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点滴谈

延安日报 2012-09-19 17:49 大字

志丹县第二幼儿园 孙晓艳

人的行为习惯是长期逐渐养成的,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园教育至关重要。

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

强烈的道德情感是产生相应道德行为的巨大动力。针对幼儿情感外露、易冲动而不稳定等特点,重视情感教育对幼儿所起的作用,寓教于乐,将提高道德认识与幼儿愉快的情感体验结合在一起,使幼儿能够从内心接受教育,愿意将道德认识转化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年龄小,不善于用理智来支配自己的行动,空洞的说教,反面的嘲笑、讽刺,对幼儿的心理发展都是有害的,因此,教师在幼儿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应精心设计、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利用讲故事、看图片、现场表演等手段,让幼儿辨别情节中人物行为的是非、对错,以富有说服力的方式去引导,以生动形象的具体榜样熏陶、感染和影响幼儿。让幼儿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多次反复地进行教育,加深幼儿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到理性认识,使幼儿从形象的教育中掌握一定的行为准则,分清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美与丑,激发幼儿对不良行为的厌恶感,产生仿效道德行为的欲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加强行为练习

幼儿的日常活动是指来园、进餐、睡眠、穿衣、洗理、劳动、散步、自由活动等。因为幼儿身心发育还不成熟,缺乏自制力,容易忘掉行为规则,凭一时冲动行事。所以,教师应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分析和研究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及时肯定或鼓励幼儿的正确行为,纠正幼儿的错误行为,创造有利的教育时机,加强幼儿的行为练习,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坚持运用各种形式,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恰当地运用表扬、批评和艺术作品效能,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表扬要恰如其分,并值得幼儿珍惜;批评幼儿时,既不能伤害到幼儿的自尊心,又要让他受到纪律的约束;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如:讲《小猪变干净了》的故事,通过讲解、讨论不讲卫生的小猪如何变干净了,引导幼儿讲卫生,勤洗手、勤洗澡的好习惯。

幼儿期的孩子学习具有模仿性强和易受暗示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他们,教师怎么说、怎么做,他们都学的惟妙惟肖。所以,在与幼儿共同活动中,我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带幼儿散步、游戏时,帮他们擦鼻涕的纸一定要放进垃圾箱,孩子们吃的水果皮、糖纸,我会引导他们放进垃圾箱。我还在墙壁上布置一些对比图片,与他们一起观看,共同讨论:“你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哪个小朋友做得对?为什么?应该怎么做?”等等。

重视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协调一致

家长从饮食起居到待人接物,从思想意识到行为方式,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对子女的言传身教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必须重视家长工作。一方面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兴趣爱好、行为表现,分析幼儿行为习惯同家庭环境影响的关系;另一方面,注意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争取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配合和帮助,力求幼儿园与家庭教育要求和教育方法上的协调一致。

新闻推荐

如何培养农村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幼儿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对于广大家长来说,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幼儿最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幼儿时期,对周围环境十...

志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志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