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下辈子还要娶她为妻 丈夫为妻子写下“颁奖词”:柔肩担真情,妙手绘锦丝
本报记者 孟锋主办:日照市妇女联合会
黄海晨刊协办:日照万平口旅行社
三月:“女儿红”
“
如何为乡亲们脱贫致富架一座桥?从1988年,这个问题就一直萦绕在刚大学毕业的杨继华脑海中,为此她放弃了待遇优厚的“铁饭碗”走上了创业之路。
面对金融危机,她和合作者通过电邮、电话、登门拜访等渠道,寻找新的市场,使公司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
为应对国外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公司成立之初便着力于建立蔬菜、水果的标准化种植基地,“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改善了农民的种植结构。
诚 邀
3月底前,市妇联和黄海晨刊将联手送出一张关于2011年“三八妇女节”的“邀请函”——— 邀您推荐身边的“她”(最孝顺的媳妇、最体贴的妻子、最伟大的母亲,最乖巧的女儿,最敬业的女人,最让人佩服的创业者……)
“她”,或许是默默无闻的草根,或许是叱咤风云的女强人,或许是温柔纤弱的好妻子。
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地域,只要“她”在平凡背后有感人的故事,就可以登上黄海晨刊“众里寻Ta·女儿红”为“她”搭建的舞台,成为晨刊“新闻会客厅”的新闻主角——— 讲述感人肺腑的故事,讲述平凡中的酸甜苦辣和刻骨铭心,平凡的“她”也必将星光四射。
谁将成为黄海晨刊“众里寻Ta”的版面主角?哪个群体最有资格成为晨刊“众里寻Ta”月度人物群体的“嘉宾”?晨刊“众里寻Ta”年度人物群体年底将花落谁家?每个月关注谁,欢迎你提意见;谁能成为主角,期待您来推荐。
可推荐也可毛遂自荐,只要“她”有值得您推荐理由。请于3月底前致电我们: 8881111、8790005、13306331102;电子邮箱:06331102@163.com;QQ:1337387648、1138813898。
他给妻子这样的“颁奖词”:柔肩担真情,妙手绘锦丝!
3月1日,莒县第一中学的王明峰给晨刊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妻子,我欠你的太多太多,如果还有下辈子,我还娶你为妻。”王明峰说,每每想到妻子的艰辛,妻子对家庭的付出,总忍不住泪花闪烁。
自从见到《晨刊今起邀您推荐心中的“她”》这一栏目时,王明峰霎时心中就想到了自己的妻子——— 孙安芬。
王明峰的妻子是万千中国妇女中极其普通的一员,是一个标准的中国妇女,吃苦耐劳,厚道热情,秉承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
他在“推荐信”中这样写———
我的妻子1992年进入莒县制丝厂工作。我们都知道,缫丝行业是一个较苦的差事,一天工作8个多小时且完全站立,双手要浸泡在茧水中,车间的温度相当高,湿度大,尤其到了夏天,车间的高温让人透不过气来。当时年仅16岁,但懂事的她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流一滴泪。妻子把当时她师傅说的一句话写在了日记上:“这个行业非常苦,孙,你只要好好干,一定会有出息。”从小过惯苦日子的妻子,苦练缫丝本领,终于在行业中崭露头角,在历次省缫丝操作运动会中,均名列前茅。多年来,她多次被评为厂先进工作者,数次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市优秀工厂党员”。特别是2001年被授予为“全国劳动模范”。2002年,她成为第八次山东省党代会党代表。
妻子不仅在工作上出类拔萃,同样在家庭中也是一位称职的好儿媳,好妈妈。她只要一有空闲,总是抢着干家务。她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我父亲今年已79岁,一条腿因患病不能行走,生活自理比较困难,妻子把父亲接到家中,悉心照料。我父亲喜欢抽旱烟,烟味很冲,但妻子从不埋怨父亲抽的大旱烟,我心里过意不去,有时劝父亲戒烟,妻子在一边还对我说:“人老了,年纪大了,这样的习惯不好戒的。”每次吃饭时,妻子总是先把饭端到我父亲跟前。
她摔碎“铁饭碗”为乡亲们架桥
本报记者 王娟
放弃“铁饭碗”开始创业
1988年杨继华从莱阳农学院毕业,分配到莱阳市外贸局工作,从事于刚刚起步的农产品出口业务。由于工作努力很快就担当了出口业务主管的职位,有着很好的收入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并且有两次进入仕途的机会。但这个来自五莲县农村的农家孩子,每次回到老家,看到乡亲们多少年都很少改变的耕种模式,心里想着如何把胶东发达地区的出口蔬菜种植加工引到老家来,为乡亲们脱贫致富架一座桥。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杨继华出差莒县,结识了现在的公司合作者,他们介绍了莒县当地的地理条件和人文条件,特别是当地政府正致力于改变当地的种植结构,大力提倡农民种植高效经济作物,为农民增收;为此正需要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帮助农民把产品卖出去。杨继华毅然放弃了原来的工作,离开舒适的家,带着全部的积蓄和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以及丰富的客户资源,来到莒县这片热土,开始了艰难并快乐的创业之路。
第一批产品顺利出口国外
2003年3月30日,经过一年多建设的中绿食品有限公司开始试生产,面对新的工厂、新的设备、新的员工,杨继华感觉到了压力。
虽然员工已经进行了为期几个月的培训,但真正到岗位上还是有些慌乱,管理人员指挥不当,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她从早到晚身穿工作服在生产现场,手把手教管理人员如何管理、员工如何操作,饿了和工人一起吃食堂,累了在办公室睡一会。
农产品加工对季节性要求很强,常常需要上夜班。为保证能及时了解现场的生产状况,杨继华常常吃住在公司,半夜一、两点进车间,一呆就是几个小时。公司的第一批产品于当年5月份顺利直接出口到日本、韩国,检验全部合格,这鼓舞了全公司的士气。从此在莒县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中绿食品这个名字被越来越多的种菜农民所熟知,吸引着越来越多大学生优秀人才,也吸引着大批下岗女工和农村妇女来这里工作。
应对贸易壁垒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
为了应对国外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公司成立之初便着力于建立蔬菜、水果的标准化种植基地,最初的模式是“公司+农户+基地”。在建立种植基地期间,杨继华跑遍了莒县几乎所有的乡镇,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多处乡镇建立了种植基地几十处,还在五莲县的于里、汪湖、管帅等乡镇建立了多处基地,带动了大批妇女增收致富;并先后从国外引进了西兰花、荷兰豆、甜豌豆、彩椒、美国品种草莓等十几个新品种,改善了农民的种植结构,也为公司出口业务的进一步扩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正当事业做得如火如荼的时候,2008年,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中国,直接影响到出口企业,一时间,订单减少,汇率变化,价格降低,库存增加,资金周转困难,这一切在考验着杨继华,何去何从?
当时公司的产品大多销往美国,而美国正是金融危机的中心,订单需求大幅减少,如果继续依靠美国市场势必会被拖垮,必须尽快找到可以替代的市场才能摆脱困境;电邮、电话、登门拜访,通过各种渠道,终于找到了几家欧盟、中东的新客户,同时公司内部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加强管理,节约控潜,降低成本,到2009年上半年公司已经基本走出了金融危机阴影,业务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员工考试合格才能上岗
由于从事外贸出口工作,杨继华多次去国外访问考察学习,多年的工作实践和国外的所见所闻,让她越来越觉得,公司管理培训的必要性。她每年都定期聘请国内知名的管理公司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考核合格以后才能上岗;对于一般员工,公司多年来实行培训上岗的制度,由公司技术部门对每一位员工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这种制度极大地保证了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保证了产品质量的过硬,使中绿的产品在国际市场有更强的竞争力,让越来越多的外国消费者信任中国制造。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越来越强。多年来,公司大多数员工是周边的下岗女工和农村妇女,公司对于她们优先录用,在工作上关心她们,在生活上帮助她们,让她们感觉公司就是她们的“娘家”,大多数女工的工龄都和公司的年龄一样大。同时,公司还热心参与公益事业,几年来,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积极为抗震救灾及残疾人捐款捐物,用爱心积极回报父老乡亲,回报社会。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刘祥彩 2001年,在周围人惊讶的眼神中,杨继华毅然辞去莱阳市外贸局农产品出口业务主管的职务,来到莒县开始创业。 杨继华出生在五莲县的一个农村。 工作后,每当回...
莱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