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用心感悟 真情记录——— “统筹城乡看变化”记者下基层活动综述

莱芜日报 2010-10-14 00:10 大字

本报记者 康与民

从4月16日刊发的《两小时卖完16个沿街商铺》到9月24日刊发的《新效能是干出来的》,本报以“统筹城乡看变化”为主题的“记者下基层”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历时5个多月,到今天圆满结束了。

“统筹城乡看变化——— 记者下基层”活动,报道了莱芜市实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别是“两新工程”、城中村改造等给基层农村带来的新亮点、新变化。“记者下基层”深入一线现场,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用心感悟,真情记录,真实反映了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一个乡镇(街道)一到两周,采写三到五篇稿件。所采写的稿件均发表在一版显要位置,共发表稿件近百篇。与历次相比,这次下基层活动特点非常突出,一是时间跨度长,历时160余天;二是参与人数多、次数多,有的同志达三至五次;三是以老带新,整体稿件质量高;四是组织有序,基层干群反响好。

5月31日,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第17期,就这次活动以《记者下基层 报道上水平》为题给予了充分肯定。阅评指出:4月16日起《莱芜日报》开设的“统筹城乡看变化——— 记者下基层”和“记者乡村行”专栏,刊发记者深入乡镇(街道)、村(居)形成的鲜活报道,展示该市不断创新深化统筹城乡发展模式的新成果、新经验,和广大基层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记者深入基层进行采访,不仅可以推出一批质量上乘的好报道,强化和深化重大主题宣传,而且能使报道内容丰富多彩,新风新意浓郁,增强宣传报道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更加为群众喜闻乐见。

这一评价可谓切中肯綮。

不论是乍暖还寒的四月,还是盛夏酷暑,下基层记者步行在村落、田野和百姓家中,连续工作,疲惫时常写在记者的脸上。可是每到一地,每当来到采访对象的身边,大家又变得精神抖擞。神圣的土地、创业的豪迈、淳朴的民情……大家停不住手中的笔,关不掉手中的镜头。记者下基层活动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肯定和赞扬,许多读者来电来信,点名表扬记者,赞同某些稿件。

基层是创业的主体,群众是真正的英雄。4月16日刊发的开篇报道《两小时卖完16个沿街商铺》,报道了凤城街道孟家庄村利用紧靠泰莱路优势发展民营经济,旧村改造配套建设的西外环路沿街楼,仅两小时,16个沿街商铺全部卖完,400多万元现金入账。村支书亓允平对记者说:“村民都尝到了沿街做买卖的甜头,卖沿街楼的时候来晚了就抢不上。”记者感言,不深入基层采访,很难发现这些鲜活的旧村改造典型事例。为采写《记者赶早市》,记者早上四点起床,陪同菜贩子一起买菜、运菜、卖菜,“一级批发”后,记者又跟随“二倒贩子”到二级蔬菜市场,亲历了蔬菜价格是怎么涨起来的,深切感受到了利益分配和菜农们的酸甜苦辣。毕毛埠的“三字经”系列报道如《村干部 民监督 顺民意 民不疏》、《村两委 讲正义 构和谐民安居》,通俗易懂,活灵活现,带给读者一股清新的党风、民风,让人耳目一新。下基层记者时玉田说,下基层采访,对基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神感同身受,千言万语凝结成一句话: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基层是创业的主体。

深入基层,历练队伍。下基层记者孙霞说,下基层采访让我收获颇丰。学到了书本上难以学到的新闻知识,学到了许多采访技巧和实战经验。 (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文明之光映天平——— 莱城区人民法院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纪实

本报记者 武希刚 通讯员 亓升2010年,莱城区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6567件,审执结6372件,结案率97.03%,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标的额2.22亿元。以“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莱城区人民...

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海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