生活?何启伟这样回答:“我对晚年生活要求不高,这些钱对学生作用更大,我生活上过得去就行。”

老夫妻约定捐款,

子女支持老人的决定

“我老伴一年前去世了,她生前同意我捐出我们的积蓄。我们生活节省一点,留点养老钱就可以,还是给学生们用价值更大。”谈起捐款,何启伟老人平静地说,“我和妻子都是莱农毕业,对母校怀有深厚的感情。我们要帮助青年学子们成才。”

何启伟的女儿何虹也告诉记者:“母亲在世的时候,父亲和母亲就约定了向母校捐款的事情,他们很感激母校的培养,要为学校尽一份力。希望这次捐款能作为奖学金激励更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何虹和哥哥都非常支持父母的决定。

在女儿何虹的印象中,父亲和蔼可亲、开朗健谈,对待子女包容体谅,对待亲戚同事真诚友善。

“我父亲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退休前出差下乡村、加班加点是常事,几乎不休周末。我们晚辈尽管没有取得像父亲那样的成绩,但是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会以父亲为榜样,尽我们最大努力做好。”何虹说。

“田间试验是第一战场,实验室是第二战场。第二战场要为第一战场服务。”谈起育种工作,这位老育种家激动地说。他希望,记者能把这个观点传达给青年科研工作者和大学生群体。

何启伟还叮嘱广大学子,育种要成功,要提前做好农民调查、生产调查、市场调查。第一,调查市场和农民的需要;第二,要了解现在品种存在的问题在哪里,然后采取可行的育种技术路径,明确提出育种方案;第三,要广泛收集资源,用科学的方法育成新的品种,并重视开展多点试验;第四,育成之后,要广泛示范,上下结合,听市场的反映,比如能否增产、能否增收。

何启伟老人的书桌上,堆放着好多部他编著的蔬菜著作。这都是他摸索大半生,拜农民为师、向农民学习的宝贵经验,也是他留给社会的宝贵财富,目前他已经将其中很大一部分捐赠给母校青岛农业大学。

农村大众报记者刘真真

新闻推荐

■莱阳破获一起盗窃草莓苗案

8月16日6时许,莱阳市谭格庄派出所接到群众隋某某报警:辖区某村村民苹果园内的草莓苗被盗,损失价值2000余元。派出所民警立即...

莱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