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用心守卫剪纸传统

烟台日报 2019-12-09 08:53 大字

YMG记者刘晋摄影报道有两千年历史的剪纸艺术,在烟台拥有大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今年59岁的山东省剪纸学会副会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强,是其中为数不多的、真正能够静下心来研究剪纸的传承人之一。他用了三十多年时间,静心研究、收藏剪纸。在他眼中,“剪纸不仅是美术的基本功,更能展现出鲜明的特点,从不同剪纸图案、手法中,就能判断出剪纸的用途和地域。”破损纸样勾起守护情怀说起烟台剪纸的历史,李强认为应该是从有了纸以后算起,“也就是从东汉到现在,是两千多年。”从全国看,现存历史上收录最早的剪纸是南北朝时期,在沈阳发掘的,大约有1500年的历史。而剪纸这两个字最早出现在杜甫的《彭衙行》里:“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但历史流传下来的民俗,不是正统的东西,所以文献记载很少。“把清朝之前的所有文献都拿出来,也成不了一个小册子。”他告诉记者,“有记载的,最早应该是万历年间的《莱阳县志》,但是残本。相对完整的是清顺治的《招远县志·除日》。我还收藏了一些元代的。据推测,烟台剪纸应该始于元代之前,因为到了元,剪纸技艺已经成熟了。”

剪纸,始终伴随着李强,在他小时候,剪纸是很普遍的。“会剪纸的人太多了。大部分都剪得很好。”而他的奶奶就是其中佼佼者。从看到剪,再到学,李强用了整整二十五年。“1980年我开始学画。到了1985年,在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思潮影响下,我有了将剪纸样式融入绘画的想法。”带着这个想法,李强回到老家,求助自己的奶奶。“我记得奶奶当时留下了三大本剪纸样式的画册,就埋在屋后的地里。”可当他拿着镐头去刨时,却发现这三本册子早已成了“渣”,“册子没了,奶奶就带着我去各家拜访,结果发现,很多老手艺人都没有了。我就产生了个简单的心态,想把这个东西留下来。毕竟再不挖掘保留下来,这些东西会越来越少。”三十多年收集到二十多万种样式有了这样的初衷,李强开始了漫漫下乡路,为此,他辞去了原本年薪二十多万的工作。“从开始下乡到现在,也有三十多年了。”他进过老人家,翻过垃圾堆,“有些老人在了解了我的想法后,会无偿把剪纸样式交给我,有的,则说什么也不给。”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就三番五次。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时间延伸,他的藏品越来越多,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他发现剪纸中的奥秘无穷,还有点考古的意思。“就拿朝代来说吧,要四处查究证明某种剪纸是哪个朝代的产物。比如麒麟,明代是卧着的,到了清代之后才站起来。目前我收藏了元代和明代的南音演奏剪纸以及明中期的剪纸。还有跟戚继光练兵有关的,比如‘盾牌舞’、‘小刀舞’。当然也不排除是后人仿的,但年代不会晚于明后期。”

如今,李强手中有二十多万种剪纸样式,“据我的调查研究,烟台剪纸的种类应该有三十多万种,其中有单色、多色剪纸,还有染色、填充色,光勾墨线,不同地方采用的手法也不同。再就是题材,什么节日剪什么样式,都是有讲究的。”走进校园传承剪纸技艺为传承剪纸技艺,李强现在在烟台职业学院、烟台艺校和烟台老年大学担任主讲。“我现在做很多东西都是免费的,比如进社区、到青少年宫做讲座。所有纸张、复印都是我自己掏腰包。我走到哪都这样。”

对于剪纸的传承,李强坦言,“全国都一样,都是很困难的。”虽然现在剪纸传承人很多,但真正能了解剪纸历史,恢复老样式的人却几乎没有。“现在的剪纸,大多都是单一色调。要重拾老样,需要多读书、多研究。”另外,经济利益也成了制约剪纸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前段时间,我用了80多个小时恢复了一幅老式窗裙,有人出了五千块钱。可这钱,跟自己的付出相比,是不成正比的。这就是很多人虽然喜欢,但他们却从事着别的工作。”

让他略感欣慰的是,不少学生对于剪纸的历史非常感兴趣,“他们可以把剪纸样式用在中国风的衣服上,也可以通过幼师专业,把剪纸讲给孩子们听。我上课的时候就经常鼓励他们坚持下去,用传统的文化符号去创作新的东西。”

新闻推荐

8旬老人学雷锋50年不间断

本报讯(YMG记者刘晓阳)居陋室而思天下,秉丹心以济苍生。8旬残疾老人于盛学,是一名平常但不平凡的老人。患耳疾障碍70余年、...

莱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莱阳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